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卧病作二首 其二

卧病作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闲情已觉钓非钓,末路久居才不才。烛武本非食肉相,无盐亦被入宫猜。

雍容佩玉身难置,驰骋兵戈心又灰。击剑读书堪自笑,昨非今是好归来。

诗人唐顺之的古诗

题孤山林隐居祠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碧水年年色,幽人复此游。不因同所好,那得独相求。

山鸟矜春语,湖烟淡夕流。思君忽自笑,信矣一生浮。

游马迹山宿许道士房有赠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独住水中央,言修不死方。开帘见白鸟,隔院度清香。

机息何妨奕,神全可却粮。偶来分半席,遽使世情忘。

和徐养斋移居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窈窕岩阿丛桂秋,清溪一曲草堂幽。荒园自向闲中剪,灵药多从病里收。

叶上题诗应满树,沙边载酒不惊鸥。莫道东山淹谢传,苍生日夕待嘉谋。

偶感十一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盖屋曾无一把茅,姑苏城外尽荒郊。行人欲识邮亭处,问是军烧是贼烧。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 其十一

明代 唐顺之

马邑边胡数被胡,王黄叛汉更通胡。帷中妙算能先发,夺得黄旗与绣襦。

褚怡闲六十

明代 唐顺之

古来仙客说长髯,今日髯翁亦是仙。家近县门不识令,身居城郭亦耕田。

鸠形正可供扶杖,亥字还看纪岁年。共羡高门将有待,贤郎文藻更翩翩。

松江金泽寺四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三江抱处势如环,野客探奇住不还。一望楼台疑海上,稍闻鸡犬觉人间。

幸无渔父知名姓,且与山僧共闭关。自笑归来张季子,春时莼叶未堪攀。

尹洞山祭酒枉顾草堂有作见赠次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独持鸣铎启群昏,南北诸儒尽在门。身系苍生人望久,道行世子国师尊。

过忧治世常如病,冥契真诠不着言。别后知公心事在,每□□斗坐孤村。

卧病作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闲情已觉钓非钓,末路久居才不才。烛武本非食肉相,无盐亦被入宫猜。

雍容佩玉身难置,驰骋兵戈心又灰。击剑读书堪自笑,昨非今是好归来。

癸卯送仲弟正之赴试

明代 唐顺之

偶因今日送行处,尚忆当年听鹿鸣。马氏白眉占仲子,吴门霜鬓愧难兄。

秋来一雁寒江影,天外三山古帝城。此去骞腾非所羡,期无温饱负平生。

答陈编修约之柏乡见寄

明代 唐顺之

菟苑俱将命,瓜期独未归。忽传千里札,坐使寸心违。

鬓发行来变,丹枫别后稀。时时通远梦,恍是蓟门非。

游嵩山少林寺

明代 唐顺之

净域龙岩上,香台鹫岭边。山由巨灵辟,教以法王传。

二室围兰若,三花接梵筵。土中元此地,槛外即诸天。

复岫低衡岱,回轩写涧瀍。云衣披杂树,虹影度飞泉。

缀牖皆青壁,缘堤尽白莲。神猿参讲幕,驯鸽绕炉烟。

慧月秋逾彻,泥珠夕更鲜。谷将钟迸响,潭共镜争圆。

万劫终成幻,三生并是缘。愿假金篦力,一为照迷川。

灵芝寺同童元功宴坐

明代 唐顺之

湖上高楼纵远心,复沿湖岸过东林。身闲似带烟霞气,地冷兼无钟磬音。

衣里宝珠应自信,苑中灵草试相寻。坐来忽散千峰雪,对尔无言意转深。

小楼宴坐二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不入名山不世间,嗒然隐几置遗编。身名瓦砾宜居后,人事蚊䖟任过前。

抱树蜕蝉司化运,隔窗风竹发真诠。未登道域终难罢,微管还须学测天。

禁中遇雨

明代 唐顺之

紫阁肃阴阴,重门寒意深。忽看百里雾,来作九秋霖。

洒道先清跸,沾花度禁林。楯郎方夹陛,雨立湿衣簪。

偶感十一首 其四

明代 唐顺之

胜败于今自可明,不调琴瑟也须更。满地髑髅多祝发,糿纷犹尚说僧兵。

密云阅兵作

明代 唐顺之

亭徼逢秋雕羽轻,良家六郡试雄兵。一年天险卢龙塞,万炬星飞翼虎营。

清笳乍歇闻鸣镝,突骑才回见伏旌。有道四夷方设守,年年长此护神京。

赠张通政

明代 唐顺之

五湖舟楫是家居,箧里惟携老氏书。几日陆沉门下省,一生心迹海东渔。

宾常满座嫌犹少,行不赍粮任所如。阳羡山灵相望久,独能无意命巾车。

次韵赠陈后冈

明代 唐顺之

昔日京华古,同君直玉庐。蛾眉宁见妒,樗散自知疏。

佩印紫薇署,垂纶沧海鱼。为农吾已矣,作吏子何如。

送莫子良擢举东归

明代 唐顺之

汉庭方贵少,羡尔早翻飞。始应公车召,旋闻驷马归。

冲星看剑气,逼岁换貂衣。想到还家日,闺中为下机。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3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