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陶淑
满地濛濛铺未遍,望来非雾非烟。几行惟借屐痕添。
绿凭分细草,青不上疏帘。
几日东风寒又重,奈它亭下台边。采叶时分落花天。
不关春长养,惟爱雨廉纤。
醉太平 小西湖夜望
湖光似秋。月光似钩。是谁开放扁舟。在湖中夜游。
萧萧寺楼。濛濛渡头。西风黄叶悠悠。六如亭上愁。
菩萨蛮 夜坐待杆不至
一庭人立花如雾。栏杆红上罗衣素。待杆杆何迟。薄帘初卷时。
几回烦未语。蝙蝠来迟去。夜已二更残。碧云阶下寒。
玉连环影 送春寄外
春去寂寂人何处。试立回阑,好对荼醾语。篆霏霏。
昼迟迟。愁听子规声里、雨如丝。
菩萨蛮 睡佛
西方大法如来说。众生一切咸无著。此佛悟真元。蘧然几万年。
人生原是梦。何事纷争控。佛已示人疲。人间犹未知。
满江红 阑干。同外作
数处回环,把十二、画屏围上。恰依住、粉墙半角,绿窗一桁。
夜静有时人小凭,月明惟听钗传响。记春时、几度落花轻,闲同赏。
纤云护,微风荡。回廊隔,平台傍。爱纸鸢欲堕,游丝低网。
垂柳半遮红不锁,荒苔无奈青初长。怕莺啼、苦被小句留,心还怅。
行香子 秋柳。寄外
前日依依,今日丝丝。最无聊、月落乌啼。莫来芳榭,莫点春衣。
怕雨凄凄,烟寂寂,漏迟迟。
谁扫长眉,谁管长堤。怅西风、不送人归。阑干红处,蝴蝶黄时。
对叶萧萧,如飒飒,草离离。
金缕曲 落花
无计春光老。怅回廊、蝶魂刚醒,莺愁未了。闷把银钩垂不上,偏是沾衣风小。
任铺遍、一阶慵扫。每借栏杆低护住,几多时、却又依芳草。
休独立,空庭悄。
梦回怎奈纱窗晓。转妨它、蛛丝半罥,蜂须乍搅。两架秋千人已去,落向墙头更好。
莫须怨、玉箫声渺。□□□□□□□,月明时、特地添烦恼。
谁又管,绿阴早。
喝火令 春日,携建章大儿上粤秀山,望朝汉台
绝顶初登也,雄风亦状哉。三城霸气望中开。想见当时奉时、贾生来。
何处任嚣墓,空馀朝汉台。蛮夷大长果奇才。四十九年犹记、抱孙回。
今日红棉青草,只有鹧鸪哀。
忆秦娥 春风多寒,咳疾增剧,闲坐无聊,写此柬姚少蕊嫂侍者采莲
春深浅。重帘几日风如剪。风如剪。落花无数,满阶红软。
旧年病到今年倦。药炉火细银屏掩。银屏掩。闲愁多少,与春同远。
三台令 春雨。柬陈淑芬 杏
微雨。微雨。添得薄寒如许。金猊几缕香沉。银烛双台夜深。深夜。
深夜。又怕荼醾花谢。
卜算子 舟行
云重压蓬低,沙积阑篙住。雨后山光绿不篙,送入天边去。
岸阔见长芦,村远惟疏树。薄暮渔人泛艇归,泊向荒烟际。
南乡子 雨夜不寐
疏雨太零星。点滴声随漏未停。怕是猊炉香乍上,银屏。
斜袅烟丝几缕青。
此夜梦难成。红烛金台半不明。莫向轻纱窗下立,咚叮。
羊角风搏铁马鸣。
清平乐 菊
淡香初透。寂寂人何瘦。十二湘帘才卷后。只有东篱如旧。
何妨品自孤芳。任它未合时妆。耐得风霜已耳,从来不藉春光。
望江南 舟中同外周炳如 文耀 作
云如积,舟已入空冥。十里山光随岸绿,半江蒲影压蓬青。
天正晚来晴。
帆初卸,过了几多程。近水人家全板屋,沿村戍堠老行营。
此地太凄清。
金缕曲 蟋蟀
瑟瑟秋何处。只此间、篱边墙外,荒凉如许。篱架半棚亭一角,著下数声微雨。
怎今夜、风害于水。似惜隔邻机正急,对轻篝、不敢啼来苦。
纸窗外,凄凄语。
宵深莫入荒苔去。怕阶前、银床刚冷,玉绳低指。画角孤城高楼笛,同是一般酸楚。
帘乍卷、篆消烟阻。寂寂阑干烦未了,奈梧桐、叶落堆无数。
莫听到,更传五。
菩萨蛮 羊石
昔年羊与仙同至。仙人已去羊留亦。天外海风来。仙羊亦化哉。
只今惟有石。说是羊留迹。问石石无言。仙人何日还。
眼儿媚 镜
谁把云中月取来。置向小妆台。等闲正好,向钩高卷,红幔轻开。
晓时准料双眉画,相照又低回。我心似尔,明真如水,清得无埃。
虞美人 望月
圆如玉钏明如水。清影同千里。三更好把影帘开。只听笛声遥共雁声来。
广寒宫远人何在。欲问情无奈。青天碧海一年秋。不识镜中添得几多愁。
菩萨蛮 舟夜
荒江向晚烟如水。一舟泊向芦花里。几处浸寒罾。水摇三两星。
远山濛似墨。雁影沙中出。忽听竹篙声。四更潮又生。
醉太平 柳影
前溪后溪,长堤短堤。阑干半角迷离。是斜阳下时。
望来似丝,画来似眉。解人惟有黄鹂。向烟中一啼。
陶淑
陶淑,字梦琴,新城人。卓亭司马第四女,宁阳周炳如室。工诗,有《绿云楼诗存》。► 33篇诗文
菩萨蛮 频年咳疾不愈,近又咳血,郁郁不乐,作此遣之
踏莎行 白燕。同外作
谒金门 帘同乡甫二兄作
菩萨蛮 除夕同外戏作
虞美人 秋夜共亦琴五妹望月
高阳台 中秋望月,同外作
临江仙 苔
浪淘沙 夏夜同乡甫兄 镕 捧琴姊作
点绛唇 秋柳
高阳台 一雨,同外作
菩萨蛮 采莲
采桑子 秋夜同外合江楼望新月
南歌子 秋夜寄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