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日谪居书事

春日谪居书事

宋代 唐庚

四十缁成素,清明绿胜红。形容千虑后,门馆一贫中。

白日时时别,青芜处处同。此生唇舌里,啼鸟暮春风。

诗人唐庚的古诗

古生

宋代 唐庚

卷地风来怒涛起,惊散沙汀双翡翠。谁将散匹锁金笼,孤飞吟叫烟波里。

古生开锁放珍禽,春江日暖重相寻。巧舌相和苇风软,绮翼交飞菰浪深。

壮哉古生真任侠,气义肝肠何激烈。功成不复更偷生,一剑挥霜襟溅血。

世间美事多参商,白马青梅人断肠。古生埋没在何处,江山流水空茫茫。

何执中挽词

宋代 唐庚

白璧就黄壤,忘情良独难。观生六十化,比没九迁官。

笔下无时俗,胸中有岁寒。雅怀嗟不遂,欲挂死前冠。

剑州道中见桃李盛开而梅花犹有存者

宋代 唐庚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即今已是丈人行,勿与年少争春风。

跋道德经

宋代 唐庚

斗智饶君三十里,著书还我五千言。只将得一观天下,约法刘公已太繁。

次韵幼安留别

宋代 唐庚

白头重踏软红尘,独立鹓行觉异伦。往事已空谁叙旧,好诗乍见且尝新。

细思寂寂门罗雀,犹胜累累冢卧麟。力请宫祠知意否,渐谋归老锦江滨。

渡沔

宋代 唐庚

鹤归辽海悲人世,猿入巴山叫月明。惟有沙虫今好在,往来休并水边行。

上漕使

宋代 唐庚

持节三千里,提封一十州。天文占使入,地上觉钱流。

吏有言前信,农无赋外求。事投馀刃毕,政举大纲休。

惠泽坤维润,威风井络秋。利源乾复溢,民瘼痼还瘳。

德以柔刚济,材兼巨细收。道兴期变鲁,文盛拟从周。

即给中台笔,行抛外计筹。孤生真自幸,微禄每容偷。

未可长闲去,须为寸进谋。祗应青白眼,能为辨薰莸。

题郎官湖

宋代 唐庚

湖边冷艳浸秋蒲,湖上寒光转夜乌。太白持杯问月罢,为子题作谪官湖。

醉后怒笔

宋代 唐庚

炭寒火冷灯微明,虚檐泻雨如倾瓶。酒酣耳热身体轻,抚膺大吼黄钟声。

怒目直视如流星,拔剑击柱傍人惊。丈夫宁可五鼎烹,安得容此吞舟鲸。

谢雨文

宋代 唐庚

农事方作雨不来,稻畦麦陇飞尘埃。神哀此民赐以雨,脉沟丈浍流膏乳。

殽肥酒香答神休,神终相之俾有秋。

到任后寄家兄

宋代 唐庚

君子所就三,为食最为下。起家仰寸禄,此实下焉者。

南山无敝庐,千里就官舍。但使食有鱼,敢言曹乏马。

同寮皆故人,每事相假借。况复官长贤,醉归应不骂。

钱宪生日

宋代 唐庚

何处产英奇,河南定鼎基。珠倾鲛室宝,兰长谢庭枝。

事业堪台省,功名暂海沂。案成张说口,德满紫芝眉。

和气真堪掬,清风凛欲吹。每因怜传癖,未甚责书痴。

盛德虽忘报,私心实自知。遐龄何以祝,华表鹤归时。

黎城酒

宋代 唐庚

黎城酒贵如金汁,解尽寒衣方一吸。狱曹尽军到骨穷,簿书吻燥何由湿。

夜来细雨落檐花,对客惟有尝春茶。明朝踏月趁早衙,免使路中逢曲车。

任满未闻除代

宋代 唐庚

已愧千名佛,何堪一卷师。十年驹局促,万事燕差池。

馆下诸生笑,门东稚子饥。宾僚眼前换,岁月鬓边驰。

子舍行将去,吾车亦已脂。谓当鱼纵壑,犹作鸟粘黐。

宿有诗书债,非关造化儿。岷峨吾故国,自合去迟迟。

张曲江铁像诗

宋代 唐庚

开元太平久,错处非一拍。就令乏贤人,何至相仙客。

直道既彫丧,曲江遂疏斥。汲黯困后薪,贾生罢前席。

金鉴束高阁,铁胎空数尺。妙处难形容,英表良髣髴。

摩挲许国姿,尚想立朝色。同时反弃置,异代长叹息。

题洪川驿

宋代 唐庚

倦游征人鬓欲丝,膏车秣马东南驰。出门四顾迷路岐,闭户却坐愁支颐。

鱼生釜灶鼠巢枝,夏畦千里成陂池。吾皇致治方无为,淫雨破块天何知。

劝君饮酒君勿疑,行使止尼良由时。未逃形数皆有涯,此独未信无穷期。

午起行

宋代 唐庚

细藤簟展波纹绿,瓦枕竹床殊不俗。白日寥寥午眠熟,起来更觉精神足。

万缘寂静数瓯茶,千偈消磨棋一局。此间真味有馀清,未羡纷纷厌粱肉。

赴益昌六言二章 其二

宋代 唐庚

乐职如今酒美,判司敢叹官卑。会待薛疏供帐,归从朱老栽桤。

寄潮阳尉郑太玉

宋代 唐庚

又种罗浮一熟田,江阳未得返耕廛。书来似见眉间印,别后新增鬓上年。

下泽有车人误矣,上林无报雁徒然。越巫鸡卜闻之久,为问行藏若个边。

戏题醉仙崖

宋代 唐庚

谁家翠岭高亭亭,白崖隐起仙人形。仙人昔尝为酒星,乘兴痛饮乾北溟。

五湖一吸聊解酲,江妃丧魄鳌失灵。上帝震怒呵出庭,酡然影落秋山青。

行人几见霜叶零,醉仙醉去不复醒。何须荷锸随刘伶,河沙劫填归冥冥。

唐庚

唐庚

  唐庚,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字子西,人称鲁国先生。眉州丹棱(今属四川眉山市丹棱县)唐河乡人。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