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郑宥入蜀迎觐

送郑宥入蜀迎觐

唐代 李端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诗人李端的古诗

野亭三韵送钱员外

唐代 李端

野菊开欲稀,寒泉流渐浅。幽人步林后,叹此年华晚。
倚杖送行云,寻思故山远。

送陆郎中归田司空幕

唐代 李端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留别柳中庸

唐代 李端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风波,相逢在何处。

送郑宥入蜀迎觐

唐代 李端

宁亲西陟险,君去异王阳。在世谁非客,还家即是乡。
剑门千转尽,巴水一支长。请语愁猿道,无烦促泪行。

送潘述宏词下第归江外

唐代 李端

唱高人不和,此去泪难收。上国经年住,长江满目流。
弈棋知胜偶,射策请焚舟。应是田□□,玄成许尔游。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

唐代 李端

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拜新月

唐代 李端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

唐代 李端

晦日同携手,临流一望春。可怜杨柳陌,愁杀故乡人。

送丘丹归江东

唐代 李端

故山霜落久,才子忆荆扉。旅舍寻人别,秋风逐雁归。
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肯学求名者,经年未拂衣。

游终南山因寄苏奉礼士尊师苗员外

唐代 李端

半岭逢仙驾,清晨独采芝。壶中开白日,雾里卷朱旂。
猿鸟知归路,松萝见会时。鸡声传洞远,鹤语报家迟。
童子闲驱石,樵夫乐看棋。依稀醉后拜,恍惚梦中辞。
海上终难接,人间益自疑。风尘甘独老,山水但相思。
愿得烧丹诀,流沙永待师。

赠道士

唐代 李端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已传花洞将秦接,
更指茅山与蜀通。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忆故山赠司空曙

唐代 李端

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旧山暂别老将至,
芳草欲阑归去来。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

送从叔赴洪州

唐代 李端

荣家兼佐幕,叔父似还乡。王粲名虽重,郄超髯未长。
鸣桡过夏口,敛笏见浔阳。后夜相思处,中庭月一方。

送雍丘任少府

唐代 李端

丛车饯才子,路走许东偏。远水同春色,繁花胜雪天。
鸟行侵楚邑,树影向殷田。莫学生乡思,梅真正少年。

襄阳曲

唐代 李端

襄阳堤路长,草碧柳枝黄。谁家女儿临夜妆,
红罗帐里有灯光。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称才子,
空得门前一断肠。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唐代 李端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秦地故人成远梦,
楚恋凉雨在孤舟。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听筝 / 鸣筝

唐代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送郭补阙归江阳

唐代 李端

东门春尚浅,杨柳未成阴。雁影愁斜日,莺声怨故林。
隋宫江上远,梁苑雪中深。独有怀归客,难为欲别心。

代村中老人答

唐代 李端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宿山寺雪夜寄吉中孚

唐代 李端

独爱僧房竹,春来长到池。云遮皆晃朗,雪压半低垂。
不见侵山叶,空闻拂地枝。鄙夫今夜兴,唯有子猷知。
李端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20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