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和家大人将赴官舍留示及门之作

奉和家大人将赴官舍留示及门之作

宋代 孙应时

师训勤诚数十年,此心端不愧高天。
诸君体我家严意,学殖毋为齿莽田。

诗人孙应时的古诗

再和商卿

宋代 孙应时

近识城南吴市仙,千岩活句得真专。
令人向壁卧三日,悔我读书空十年。
樽酒细论还得否,风帆欲去独依然。
从今千里清秋梦,长在高山流水边。

害别袁和叔

宋代 孙应时

风帆晓影动行装,月淡芙蕖浦溆香。
正想双亲开色笑,不须千里叹凄凉。
随行书卷生涯在,省事官曹气味长。
便为君山问今古,一樽清啸满江乡。

小儿阿开周晬忆之有作

宋代 孙应时

爱子人情共,吾儿亦所怜。
精神如欲可,门户傥能传。
归去隔千里,生来正一年。
遥知晬盘侧,王母意欢然。

昆山龚立道作棲闲堂取李太白题龚处士别墅诗

宋代 孙应时

一丘一壑尘埃外,三沐三薰清净身。
别墅只今唐处士,高风当日汉君宾。
打门未肯容惊梦,载酒谁能径卜邻。
千里题诗寄心赏,多惭不是谪仙人。

挽潘德夫左司 其一

宋代 孙应时

家声高内史,国望凛冰翁。生长圣门学,周旋前辈风。

人才须用旧,士论雅期公。不见朝宣室,秋山閟一宫。

郑倅是岁七月同游和余韵复和酬之

宋代 孙应时

高人遗世纷,山水好常酷。
监州当暑来,风露劳栉沐。
千里生清凉,万象入睐瞩。
公余事幽讨,驾言访容谷。
岂知丛尔县,有此壮哉瀑。
飞盖缭崇阿。响屐穿翠簏。
林声疑雨鸣,石怪若斧覆。
辉辉倚天剑,凛凛寒水玉。
画图见所稀,瑶琴写难足。
余霏湿巾袂,莹色照眉目。
平生此会心,一笑欲捧腹。
酒间出新篇,明珠粲盈掬。
留作岩壑光,长令鬼神伏。
东山怀太傅,濂溪相茂叔。
逸兴渺乾坤,真赏谢丝竹。
何由频执鞭,云峰恣游宿。

五月末如鄞舟中戏作

宋代 孙应时

七年不听丈亭潮,梦觉依然枕动摇。
趁得觉钟上西流,不妨野饭向高桥。
今年天故饶梅雨,是处人言好稻苗。
惭愧鄞山最青眼,回环翠色总相招。

和景孟宿山中

宋代 孙应时

倦行白雨翠云中,投宿禅房听晓钟。
弹压山川诗未老,留连岩壑兴何浓。
回看尘世频三叹,上彻天关更几重。
径欲乘风此仙去,时时笙鹤下前峰。

武担山感事

宋代 孙应时

身不入莲社,意非同漆园。
间来阅风物,归去老山村。
气味故相许,渊源须细论。
灯前秋夜永,未可付忘言。

挽曾原伯大卿

宋代 孙应时

群献馀端绪,中原故典刑。
风霜催短日,河汉独晨星。
悽恻丹心在,萧条世路丁。
天高那可问,挥泪湿青冥。

武担西台和师文作

宋代 孙应时

西台在何许,秋草暮云间。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

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

陈传朋和余梅花旧作余再赋此

宋代 孙应时

肌肤冰雪定何神,不用灵犀自避尘。
一笑未妨如独夜,百花谁敢斩先春。
孤山诗侣须君复,吴市仙踪只子真。
此外纷纷莫相污,风姨月姊故情亲。

五月二十日还旧居有感

宋代 孙应时

晨光澹凉月,霁宇来清风。
轻舟泛涟漪,初旭升瞳曨。
水气散洲渚,蔓花缀榛丛。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舍掉理幽径,开颜揖前峰。
出门望平皋,良苗郁以葱。
恭惟昔先人,有此一亩宫。
遗字满尘壁,所忧非困穷。
但愿君与相,燮调致年丰。
前途虽绵邈,初心如可辨。
云何十年外,低徊犹有惮。
蟋蟀鸣我阶,秋风岁将宴。
日月岂待人,及今当自谏。

和答吴斗南中秋见怀并约五子合见过

宋代 孙应时

百里平湖一夜舟,跂予东望渺离愁。
可能无意山阴雪,空复相思楚泽秋。
宣待君今即召,草堂移我欲归休。
诗来已拜千工诺,得得开帆莫转头。

游凌云峰答陈同年韵

宋代 孙应时

行行欲尽剑南州,满意凌云九顶游。
樽俎楼台一长啸,江山风月几清秋。
古人胜赏分明在,滩水悲鸣日夜流。
万里重来渺难必,扁舟去住总成愁。

送怀马尊古赴江户掾

宋代 孙应时

文献传家旧,功名发轫初。
荣华劝行色,珍重别吾庐。
老丑浑无赖,殷勤独未疏。
西来多雁字,数寄一行书。

和曾舜卿少府

宋代 孙应时

心情老懒漫为官,世路羊肠步步难。
存我路真师栎社,从渠官达梦板安。
书眠竹簟风吹理,夜钓羊裘雪洒乾。
归去元龙湖海士,白鸥盟在不应寒。

赠闾近道人

宋代 孙应时

子下几人能具眼,世间万事可忘言。
犹将笔墨澜翻说,多笑先生不惮烦。

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灌园何必学于陵,吾事胸中有准程。三釜宦游甘寂寞,百年心迹定分明。

逍遥朱墨尘埃外,娱戏文章金石声。侍奉亲闱有馀乐,不惭宜弟更宜兄。

答叔刚见贻

宋代 孙应时

浪复辞家客凤城,小楼春昼写兰亭。从教佩印荣苏子,岂为锄金动管宁。

尚有故人同一笑,何妨时俗忌偏醒。君知濯濯东风柳,早晚飞花变绿萍。

孙应时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33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