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胡子瑞

挽胡子瑞

宋代 孙应时

耆旧长庚月,斯人马少游。
平生自绳尺,方寸不戈矛。
细细巾箱字,琅琅灯火秋。
子孙森满眼,赍志可无酬。

诗人孙应时的古诗

和顶山前韵

宋代 孙应时

小山摇落故凄凉,想象登临野兴长。
万里晴空初雁入,一年好景又橙黄。
极须痛饮偿秋节,生怕疏钟报夕阳。
搔首故园归未得,荒篱寒菊为谁香。

送史同叔司直造朝

宋代 孙应时

天壤王郎子,芝兰谢傅家。
班行想风采,诗礼倍光华。
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
中朝吕范氏,端的有余师。

李简夫知易用其父韵见贻且示和陶一编并和二

宋代 孙应时

间中笔墨故相宜,遣兴由来不厌诗。
日仰兴颜长自爱,年方强仁莫言衰。
新来定得安心法,此事还胜未病时。
肯共切磋须我辈,独无琼玖报先施。

哭沈叔晦墓

宋代 孙应时

宿草遂如许,吾谁作九原。
堂堂那有此,凛凛尚能存。
日落松风迥,天清霜气暄。
百年知己泪,洒尽欲何言。

山庵感旧

宋代 孙应时

短桥横涧有粗庐,俨立苍髯六丈夫。
长忆儿时弄泉石,谁令学宦走江湖。
泠风试作琴三叠,凉月还须酒一壶。
杖屡无忘数来往,不妨樵路小崎岖。

秋雨复将害稼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废圃馀荒径,扶筇独往来。未愁风脱叶,生怕雨添苔。

得与民心乐,何妨笑口开。神龙应念我,落日首重回。

闰十月十日自鄞城同史子应如东湖宿月波寺

宋代 孙应时

不到东湖便十年,短蓬还得泛霜天。
千林脱叶风如剪,万里无云月满弦。
照影婆娑吾老矣,可人潇洒故依然。
敲门款语僧窗夜,桃尽寒灯久不眠。

和方与行韵

宋代 孙应时

千里家山且寄音,小窗孤坐息深深,
平生肯恃张仪舌,今日犹存赵武心。
岁暮天寒休复问,梦回酒理故难禁。
梅梢春信知何似,驿使来时为一寻。

雪夜叹

宋代 孙应时

折竹声相闻,想见雪深尺。
愁杀小臣心,桥山葬明日。

陈正叔县尉见示所著诗文以诗谢之

宋代 孙应时

文章千古一毫端,妙处工夫到底难。
春色无边知造化,海风不断识婆澜。
看君健笔凌霄汉,照我清窗醒肺肝。
宝剑莫忧人未识,光荒须动斗牛寒。

和答胡用之

宋代 孙应时

浪喜功名少壮时,发今种种更奚为。
穷通信我心如铁,谤誉从渠口胜碑。
息驾便应追靖节,弄弦宁复待钟期。
烛湖孤屿烟波上,他日重过细说诗。

十七夜如山庵

宋代 孙应时

一雨秋能好,连宵月迥明。
百年今夕话,万里去年情。
水满天相荡,山空人独行。
蝉声发奇思,携酒未须倾。

五月二十日还旧居有感

宋代 孙应时

晨光澹凉月,霁宇来清风。
轻舟泛涟漪,初旭升瞳曨。
水气散洲渚,蔓花缀榛丛。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舍掉理幽径,开颜揖前峰。
出门望平皋,良苗郁以葱。
恭惟昔先人,有此一亩宫。
遗字满尘壁,所忧非困穷。
但愿君与相,燮调致年丰。
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辨。
云何十年外,低徊犹有惮。
蟋蟀鸣我阶,秋风岁将宴。
日月岂待人,及今当自谏。

武担山

宋代 孙应时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
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
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
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和胡仲方抚干白瑞香及黄橼韵

宋代 孙应时

翠锦熏笼白玉花,几年庐阜饱烟霞。
定知年射同肌骨,可必离骚借齿牙。
心事早陪三友约,国香今压五侯家。
主人对植无我费,胜乞卢仝七枕茶。

黄州呈赵使君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欧苏游息地,草木有辉光。使君何风流,入手两印章。

下客亦天幸,音尘许相望。不登醉翁亭,尚能登雪堂。

挽周南夫寺簿

宋代 孙应时

狱寺平反助,仪曹簿正明。
嘉猷新入告,天语重恩荣。
起滞方如此,论功百未成。
茫茫天理昧,叹惜恨难平。

和和人周次山行

宋代 孙应时

我失从君别,君应话我归。
亲年浑鹤发,家具只牛衣。
耳不关时论,心知司昨非。
晨羞何所欠,菜甲雨新肥。

傅惟肖赞府假西游集作长篇送还奇甚次其韵

宋代 孙应时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
梦踏花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
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
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
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
江湖兰佩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
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
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对床泮水月满堂,追游山椒款宝坊。
剧谈爝火明寒窗,何如光芒万丈长。
空吟平子四愁章,欲报英琼无可将。
明朝痴儿公事忙,从今谢君当括囊。

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宋代 孙应时

东南数十州,今惟本根地。
因乃军国须,支根亦良费。
簿书高没人,大率非古意。
先生海邦来,历历眼中事。
诚心对天日,正色俯民吏。
那无一夜惊,感叹不能寐。
九重忧民深,时节苦未易。
源流傥可言,请拜仁人赐。
孙应时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33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