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四用韵奉谢鲍尚褧新诗之辱

四用韵奉谢鲍尚褧新诗之辱

明代 唐桂芳

病中不悟死还生,起对妻儿泪眼倾。竹月对窗如汞走,松风落涧似洪声。

梦寻故友多迷路,愁认乡关只隔城。何似往来棠樾里,一双文鹿驾车行。

诗人唐桂芳的古诗

五月十六夜汲扬子江心泉煮武夷茶戏成一绝

明代 唐桂芳

三更无寐坐官航,澹月朦胧色似霜。扬子江心泉第一,何妨为煮建茶香。

客有题问政丹房云长松露鹤巢古树穴苍鼠喜而作为五言 其三

明代 唐桂芳

问政苦不远,祗在东南郊。当年贤太守,询俗留衡茅。

土融迸稚笋,露冷县危梢。凡禽不敢宿,往往双鹤巢。

我翁勒雄文,每读泗涕交。何时坐琳馆,清响闻琅璈。

奉仲脩同知 其三

明代 唐桂芳

白头杜老遭离乱,几度移家住瀼西。自喜文章称怪怪,谁怜踪迹返栖栖。

袖长肯向筵前舞,橘熟应须霜后题。见说省中多暇日,一帘红药雨声齐。

王和夫新迁楼居乃晓山刘先生故宅也溪山好景吟所未尽必待吾和夫发 ...

明代 唐桂芳

笑拍阑干喜共临,元龙豪气冠于今。山云拥树天开画,野鸟呼晴客醉吟。

春老花飞频点砚,夜长松韵当鸣琴。谁知王粲登楼赋,不减依刘夙昔心。

送王伯恂兼寄南院诸御史

明代 唐桂芳

倦予已理登山屐,送子今撑上濑船。六月官冰偏止渴,去年腊酒不论钱。

且从句曲寻茅固,好向金陵觅谪仙。二十四人骢马使,岂无一纸荐章传。

送懒云真士归龙虎山兼寄观海内史 其二

明代 唐桂芳

半年不饮渴生吻,几日无诗愁满胸。客里都忘广信路,梦中如听贵溪钟。

仙机有女和云织,野碓无人带雨舂。从此别离千里外,将书何处觅行踪。

病中次韵有怀伯文 其二

明代 唐桂芳

愁心却似沧溟水,流遍东南日夜深。好客俱登青琐闼,老夫只诵白头吟。

龙潭雨足须乘舫,鹿苑风清或抱琴。光景不殊人世换,几家隔岸柳摇金。

和罗善先游武夷

明代 唐桂芳

乘鸾远访洞庭君,瑞气凝成五色云。落尽碧桃春似水,紫箫声里立斜曛。

客有题问政丹房云长松露鹤巢古树穴苍鼠喜而作为五言 其二

明代 唐桂芳

高人晓骑驴,踏此日影舂。徘徊憩芳草,潇洒哦长松。

道士惯迎客,美酒能潮容。如何雪色壁,不画双飞龙。

仅留五字句,石涧鸣寒潨。举头起暮霭,城邑何憧憧。

暇日登尚絅秀才楼居率成四律以贺 其三

明代 唐桂芳

天上归来鬓未华,多应勾漏问丹砂。祖孙百里德星会,父子一门茂宰家。

无复山河加铁劵,空遗雨露浥黄麻。老生奔走闽南道,曾见春风满县花。

病中辱周彦明吴彦冲下顾荒寂长篇短句间见层出懒拙不即奉答姑述唐 ...

明代 唐桂芳

水落山溪路可通,惜无佳客为谈空。气吞湖海文尤壮,胸满乾坤道不穷。

家少黄金单嗜酒,愁添白发欲成翁。冰壶冻损寒梅蕊,自向茅檐待日烘。

鄱阳湖阻风 其二

明代 唐桂芳

气豪不受羁栖厄,十日舂撞溯大江。蟹熟酒香随意饮,卧听风雨打篷窗。

偶坐以夜话为题

明代 唐桂芳

情知故旧长,话觉寒宵短。何如蠙珠连,未许茧丝断。

再用韵酬叔固

明代 唐桂芳

小窗趺坐爱春馀,落尽梨花夜雨初。客里两斟新岁酒,归来频得故人书。

自知黄绮无时调,不是嵇康与世疏。总角论交今长大,清沟惭愧映污渠。

暇日登尚絅秀才楼居率成四律以贺 其二

明代 唐桂芳

仙人自古好楼居,又见峥嵘百尺馀。十里岚光浮画栋,半天云影护残书。

登临王粲赋初作,偃卧元龙气不除。岁晚相过频剥啄,湘帘共听雨疏疏。

送程寿卿奉差之湖南帅府

明代 唐桂芳

几年江左长相别,今日湖南又远征。裘马郎君曾试吏,诗书元帅不论兵。

雨馀衡岳朝云合,帆落洞庭秋水生。闻道黎民逢治世,竹枝歌好月三更。

叔固游齐云岩诗以寄之 其二

明代 唐桂芳

华于春莫偏饶意,诗到休昜最好峰。半夜生风谁弄笛,满天吹雨客呼龙。

时情切莫争蜗角,世事何殊梦蚁封。真武祠前三昧酒,齐云岩畔一声钟。

贺姚叔器卜筑溪南

明代 唐桂芳

犹忆石梁最佳处,夜深月影转阑干。昆明已付劫灰冷,茅屋不禁风雨寒。

剩喜携持同稚子,未妨谈笑共儒官。何时好办青蓑笠,拟向溪南把钓竿。

伏读仲安雅制不觉技痒再用韵以谢

明代 唐桂芳

眼看棠樾只三里,轧轧小车随意行。绿树响时疑雨至,青山缺处许云平。

新诗大似有声画,老手何妨倒著绷。拂拭菱花照颜面,肯教镊白可怜生。

送陈进善偕赵宪郎之浙西

明代 唐桂芳

声名久属赵清献,家世咸推陈太丘。千里江山辞建业,一帆风雨到杭州。

藕花白白湖边寺,杨柳青青郭外楼。幕府若逢相识问,几年閒却钓鱼舟。

唐桂芳

唐桂芳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 1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