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饮马歌

饮马歌

唐代 李益

百马饮一泉,一马争上游。一马喷成泥,百马饮浊流。
上有马浪客,对之空叹息。自顾缨上尘,裴回终日夕。
为问泉上翁,何时见沙石。

诗人李益的古诗

写情

唐代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来从窦车骑行(自朔方行作)

唐代 李益

束发逢世屯,怀恩抱明义。读书恩有感,学剑惭非智。
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
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自经皋兰战,又破楼烦地。
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时过欻如云,参差不自意。
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
长戟与我归,归来同弃置。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
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
问我从军苦,自陈少年贵。丈夫交四海,徒论身自致。
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今我终此曲,此曲诚不易。
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

送柳判官赴振武

唐代 李益

边庭汉仪重,旌甲似云中。虏地山川壮,单于鼓角雄。
关寒塞榆落,月白胡天风。君逐嫖姚将,麒麟有战功。

牡丹(一作咏牡丹赠从兄正封)

唐代 李益

紫蕊丛开未到家,却教游客赏繁华。
始知年少求名处,满眼空中别有花。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一作题太原落漠驿西堠)

唐代 李益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水宿闻雁

唐代 李益

早雁忽为双,惊秋风水窗。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

赠毛仙翁

唐代 李益

玉树溶溶仙气深,含光混俗似无心。
长愁忽作鹤飞去,一片孤云何处寻。

溪中月下寄杨子尉封亮

唐代 李益

蘅若夺幽色,衔思恍无悰。宵长霜雾多,岁晏淮海风。
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
清光液流波,盛明难再逢。尝恐河汉远,坐窥烟景穷。
小人谅处阴,君子树大功。永愿厉高翼,慰我丹桂丛。

过马嵬二首(第二首一作李远诗)

唐代 李益

路至墙垣问樵者,顾予云是太真宫。太真血染马蹄尽,
朱阁影随天际空。丹壑不闻歌吹夜,玉阶唯有薜萝风。
世人莫重霓裳曲,曾致干戈是此中。
金甲银旌尽已回,苍茫罗袖隔风埃。浓香犹自随鸾辂,
恨魄无由离马嵬。南内真人悲帐殿,东溟方士问蓬莱。
唯留坡畔弯环月,时送残辉入夜台。

哭柏岩禅师

唐代 李益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
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柳杨送客(一作扬州万里送客)

唐代 李益

青枫江畔白蘋洲,楚客伤离不待秋。
君见隋朝更何事,柳杨南渡水悠悠。

相和歌辞。从军有苦乐行

唐代 李益

劳者且勿歌,我欲送君觞。从军有苦乐,此曲乐未央。
仆本居陇上,陇水断人肠。东过秦宫路,宫路入咸阳。
时逢汉帝出,谏猎至长杨。讵驰游侠窟,非结少年场。
一旦承嘉惠,轻命重恩光。秉笔参帷帟,从军至朔方。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凉。断绝海云去,出没胡沙长。
参差引雁翼,隐辚腾军装。剑文夜如水,马汗冻成霜。
侠气五都少,矜功六郡良。山河起目前,睚眦死路傍。
北逐驱獯虏,西临复旧疆。昔还赋馀资,今出乃赢粮。
一矢弢夏服,我弓不再张。寄言丈夫雄,苦乐身自当。

罢镜

唐代 李益

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衰飒一如此,清光难复持。
欲令孤月掩,从遣半心疑。纵使逢人见,犹胜自见悲。

代人乞花

唐代 李益

绣户朝眠起,开帘满地花。春风解人意,欲落妾西家。

八月十五界宣上人独游安国寺山庭院步人迟…乘兴联句

唐代 李益

九重城接天花界,三五秋生一界风。 ——广宣
行听漏声云散后,遥闻天语月明中。 ——广宣
含凉阁迥通仙掖,承露盘高出上宫。 ——李益
谁问独愁门外客,清谈不与此宵同。 ——李益

度破讷沙二首 / 塞北行次度破讷沙

唐代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九月十日雨中过张伯佳期柳镇未至以诗招之

唐代 李益

柳吴兴近无消息,张长公贫苦寂寥。
唯有角巾沾雨至,手持残菊向西招。

野田行(一作于鹄诗)

唐代 李益

日没出古城,野田何茫茫。寒狐啸青冢,鬼火烧白杨。
昔人未为泉下客,行到此中曾断肠。

莲塘驿(在盱眙界)

唐代 李益

五月渡淮水,南行绕山陂。江村远鸡应,竹里闻缲丝。
楚女肌发美,莲塘烟露滋。菱花覆碧渚,黄鸟双飞时。
渺渺溯洄远,凭风托微词。斜光动流睇,此意难自持。
女歌本轻艳,客行多怨思。女萝蒙幽蔓,拟上青桐枝。

兰陵僻居联句

唐代 李益

潘岳闲居赋,陶潜独酌谣。二贤成往事,三径是今朝。 ——广宣
生幸逢唐运,昌时奉帝尧。进思谐启沃,退混即渔樵。 ——李益
蠹简封延阁,雕阑閟上霄。相从清旷地,秋露挹兰苕。 ——杜羔
李益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159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