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悼周尧夫 其二

悼周尧夫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倾耳乡评旧,登门恨末繇。公今成梦觉,人共泣川流。

剡水阴功远,山堂胜具留。喜观双玉树,接武在英游。

诗人孙应时的古诗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相国三槐位,郎君叠桂枝。谈经天禄阁,指日凤凰池。

道术千年绪,功名百世期。中朝吕范氏,端的有馀师。

道中寄同舍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山色忽相送,江流不作声。别怀初酒醒,病骨更寒侵。

一笑已昨梦,百年明此心。故人应念我,数肯寄嘉音。

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 其六

宋代 孙应时

许氏南园十里间,嗟跎胜赏怯春寒。寄声行客如回首,莫把寻常醉眼看。

出成都西郊

宋代 孙应时

笑指西山去,萦纡傍水行。
寒滩泻清浅,古木映疏明。
雪意垂垂合,川光莽莽平。
暂将尘事隔,已复动诗情。

端午侍母氏饮有怀二兄偶阅苏日高安唱和慨然

宋代 孙应时

簿书束缚人,挥汗日亭午。
平生世念薄,问亭何自苦。
佳辰相寻过,乐事稀可数。
拨置为亲寿,菖花糁盘黍。
欢言记时节,风俗自荆楚。
独嗟我常棣,不得同笑语。
杨梅应正熟,筀笋堪自煮。
对床负归约,枕流惭乃祖。
会当誓丘墓,畏出如畏虎。
莫作两苏公,空言终龃龉。

答成都虞子韶钤干寄书信兼示近作

宋代 孙应时

珍重西来双鲤鱼,更传佳句起愁予。
相思已是五年别,多愧先无一字书。
欲话锦城疑是梦,谁怜霜鬓不禁梳。
青毡黄合君侯事,早拟相逢倘下车。

冷副端招西郊赏樱桃

宋代 孙应时

喜趁林泉约,来同樱笋厨。
绿阴浓欲滴,高竹静相扶。
山晚月先上,人归鸟自呼。
不徉拚一醉,此会两年无。

简叔自临安之官鄂渚专书问讯多寄近作以诗谢

宋代 孙应时

与君异姓似诸昆,文采风流帝子孙。
珍重征途犹问讯,殷勤诗卷遣重论。
光寒牛斗韬龙剑,兴逸江湖著瓠樽。
混混人间谁虎鼠,冥冥物外独鹏鲲。
间中日月无追恨,圣处工夫岂浪言。
万里此心长对面,莫寻别赋苦消魂。

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王子合见过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归梦千岩万壑东,起寻蓑笠唤渔童。尘忙怜我三年久,拨置期君一笑同。

只恐令严诗债急,不愁夜短酒杯空。相携更得王文度,此段风流尽未穷。

挽沈叔晦国录

宋代 孙应时

请益从公久,忘年爱我深。
龙阿星斗气,梅竹雪霜心。
回首南湖侣,伤怀流水音。
九原那可作,千里坐悲吟。

挽刑邦用

宋代 孙应时

倾盖论交未一年,追怀三益泪潸然。
为君提掖诸郎看,长已胜冠孟母贤。

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忆我元方在,钦公彦辅贤。艰难时款曲,孤寡共悲怜。

契阔湖南幕,吁嗟绛县年。杜门违一恸,缄泪五云边。

尉黄岩任满家大人先归作诗以示恭次韵

宋代 孙应时

瓜熟青门好去官,此身如击欲行难。
望随鸿雁春风北,梦绕庭闱夜月寒。
即是抱琴归栗里,未能骑马向长安。
萧条甘旨应无计,好在藜羹日厌餐。

送李文授知括苍

宋代 孙应时

中兴尚有名臣子,江表能馀正始音。
拟赞表纶须老手,更分符竹此何心。
麒麟阁上风云旧,烟雨楼前山水深。
世事由来偶然耳,公馀端不废清吟。

和胡仲方抚干白瑞香及黄橼韵

宋代 孙应时

翠锦熏笼白玉花,几年庐阜饱烟霞。
定知年射同肌骨,可必离骚借齿牙。
心事早陪三友约,国香今压五侯家。
主人对植无我费,胜乞卢仝七枕茶。

毗陵龚君以崇见投古风思致不凡依韵答之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松柏有佳色,矫矫涧谷涯。要经鸾凤栖,岂怨人迹遐。

匠石初未逢,千岁甘枯槎。万牛送明堂,亦不以自誇。

奇物固落落,念此毋叹嗟。君看蒿蓬茂,正足供鸣蛙。

深根忍霜雪,生意日已嘉。终然拔青云,勿虑岁月赊。

和刘过夏虫五咏 其五 蛙

宋代 孙应时

将军鼓吹来,处士非所喜。誇汝风月夕,天籁鸣不已。

汝姑勿自誇,坎井不可恃。当知马伏波,笑杀公孙子。

和方与行韵

宋代 孙应时

千里家山且寄音,小窗孤坐息深深,
平生肯恃张仪舌,今日犹存赵武心。
岁暮天寒休复问,梦回酒理故难禁。
梅梢春信知何似,驿使来时为一寻。

挽曾仲躬侍郎之室秦国太夫人冯氏

宋代 孙应时

数近期颐寿,尊封大国秦。
三从皆鼎食,九族尽朝绅。
神剑须重合,蟠桃不再春。
只令彤史载,备福更何人。

范氏致爽园用石湖韵

宋代 孙应时

山光突兀初寒外,竹色连娟细雨馀。
一段清奇彻肌骨,锦囊碎句懒能书。
孙应时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33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