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人二首 其二

寄人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暇日费吟思,新霜添鬓华。还期大雅作,颇厌晚唐葩。

未雪梅千树,才晴月满家。登楼寻八咏,应笑昔人誇。

诗人陶安的古诗

次黄观澜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作室贵杞楠,炊黍资釜甑。雄才萃天策,六合遂兼并。

古今一俛仰,维人信无竞。勿言岁云迈,学老无疵病。

高飞择木栖,好音动清听。右掖苍柏阴,挥笔司文柄。

时相最好贤,招邀共觞饤。偶幸接微吟,独惭野夫性。

秋夜怀友寄秦伯容太守等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安

我忆西厅刘博士,手提判笔坐黄堂。意高自与青天远,事简偏知白昼长。

梦里江环仪凤阁,望中草长卧龙冈。人生出处皆由命,先试奇才定一方。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五 述怀

明代 陶安

我本江东一布衣,十年较艺到京畿。欲从彭泽寻归路,且学严陵坐钓矶。

山月度墙窥冷榻,海潮带雨过晨扉。天台客至因留话,一笑挥杯兴欲飞。

月蚀次韵张诚之

明代 陶安

谁使妖蟆心惨刻,玉宇琼楼恣吞蚀。兔老蟾痴不及走,天地须臾变昏黑。

玉川子,彷徨于中庭,涕泗成冤号。臣虽有寸铁,无由身摄天梯高。

但见龙窟隐头角,虎卫伏牙爪,龟乌睨视窘无策,金鼓震地空忉忉。

夜阑还我烂银色,天眼如何能瞽得。飞章遥贺广寒宫,皓乘流空照箕翼。

下界百万亿苍生,永仰清光保无斁。

水调歌头 其六 赠台医张氏

明代 陶安

良医比良相,活物是奇功。乾坤万古生意,收入药囊中。

屋上石城云树,砌下秦淮烟浪,掩映杏花红。仲景有家学,照耀大江东。

悟金丹,传宝诀,契参同。一方共仰,司命台閤誉何崇。

谈笑香生兰室,指顾春回茅舍,沉痼扫除空。行矣展高志,寿域蔼仁风。

枞阳感旧

明代 陶安

街衢楼阁几千家,掩映诸峰布两涯。岭海路通来货贝,湖溪水落富鱼虾。

十年兵火人何处,极目丘墟兔可罝。物盛还衰从可必,荣枯但看上林花。

题孔隐君挽诗卷

明代 陶安

墓木年来拱,庭兰日有芳。与君虽不识,闻誉亦堪伤。

田宅金渊在,源流泗水长。禹钧阴德厚,遗绪未茫茫。

溧水湖乡夏末述事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安

浅碧湖漪没草莱,柳阴坐石浣尘埃。流光老我添文债,溽暑酣人却酒杯。

六月鱼龙随浪起,五更风雨送秋来。离家见说门无客,鸟雀群飞啄绿苔。

水龙吟 三首 其一 寿青溪主者

明代 陶安

先生文武长才,五城三岛频来去。绛霄绕室,紫烟炼鼎,青云得路。

铜狄摩挲,琳书披阅,玉京游步。想乘牛函谷,飞凫邺郡,今与古、同高趣。

一曲青溪回护。自逍遥、蕊宫深处。黄眉洗髓,洪崖拍手,赤松为侣。

桃实千年,芝茎三秀,喜迎初度。任九霞、觞满七星车转,看仙童舞。

腊月四日

明代 陶安

昨日飘来几雪花,晓云飞出一金鸦。迤南腊月东风暖,吹得柔青绽柳芽。

次宝公韵

明代 陶安

马首千峰翠郁蟠,掌中六合握成团。天生龙虎真形势,付与英雄万国安。

送刘仲彬

明代 陶安

天堑仅同衣带水,霎时摇过渡头船。半帘霜月留孤馆,两岸江淮共一天。

镜里年华催绿鬓,屋西山色拥青毡。月娥裁得绯衫就,桂子风高待着鞭。

泊慈湖

明代 陶安

望阙无三舍,维舟忽再宵。欲晴微露日,近晚渐停飙。

试起川神语,难稽国命招。迟明当发棹,带月荡江潮。

哭胡通甫参政

明代 陶安

步战劳江北,仁声诵浙东。妖兵生肘腋,行路尽哀恫。

列祀忠臣庙,无惭古将风。青油戎幕在,虎旅气仍雄。

太常引 连阴书事

明代 陶安

湿云宿树暗楼前。潮上绿苔砖。烟雨满江天。似画出、王维辋川。

蔓墙虫篆,草池蛙鼓,飞溜聒高眠。海阔晚风颠。最稳是、溪翁钓船。

题何氏心远楼

明代 陶安

山深众喧寂,而有太古风。西南起高楼,居者恬以冲。

笑傲浮云上,俯视沧海东。遐哉天地阔,在我方寸中。

草木有生意,乐此遗世翁。脱彼事物役,求道有始终。

所以平日志,不与浅近同。神交羲皇前,高趣谁能穷。

秋山曙色图

明代 陶安

树含晓色护林峦,重露如岚滴翠寒。猿鸟尽逢山叟惯,未尝惊怪竹皮冠。

丁家洲

明代 陶安

季世轻边备,奸臣岂将才。妖金声动地,炎火冷如灰。

营垒已陈迹,山川犹壮哉。水流呜咽处,过客每兴哀。

三月三十日费安中山长告别走赋六首 其四 寄金仲宣

明代 陶安

霅水雨中曾共饮,钱塘秋半又相逢。可怜塘眼日五色,还欲扣阍天九重。

才似祢衡当荐鹗,识如太史更登龙。偶因人去传消息,见说盈门士子从。

阳罗堡㈠

明代 陶安

朔汉强兵此渡江,前朝郡邑望风降。中天日月新开国,大地山河一倚窗。

西楚无人撞玉斗,东都有客赋金釭。上流冲要皆宁帖,定鼎何须力士扛。

陶安

陶安

(1315—1371)明太平府当涂人,字主敬。元顺帝至正四年举人。授明道书院山长,避乱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参幕府,任左司员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诰兼修国史,寻出任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卒官。有《陶学士集》。► 47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