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王若水戴胜 其二

题王若水戴胜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片片疏翎列顶旗,娟娟文羽揽春辉。边庭大将能知汝,献捷封侯戴胜归。

诗人陶宗仪的古诗

题和靖观梅图

明代 陶宗仪

小朵遥岑隔翠漪,背笼衣袖立多时。暗香浮处催诗句,落叶昏黄分外奇。

代梅荅

明代 陶宗仪

向煖南枝趁早开,让渠独占百花魁。与时无竞缄春在,感子相思索笑来。

吹笛且休明月厎,煮茶宜傍白云隈。老予不比桃和杏,直要鼕鼕羯鼓催。

次林泉韵简云庄

明代 陶宗仪

慈亲堂上笑开颜,画舫归来落照间。一劄舫疏投柏府,诸郎迎候出林关。

风尘涉世情当适,鸥鸟忘机意自閒。开岁元宵无几日,入城好约看灯山。

庚午七月三日大风雨视丁卯岁为尤甚独松江若此他郡无有也

明代 陶宗仪

雨从朝起骤,风到夜深狂。仆屋摇坤轴,漫江遍海乡。

喜无秋旱暵,未卜岁丰荒。较彼前三载,而今势益强。

和董良史宪佥西郊草堂杂兴八首 其一

明代 陶宗仪

杏花春雨映溪堂,不异当年碎锦坊。重碧破除千万事,硬黄临写十三行。

枌榆夹道阴连屋,鱼鸟亲人水满塘。觅句有时成久立,草茵藉坐槿篱傍。

过顾城湖

明代 陶宗仪

昨行三塔崦,今过顾城湖。帆正风犹顺,程遥日渐晡。

碍船防断渚,收港认浮图。同往皆良友,羁情喜不孤。

次韵答张林泉五首 其一

明代 陶宗仪

忆昔交游各少年,君年八十愈昂然。幅巾短杖林和靖,斗酒长篇李谪仙。

修竹檐前香细细,落花风外影跹跹。有时饭罢无馀事,展席科头自在眠。

次天渊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陶宗仪

辞亲祝发已真休,孰肯将心忆故丘。禅榻肯炉从早夜,云筇雨笠几春秋。

朝廷制下催归籍,罗刹江横去买舟。公案参馀千七百,明年试罢复来游。

城市山林为孙子华赋

明代 陶宗仪

我家住近古城阴,随分生涯岂用心。佳菊移栽秋粲粲,修篁罗植昼森森。

沟池环匝泉源活,门巷幽閒径术深。祗为长年耽野趣,旁人都道是山林。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日亥时大行皇帝崩十六日皇太孙即位十八日 ...

明代 陶宗仪

先帝逍遥游碧落,神孙端拱坐明堂。九重统握乾坤大,万国恩沾雨露香。

动植飞潜滋德色,都俞吁咈庆明良。老臣舞抃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苍。

送何伯温还凤阳

明代 陶宗仪

索居濠水曲,岁月共悠悠。会面忽今日,怜君已白头。

关山来去路,风雨别离愁。溪上船催发,寒潮没远洲。

十月廿六日喜雪分韵得同字

明代 陶宗仪

今年方见雪,欢喜万人同。觥巨醅浮绿,窗明烛耀红。

煎茶移石鼎,理棹命溪童。黄竹何须赋,休祥兆岁丰。

慈云十咏 其二 庆云禅关

明代 陶宗仪

庆云五色照清溪,郁郁纷纷望远迷。第一禅关从此入,西头即是古招提。

和董良史宪佥西郊草堂杂兴八首 其五

明代 陶宗仪

日长双燕语深堂,树木参天枕簟凉。龙德木明今宇宙,犬牙相制古封疆。

人庞俗厚宜栖止,岁泰时康匪禬禳。我亦有家归未得,浙江东去路微茫。

乙丑十月廿八日得乡人林序班公辅寄声报舍弟梦臣没于道未知月日地 ...

明代 陶宗仪

白下相逢日,于今十二年。江湖俱老矣,风雨独凄然。

哀讣从人得,残躯为国捐。生儿多不育,身后竟谁传。

铙歌鼓吹曲二章 其二 旱既甚张君阐化也君积功累行有祷而天应之

明代 陶宗仪

旱既甚,金石流。苗恙槁,民烦忧。畴能祈天致天雨,曰惟张君验之屡。

雩坛长跪恭进词,黑札泫文启雷祖。闭阳纵阴理则然,叱电鞭霆一何武。

旸乌郁光祝融奔,渊龙起蛰商羊舞。甘泽及我私,里长驩娱击壤歌,至正厥功匪君谁。

题云庄耕隐图

明代 陶宗仪

乱云深处水回环,南亩无多屋数间。晓起一犁春雨足,夕阳牛角挂书还。

月下笛 赋落梅 以上景印元人十种诗本人南村

明代 陶宗仪

东阁诗悭,西湖梦残,好音难托。香消玉削。早孤标顿非昨。阿谁底事频横笛,不道是、江南摇落。向空阶闲砌,天寒日暮,病鹤轻啄。情薄。东风恶。试快觅飞琼,共翔寥廓。冰魂漠漠,谩怜金谷离索。有时巧缀双蛾绿,天做就、宫妆绰约。待一点脆圆成,须信和羹问却。

万山遗叟以所作中秋重九二诗见示诸公和之已多勉强效颦二首 其二

明代 陶宗仪

重阳佳节无风雨,倦客他乡忆水丘。采采黄花人送酒,迢迢碧汉雁横秋。

喜无败兴催租者,自有循溪荡楫舟。底用登高方是乐,嘉宾三两醉还休。

丙子元日次韵

明代 陶宗仪

帝车揭柄夜司寅,凤历颁年气象新。元日舒长开正始,东风扇煖逗阳春。

剡桃作版神如在,列炬为城迹已陈。笑把屠苏随后饮,南村我是老天民。

陶宗仪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2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