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孙应时
寄马塘范叔刚
读程子易傅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
隆兴甲申仲冬回郡城宿龙泉寺遇雪
寄王明叔提干 其一
万里锦官城,经年托友生。笑谈元不数,心迹故难并。
别酒梅花粲,追途江月明。书来犹缱绻,三叹故人情。
冷副端招西郊赏樱桃
九日偕同寮至破山还饮誓清亭是日上雨寻霁自
万景楼三首用韵 其二
德润连城璧,文工五凤楼。不愁来蜀徼,政喜识荆州。
世久欺儒素,人当问品流。平生郭有道,得共李公舟。
挽潘德夫左司 其三
爱士风流古,翻书气味长。诗家入陶谢,书法到颜杨。
竹石故无恙,人琴今则亡。二龙天下秀,一一看增光。
寄通州徐居厚使君
答成都虞子韶钤干寄书信兼示近作
答陈子序庠见贻
别越中诸生 其一
三年一榻占清閒,门外苍然是种山。步月迎风行乐地,从今应入梦魂间。
到荆州春物正佳枢使王公招宴欢甚已而幕府诸公携饯荆江亭并成四诗 ...
初日明远岸,绿芜满平川。天宇呈春姿,物物怀芳妍。
长堤行车马,高楼馀管弦。由来大国楚,风景故依然。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 其二
灌园何必学于陵,吾事胸中有准程。三釜宦游甘寂寞,百年心迹定分明。
逍遥朱墨尘埃外,娱戏文章金石声。侍奉亲闱有馀乐,不惭宜弟更宜兄。
伊川先生祠
挽莫子晋丈
和刘师文饮城西见怀
刘侯元祐家,高标振流俗。益州西门外,胜日事幽瞩。
襟期得佳士,命驾不待促。壶觞傍水石,谈笑满林屋。
经行旧台苑,芜没长禾菽。长吟何激烈,远思脱羁束。
遥追七贤社,不负千钟渌。诗囊寄同幕,足音到空谷。
明月散昏埃,清风濯炎溽。壮游忆子美,感遇悲伯玉。
功名垂耳骥,岁月长饥鹄。此事置勿言,时情斗蛮触。
题寒草岩
挽楼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 其一
中外三孤贵,康宁百岁期。荣于列女传,美矣二南诗。
蝉蜕无馀恋,龙渊有合时。十经汤沐赐,风木更须悲。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337篇诗文
山庵即事
舟宿莫城
题筹笔驿武侯祠
闰十月十日自鄞城同史子应如东湖宿月波寺
庭下小桧
李简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
十七夜如山庵
挽曾原伯大卿
和答赵生师白见寄
赠闾丘道人
和答司马宜春逆
挽沈叔晦国录 其二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
挽南安钱知军佖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涧壁梁公主祠武帝女也据高冢上林木郁然形开
挽刑邦用
答王甫抚干和荆江亭韵
和答陆华父
答陈子序庠见贻 其一
挽赵子固左司 其三
发嘉州答张倅用前韵
同邱直长和欧公三游洞韵
悼周尧夫
赠闾近道人
又寄潼川漕仲房 其二
毗陵龚君以崇见投古风思致不风依韵答之
和方与行韵
道傍水行可爱
如宁庵
佑侄实赴乡法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
和甄云卿诗
海陵岁暮
武担西台和师文作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挽诸葛寿之
挽石应之提刑 其四
二月十十五同赵景孟胡晋远游四明山
章安镇感事
送赵清臣善湘明府民谣六韵
寄王明叔提干
出沌复见江山和斗南
陪戎州范守阎倅饮涪翁溪纪事
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五子合见过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 其二
挽邢邦用 其一
陈传朋和余梅花旧作余再赋此
送外侄莫幼明还里疗疾
江北梅开殊晚和林实之别驾韵 其六
雨中过湖
哭沈叔晦墓
白兴州浮嘉陵还益昌
送张敬夫栻以追送不作远为韵赋诗五章藉手言别不胜惓惓爱助之诚情 ...
和李季章校书西湖即事三首
陈正叔县尉见示所著诗文以诗谢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