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陶安
热官何似冷官尊,讲席横经圣道存。春雨蛙鸣闻鼓吹,晚潮鱼上富盘飧。
亭松滳翠笼书榻,池藻吹香度戟门。莫学严陵便归隐,诏黄换取被新恩。
怀仲圭二首 其二
四方多取友,几载少知音。君子温如玉,同心利断金。
空中难寄字,客里易沾襟。相会何时再,堪嗟老境侵。
挽严厚斋
皓首衣冠寿七旬,全归无憾见真淳。济人德厚黄承事,教子功深窦禹钧。
月夜返魂香已断,云山埋骨地方新。忘年交契今难得,东望蓝桥一怆神。
浔阳道中二首 其二
水急船迟荡桨勤,微风不动又斜曛。可怜行子心如箭,不及西飞一片云。
送张文质赴内察掾
紫禁东藩望太微,云霄捧足去如飞。秋庭展牍霜随笔,晨马趋朝月满衣。
瓦釜米陈嘘石火,苇帘灯寂闲油扉。澄清坊里行踪熟,直待君恩宠赐绯。
太真玩月图
华清浴后上龙楼,得与冰娥共素秋。貌对妆台金照面,光涵宫髻玉搔头。
梨园彻乐承欢暇,桂阙当天为我留。翠辇何缘不同到,宵衣应是罢宸游。
甲辰仲冬望日
忆自秦淮别,今朝恰一年。山川诗画里,天地客窗前。
节物惊心换,行藏顾影怜。屋东寒涧月,又见一番圆。
人生二首 其二
人生无百岁,功业必乾乾。此志不忧国,何颜可见天。
远居山邑静,如对玉阶前。寄语秦淮柳,还能记着鞭。
寄示晟二首 其一
汝弟来传说,朝仪熟见闻。克家严志操,事主致恭勤。
骑射新从武,优闲更学文。令余沈痼释,觉此老怀欣。
悼故妻喻氏(壬寅卒于黄州官舍)
三月二日晟生朝赋诗
上巳前一日,生辰愿百龄。乾坤幸赋质,昼夜必研经。
戴礼承高躅,韩文挹远馨。分阴尤可惜,修业寄幽庭。
寄林彦明
瀛洲学士跨征鞍,巢县遗民得好官。傍市田畴逢岁稔,隔江风雨动秋寒。
庭前吏牍敷陈少,兵后人家整顿难。西掖帘垂耿予独,暮云飞雁几凭栏。
寓意 其四 蟆㈠
虾蟆汝何物,形状无可取。舞舌掠青虫,怒目腹如鼓。
忽尔肆大奸,食月不肯吐。饱肠撑异物,广寒清虚府。
投剑上青冥,我怒且斩汝。夺取明月还,死骸投下土。
杲杲太阳出,当午爆为脯。制药能疗疳,功神小儿女。
更有目上酥,解使疮疡愈。其物固可憎,其用或如许。
却笑蚩蚩民,貌俗昧今古。在世一生长,酒食灌肠腑。
视物有不如,终身竟何补。
送丰叔良
雨添新水长苍芹,一片书声隔屋闻。讲席青毡留傲兀,官仓红米代耕耘。
诸侯赏识璠玙器,学子争传锦绣文。自是冷官难久住,出门有路踏青云。
送李好古赴西台御史
天花剪玉澡英姿,绿萼梅招梦里诗。百二山河劳跋涉,九重耳目寄询咨。
锦袍召对金銮殿,宝墨留题太液池。正值长安花满路,青骢腾踏辔如丝。
山东山行至绝顶
地峻清寒刮鬓毛,烟林雪麓几周遭。乾坤林国风云阔,海岱诸峰日月高。
远堠忽逢心少慰,小车难坐足频劳。蓬莱不隔千馀里,便欲飞身踏翠鳌。
送常伯昂
燕云郁嵯峨,形势拱北京。土厚人劲毅,慷慨意气倾。
一有温恭儒,翘然擢奇英。夙秉济物志,而无阿世情。
西江赞风纪,顷步怀廉平。岭海涤氛翳,湖湘亦澄清。
寻登南廌院,爱此霜月明。中台有徵书,共说选择精。
春残柳飞絮,送别金陵城。子行勿迟迟,时事方营营。
平生报主心,不为利禄婴。致远自今始,侧耳闻佳声。
和张景中经历三首 其二
春晖云罅漏微明,趁暖游蜂体态轻。溪上闭门车马静,柳风不动绿波平。
咏史十五首 其十一 光弼
谋成后战战功成,持已庄严号令明。以少覆多称第一,凌烟阁上合图形。
怀原夫
幕中曾对案,袖里秘藏书。出处情无异,清高我不如。
入朝须插笔,进谏忆牵裾。江海苍须客,同时注起居。
登陆往桐城县
经岁不骑马,借驴因断河。里行三十五,冈度几重多。
野菊香浇袂,霜松翠压坡。晡时临县郭,山色动春和。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五花马
登瀛洲图
径江三首 其一
桐城书事
野人二首 其二
秋山曙色图
江上大风入泊橹港
送汪朝宗四首 其三
送刘生二首 其一
寄董贯道㈠
纵步
送东川山长张彦深
故人刘彦英见过喜而赋诗
奉旨贺平章邓遇等诸将平定中原回
次杨舜中教授韵
写情四首 其三
咏史十五首 其十 令公
首尾吟二十首 其八
送李生赴金陵
寄示晟昱
管生时顺昔从予学今为历官同舟西上
已上江行杂咏 过张氏废居土人称荒园张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一 送安中
赠李盘居
送艾秀才赴京二首 其一
经历张景中泮桥观莲索赋
慈姥矶
纪志
次韵溪居六绝 其五
浩气
泊沙口
题袁氏卧雪堂二首 其二
偶成四首 其四
首尾吟二十首 其十五
送贺宪史赴广东
有省
锄草二首 其一
风逆
送李鍊师还少微山
咏史十五首 其四 葛武侯
方晴又雨
飞蚁㈠
送朱叔志
上命赋诗送枢判吴国兴回镇建兴并寄其弟元帅国宝
菊泉
寄吴左丞二首 其一
首尾吟二十首 其十
拦江矶
寿宣国李公
阅兵奏凯 其三 得捷一
送庸田佥事
送周士显
秋浦西郭
陶培之中堂试诗送其归
太常引 晚景
先祖生日
送夏弘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