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代柬寄京中旧游

代柬寄京中旧游

明代 唐顺之

莫须弹铗叹无鱼,自爱山东构草庐。雨后乱蛙生敝灶,秋深落叶伴闲居。

身随老圃偏能惯,论学潜夫愧不如。故人休讶无相讯,中散从来懒作书。

诗人唐顺之的古诗

和陈编修约之禁中雪诗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霭霭同云覆帝畿,银宫玉宇特相宜。飞花遍入披香苑,积絮微消太液池。

三署晓光凝剑佩,九门寒色映旌旗。亦知圣主挥天藻,不羡周家黄竹词。

送程翰林松溪谪居朝阳四首 其四

明代 唐顺之

南溟君泛棹,北地我驱车。忽作分飞鸟,深惭比目鱼。

啼猿三下泪,明月两离居。岭外梅花发,逢人早寄书。

偶感十一首 其十

明代 唐顺之

眉目粗顽发指冠,乡人权作大王看。铁烧醋灌俱尝尽,笑杀无须是宦官。

题金山寺付僧惠杰四首 其三

明代 唐顺之

凭虚聊骋望,面面荻芦秋。坐据三生石,心随万里流。

鼋鼍争出没,楼馆定沉浮。向夕烟氛敛,珠光似可求。

雪诗和苏韵十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阴风吹陇麦芽纤,岁尽玄冥令更严。园圃未春先缀蕊,乾坤如海欲生盐。

不妨积处堪高卧,预想晴来好曝檐。纵是未能坚作玉,渐看冰柱已垂尖。

袜架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袜材温厚剪羔群,绒□初匀湿未熏。就日且须缘峻木,凌波将不让罗文。

色逃玉磬齐悬簴,影伴仙凫半入云。终属美人施锦系,画檐风起暂缤纷。

送王侍读赴南都

明代 唐顺之

玉堂学士赋南征,跃马鸣驺出上京。奉诏明光新佩印,校书天禄早知名。

石头城下春流满,白鹭洲边芳草生。此去周南异留滞,看君到处即蓬瀛。

病中秋日作四首 其四

明代 唐顺之

愚公本自拙于谋,癖在烟霞况未瘳。蝉响在鸣分昼夜,寒灰稿木混春秋。

医方百试增身病,藿食终年与世休。责守一无聊自慰,且忘倭寇过苏州。

赠仪真沙君

明代 唐顺之

葭菼苍苍水国秋,高楼明月古杨州。二十四桥云雾里,看君骑鹤上天游。

壬子陆生南阳褚生滔赴试与之叙别不觉坐至夜分因作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汨没嗟来久,前儒与后生。争矜腐鼠得,谁逐冥鸿征。

默坐蛩秋语,窥书萤夜明。旧游看籍湜,应悉此时情。

送曹子泰自大理出守漳郡

明代 唐顺之

兵戈南徼方多事,佩印特烦良牧来。于公治狱元无枉,孟绰持廉也有才。

山税积荒劳抚字,海氓负险费招徕。要使经营收异绩,未宜拘谫按常裁。

喇嘛翠峰老僧挽诗三首 其三

明代 唐顺之

自愧迂儒厌俗荤,每游香室藉思熏。别来常似一臂失,话久宁容六耳闻。

人去忽惊函谷履,锡飞无复海东云。怜君铸佛经千亿,欲借余铜一铸君。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四首

明代 唐顺之

伐木张新燕,攀鳞忆往时。重来散花处,更是聚星期。

玉佩皆鹓侣,金河即凤池。独怜丘壑质,还复接芳仪。

宿双塔寺林东城罗念庵误于郭外相寻不遇有作见寄用韵奉答

明代 唐顺之

谩向金门学隐沦,独游花院散凉氛。诸天只在人间世,并马谁寻野外云。

白日金轮临户映,香街笙管隔墙分。化城本是迷来路,莫讶幽人好避群。

食石首鱼又得鲳勒二鱼喜作口号向时石首每至郡鲳勒亦不至也非海氛 ...

明代 唐顺之

昔年食首又成羹,鲳勒相随亦就烹。应是鲸鲵先授首,纷纷水族尽亡生。

至常熟陈中丞白训导邀登福山看海二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久缘迫陕悲时俗,海峤春临思若何。地涌峤蛇争起陆,天投星斗横翻波。

封疆坐觉华夷并,气候常看雾雨多。才谢枚生能作赋,观潮恰对曲江阿。

良友轩

明代 唐顺之

里中耆旧多,谈笑每相聚。日暮各自归,此君独不去。

答陈澄江佥事村居韵八首 其一

明代 唐顺之

番嫌结社闹,独往筑秋场。已谢二千石,何须八百桑。

站站夕时鸟,欣欣雨后秧。感时聊一适,不是阮生狂。

詹府燕集奉和上宰松皋公三首 其二

明代 唐顺之

御苑先春万木苍,宫云袅袅度琼觞。鹓班并引金貂贵,鸿羽全收玉署良。

分日传经清禁里,罢朝起草紫宸旁。恩波忝窃安能报,愿祝千秋宝历昌。

宿七家岭驿次壁间韵

明代 唐顺之

莽莽沙河水,分流亦有涯。瓶罂开小市,蓬筚拥寒沙。

去县无百里,依山仅七家。偶然成一宿,聊喜息纷华。

唐顺之

唐顺之

  唐顺之(公元1507~1560)字应德,一字义修,号荆川。汉族,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明代儒学大师、军事家、散文家,抗倭英雄。 正德二年十月初五出生在常州(武进)城内青果巷易书堂官宦之家。嘉靖八年(1529)会试第一,官翰林编修,后调兵部主事。当时倭寇屡犯沿海,唐顺之以兵部郎中督师浙江,曾亲率兵船于崇明破倭寇于海上。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1560年四月丙申(初一)日(4月25日)至通州(今南通)去世。崇祯时追谥襄文。学者称"荆川先生"。 ► 35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