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宴观石将军舞

夜宴观石将军舞

唐代 李益

微月东南上戍楼,琵琶起舞锦缠头。
更闻横笛关山远,白草胡沙西塞秋。

诗人李益的古诗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唐代 李益

别愁已万绪,离曲方三奏。
远宦一辞乡,南天异风候。
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
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
何用慰相思,裁书寄关右。

扬州早雁

唐代 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赋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唐代 李益

路旁一株柳,此路向延州。
延州在何处,此路起悠悠。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唐代 李益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
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

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唐代 李益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送柳判官赴振武

唐代 李益

边庭汉仪重,旌甲似云中。虏地山川壮,单于鼓角雄。
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风。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送人南归

唐代 李益

人言下江疾,君道下江迟。五月江路恶,南风惊浪时。
应知近家喜,还有异乡悲。无奈孤舟夕,山歌闻竹枝。

城傍少年(一作汉宫少年行)

唐代 李益

生长边城傍,出身事弓马。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登天坛夜见海

唐代 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仙人携我搴玉英,
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
王母欲上朝元君。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九州下视杳未旦,
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相和歌辞。从军有苦乐行

唐代 李益

劳者且勿歌,我欲送君觞。从军有苦乐,此曲乐未央。
仆本居陇上,陇水断人肠。东过秦宫路,宫路入咸阳。
时逢汉帝出,谏猎至长杨。讵驰游侠窟,非结少年场。
一旦承嘉惠,轻命重恩光。秉笔参帷帟,从军至朔方。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断绝海云去,出没胡沙长。
参差引雁翼,隐辚腾军装。剑文夜如水,马汗冻成霜。
侠气五都少,矜功六郡良。山河起目前,睚眦死路傍。
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昔还赋馀资,今出乃赢粮。
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张。寄言丈夫雄,苦乐身自当。

杂曲歌辞。轻薄篇

唐代 李益

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
出与雕鹗同飞翻。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
忽闻燕雁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半,
美人玉色当金尊。淮阴少年不相下,酒酣半笑倚市门。
安知我有不平色,白日欲顾红尘昏。死生容易如反掌,
得意失意由一言。少年但饮莫相问,此中报仇亦报恩。

城旁少年

唐代 李益

生长边城旁,出身事弓马。
少年有胆气,独猎阴山下。
偶与匈奴逢,曾擒射雕者。
名悬壮士籍,请君少相假。

从军北征

唐代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八月十五界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

唐代 李益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界风。 ——广宣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
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
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唐代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江南曲

唐代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府试古镜

唐代 李益

旧是秦时镜,今藏古匣中。龙盘初挂月,凤舞欲生风。
石黛曾留殿,朱光适在宫。应祥知道泰,鉴物觉神通。
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幸居君子室,长愿免尘蒙。

天津桥南山中各题一句

唐代 李益

野坐分苔席, ——李益

山行绕菊丛。 ——韦执中

云衣惹不破, ——诸葛觉
秋色望来空。 ——贾岛

春夜闻笛

唐代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奉酬崔员外副使携琴宿使院见示

唐代 李益

忽闻此夜携琴宿,遂叹常时尘吏喧。庭木已衰空月亮,
城砧自急对霜繁。犹持副节留军府,未荐高词直掖垣。
谁问南飞长绕树,官微同在谢公门。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5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