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边头作

边头作

唐代 李端

邠郊泉脉动,落日上城楼。羊马水草足,羌胡帐幕稠。
射雕过海岸,传箭怯边州。何事归朝将,今年又拜侯。

诗人李端的古诗

酬前大理寺评事张芬

唐代 李端

君家旧林壑,寄在乱峰西。近日春云满,相思路亦迷。
闻钟投野寺,待月过前溪。怅望成幽梦,依依识故蹊。

题觉公新兰若

唐代 李端

头白禅师何处还,独开兰若树林间。鬼因巫祝传移社,
神见天人请施山。猛虎听经金磬动,猕猴献蜜雪窗闲。
新斋结誓如相许,愿与雷宗永闭关。

长门怨(一作长信宫)

唐代 李端

金壶漏尽禁门开,飞燕昭阳侍寝回。
随分独眠秋殿里,遥闻语笑自天来。

送郑宥入蜀迎觐

唐代 李端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旅舍对雪赠考功王员外

唐代 李端

杨花惊满路,面市忽狂风。骤下摇兰叶,轻飞集竹丛。
欲将琼树比,不共玉人同。独望徽之棹,青山在雪中。

送客往湘江

唐代 李端

识君年已老,孤棹向潇湘。素发临高镜,清晨入远乡。
三山分夏口,五两映涔阳。更逐巴东客,南行泪几行。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唐代 李端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

山下泉

唐代 李端

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
净色和云落,喧声绕石斜。明朝更寻去,应到阮郎家。

听筝 / 鸣筝

唐代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早春同庾侍郎题青龙上方院

唐代 李端

相见惜馀辉,齐行登古寺。风烟结远恨,山水含芳意。
车马莫前归,留看巢鹤至。

旅次岐山得山友书却寄凤翔张尹

唐代 李端

本与戴征君,同师竹上坐。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唐代 李端

楚县入青枫,长江一派通。板桥寻谢客,古邑事陶公。
片雨收山外,连云上汉东。陆机犹滞洛,念子望南鸿。

送魏广下第归扬州宁亲

唐代 李端

游宦今空返,浮淮一雁秋。白云阴泽国,青草绕扬州。
调膳过花下,张筵到水头。昆山仍有玉,岁晏莫淹留。

送荀道士归庐山

唐代 李端

先生归有处,欲别笑无言。绿水到山口,青林连洞门。
月明寻石路,云霁望花源。早晚还乘鹤,悲歌向故园。

九日赠司空文明

唐代 李端

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下第上薛侍郎

唐代 李端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诚寄一辞。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幸得皮存矣,须劳翼长之。铭肌非厚答,肉骨是前期。
纵觉新人好,宁忘旧主疑。终惭太丘道,不为小生私。

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唐代 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泪沾巾。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
非夫长作客,多病浅谋身。台阁旧亲友,谁曾见苦辛。

寄王密卿

唐代 李端

酒乐今年少,僧期近日频。买山多为竹,卜宅不缘贫。
志业归初地,文章寄此身。嵇康虽有病,犹得见情人。

送丘丹归江东

唐代 李端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
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江上赛神

唐代 李端

疏鼓应繁丝,送神归九疑。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骤雨归山疾,长江下日迟。独怜游宦子,今夜泊天涯。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04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