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孙应时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 其二
灌园何必学于陵,吾事胸中有准程。三釜宦游甘寂寞,百年心迹定分明。
逍遥朱墨尘埃外,娱戏文章金石声。侍奉亲闱有馀乐,不惭宜弟更宜兄。
害别袁和叔
和次山见寄
送李文授知括苍
和刘师文饮城西风怀
黄岩郑瀛子仙弱冠入太学五上书论时事以直闻
送刘苏州诚之帅夔门
予顷至鄞中常馆同叔之筠轩修篁交阴奇石中峙
挽石应之提刑 其二
芹泮青灯夜,山亭皂盖春。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
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纶。
早秋独出初行邑西湖
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王子合见过 其二
归梦千岩万壑东,起寻蓑笠唤渔童。尘忙怜我三年久,拨置期君一笑同。
只恐令严诗债急,不愁夜短酒杯空。相携更得王文度,此段风流尽未穷。
陪戎州范守阎倅饮涪翁溪纪事
元祐人何负,黄郎昔此居。江山愁思里,风此醉吟馀。
问俗夸遗事,开荒想旧庐。岩姿自奇怪,谷响故清虚。
鸟语传沽酒,猿吟忆荷锄。文章喧宇宙,谈笑狎樵渔。
小德长携杖,元明阙寄书。生涯竟流落,谤誉久乘除。
士固难逃世,天宁独困渠。朝廷重日月,河雒痛丘墟。
事往真云已,神游信所于。溪名虽发越,林影尚萧疏。
佳致归商略,成规易补苴。春堤要杨柳,夏渚待芙蕖。
名胜新开府,风流得贰车。追游方自此,雅尚不愁予。
天际归舟远,江干掺袂初。明年记狂客,万里报何如。
和答陆华父
宁庵即事
李简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
哭东莱吕先生
到荆州春物正佳枢使王公招宴欢甚已而幕府诸公携饯荆江亭并成四诗 ...
初日明远岸,绿芜满平川。天宇呈春姿,物物怀芳妍。
长堤行车马,高楼馀管弦。由来大国楚,风景故依然。
挽曾原伯大卿
挽沈叔晦国录 其二
庭诤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
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和答陈传朋 其一
羁愁阅寒暑,归梦耿晨昏。本意营三釜,何如老一村。
齿牙从世议,顶踵尚君恩。多谢知心友,相过得细论。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337篇诗文
奉和家大人将赴官舍留示及门之作
雪窦妙高峰诗
与赵伯藏信叟游天衣寺
还成都
和楼尚赋赵大资大资重楼柏梁体
答杨霖用韵见赠
万景楼三首用韵 其二
送赵舜臣知温州
和曾舜卿少府
挽莫子晋丈
九日偕同寮至破山还饮誓清亭是日上雨寻霁自
诒侄生日
题光福刘伯祥所藏东坡枯木及渔村落落照图
道中寄同舍 其二
白兴州浮嘉陵还益昌
妻兄张伯高来访横河感旧与拜先君墓下有作次
灯下学书偶成
沌中即事
石龟古梅
赠闾近道人
和陈亮功张次夔二同年唱酬廉字诚字之作 其二
武担山
简叔自临安之官鄂渚专书问讯多寄近作以诗谢
巴东秋风亭怀寇公
慈溪道中次伯兄韵
和刘过夏虫五咏 其二 萤
再答陈同年游字韵纪龙岩之集
和答张衡仲
和刘过夏虫五咏 其五 蛙
十七夜如山庵
自益昌为武兴之行
郑倅是岁七月同游和余韵复和酬之
和郑信卿
挽曾原伯大卿 其三
佑侄实赴乡法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和胡仲方抚干白瑞香及黄橼韵
冷副端与诸人九日登高有诗次韵
和简叔游张园
和甄云卿诗 其二
黄岩溪
杜子贞远访自言山居之胜以二诗送之
巫山歌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
丁未仲夏海陵官舍家大人赏月作诗恭和元韵
鄞中和张世隆总管春晓即事
和曾舜卿
著作李季间得阆守去国以书道别追寄四韵
挽石应之提刑
挽楼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
黄州呈赵使君 其二
再答沙字韵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醉中五言一首送杨叔与昆仲
次仲氏韵
挽潘德夫左司 其二
山庵感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