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七月廿四日喜雨口号

七月廿四日喜雨口号

明代 陶宗仪

铄石流金暑肆威,槔声响荅稻将疲。天濡声泽三时久,水漫枯畴二寸奇。

雨玉雨珠那可济,维糜维芑实堪期。黄童白叟争称道,太守虔诚为我祈。

诗人陶宗仪的古诗

次韵宁熙中上人姑苏纪游十首 其七 游南峰寺

明代 陶宗仪

昔游曾记与诸贤,藉草高谈雪满颠。白鹤青骢开士逝,丹厓碧岫野花然。

虎丘东去无多地,龙脉西通第二泉。长欲携书此中住,自随春雨种山田。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六

明代 陶宗仪

莴苣青青早芥红,引流分灌露华丛。园丁采掇供香积,日日携筐向此中。

借韵答清溪邵先生

明代 陶宗仪

西泖移家住北村,谢庭兰玉见玄孙。门前庭理桑麻圃,雨后栽培杞菊园。

象齿篆签书列庋,松花酿蜜酒盈尊。平生不饮惟留客,翰墨词章熟考论。

为谢居士题画册二首 其二 竹深避暑

明代 陶宗仪

万竹林中草缚庵,溪声隐隐隔云岚。日长客去收经卷,一枕清风睡正酣。

送张有秩御史制阕如京师

明代 陶宗仪

五采冲霄见羽仪,龙蛇研影快清时。报亲读礼三年毕,事主扬名四海知。

獬廌班中曾抗疏,凤皇台上好题诗。沧江画鹢潮催发,不尽离愁酒一卮。

送上海知县司公守道赴召

明代 陶宗仪

妙拣宪臣来作宰,文星天上照云间。荐贤名奏麒麟殿,恋阙心驰虎豹关。

驻毂邑门留犊去,借船浦口载书还。东南赋税民罢病,荅问应知动圣颜。

七月三十日雨

明代 陶宗仪

半月值秋晴,凉生枕簟清。嘉禾方孕秀,甘雨又滋荣。

造物功难报,斯民乐有生。输租庚责了,仓庾定充盈。

中秋不见月歌

明代 陶宗仪

青桐萧索逗疏雨,河汉云流茧抽绪。岩桂古香吹不起,络纬乱啼蛩语语。

曾轩四敞溪前头,犀押帘箔齐上钩。纤阿御輖如走马,一年转瞩又中秋。

铜壶水滴声声度,婵娟苦被顽阴妒。宝奁慵启冰鉴韬,玉宇璚楼隔寒素。

升沈圆缺恒有时,今夕何夕乃若斯。欲接清辉徒怅怏,相看动是隔岁期。

畴能扫之鸾尾帚,白兔捣药银蟾守。老子婆娑兴未阑,蜡光高张照尊酒。

慈云十咏 其三

明代 陶宗仪

一定千年与世忘,当时起塔谨安藏。如今试启云龛钥,爪发还应几许长。

次陆北岩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宗仪

庐外圭田二亩强,乡邻佣力为移秧。百年邻垄衣冠閟,一径楸梧雨露凉。

天地无情身老大,山林有分发苍浪。急流勇退人争羡,喜见春风日载阳。

万山遗叟以所作中秋重九二诗见示诸公和之已多勉强效颦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重阳佳节无风雨,倦客他乡忆水丘。采采黄花人送酒,迢迢碧汉雁横秋。

喜无败兴催租者,自有循溪荡楫舟。底用登高方是乐,嘉宾三两醉还休。

次韵曦讲师南仲牧閒园杂咏十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蒿藜非类便须锄,菜甲青青小雨初。更待明年春笋出,就林烧熟味如酥。

次天渊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风采飘飘若贯休,相逢犹忆在丹丘。多师逢阐三乘法,老我愁添两鬓秋。

薝卜清芬浮雅制,凤皇空翠落归舟。到鄞应是无多月,又向金陵赋远游。

和张宾旸西畴汎舟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宗仪

平畴积水欲成湖,未有良工写作图。晴日曈昽收宿霭,暖风和畅拂春芜。

绿杨红杏韶华丽,白舫青帘主客娱。老子放怀成痛饮,醉循归路日西晡。

送教谕沙允恭赴礼部试易经

明代 陶宗仪

袖行荐剡谒南宫,白鹤长鸣蕙帐空。花气春浓薰锦旆,柳丝风软拂青骢。

世承雨露诗书泽,笔补阴阳造化功。应试归来须一月,离筵劝酒莫匆匆。

题靖州卫陈指挥凌云堂

明代 陶宗仪

指麾训练渠阳卫,奕奕名堂结搆全。五彩奕飞昭武烈,八窗洞启树机权。

抛书草檄风生席,握槊谈兵月满天。他日论功须第一,凌云发轫上凌烟。

元日试笔次张泉民读书庄杂兴八首 其一

明代 陶宗仪

素履安吾分,深居去俗嫌。襟怀高莫儗,材力老逾添。

翰古兼行楷,经明法谨严。鹤书还赴陇,光耀起幽潜。

题双松独钓图

明代 陶宗仪

双松偃蹇水挼蓝,几叠遥山送碧岚。一叶钓舟轻似苇,短蓑烟雨老江南。

寄夏原舟时从军沈阳

明代 陶宗仪

分离忽两春,役役几艰辛。兵籍何时落,乡书此日真。

乾坤同是客,风雨正愁人。望断浑河远,萧萧白发新。

周万竹知绍兴府日其家梅花盛开西宾张林泉作诗寄之及简越上诸友因 ...

明代 陶宗仪

南枝向煖竞先开,何处人间有玉台。冰艳处臞浑好在,月香水影入诗来。

逋翁湖上清魂返,仙子罗浮小仗回。寄远慎毋多折却,使君调鼎待盐梅。

陶宗仪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2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