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奚元启举人会试

送奚元启举人会试

明代 童轩

青霄万仞步徐徐,经世文章锦不如。家学旧传田氏易,行囊新注伏生书。

月明野店闻鸡早,云冷关河见雁疏。此去大魁应有日,伫听雷震禹门初。

诗人童轩的古诗

和刘工部钦谟无题韵 其三

明代 童轩

钿合鸾钗昨尚存,几看新水化生盆。金鱼户钥花千点,玉虎丝牵月一痕。

斑竹暝烟思帝子,绿芜春雨怨王孙。愁来更上危楼望,江水悠悠也断魂。

予来滇南一载始得寄书人便书成特附四韵楮尾

明代 童轩

天涯薄宦苦相羁,回首西风又一期。住久苍头迎客惯,路遥黄耳到家迟。

人情尽似饥鸢竞,心事唯应倦鸟知。倚遍阑干意难写,夕阳孤角起高陴。

田舍杂咏五首为梅庄诸处士赋 其三

明代 童轩

不放渔舟觅水源,绕溪花竹自成村。青山遮断红尘路,只有诗僧日款门。

感寓 其五十一

明代 童轩

鸿荒世已远,王霸分二途。学术有诚伪,治迹殊隆污。

王道旷如天,荡荡不可模。霸图塞罅漏,反掌成驩虞。

吁嗟四三芋,请视狙公狙。

江行小景二首 其二

明代 童轩

浦口风回浪拍沙,天涯行客正思家。归舟疑是洪都晚,孤鹜低飞带落霞。

题梦萱卷

明代 童轩

朝望天际云,莫思堂上亲。子行正无寐,恻上伤我神。

江湖日以远,亲颜不可见。回看身上衣,空悲手中线。

昨梦到北堂,堂前树萱草。秋风忽披拂,颜色宁复好。

觉来坐蓬窗,忧心耿难忘。月明吊孤影,涕下沾衣裳。

凤西草堂一首为邹义官赋

明代 童轩

清隐台西地位奇,四时佳趣自相宜。秋风萝蔓垂茅屋,春水桃花近竹篱。

劝客小姬歌白苧,遣怀新句写乌丝。相过况有知音在,不用黄金铸子期。

感寓 其三十九

明代 童轩

昔云遗寿耇,稽谋无自天。如何鲐背者,徒抱犬马年。

贾生洛阳少,叔度汉室贤。高风洒六合,古今无间言。

滇南即事 其二

明代 童轩

谩说滇南俗,人民半杂夷。管弦春社早,灯火夜街迟。

问岁占鸡骨,禳凶瘗虎皮。輶车巡历处,时听语侏离。

仓首谣

明代 童轩

太仓有粟崇如京,太仓群鼠穴为营。群鼠穴仓得所凭,旧谷既没新谷升。

大者如狐小者豚,累累白昼兼人行。群翻聚齧巧斗声,狸奴坐视不敢惊。

君不见三秋无雨禾稻枯,遑遑菜色愁田夫。仓中有粟官不发,县吏打门犹索租。

老羸旦夕且沟壑,群鼠饱食人所无。于虖群鼠汝勿喜,会有张汤来磔汝。

春日卧病柬高仲显一首

明代 童轩

红桃始破颜,绿杨已堪把。想应城南道,日日多车马。

荅丁凤仪仍次来韵

明代 童轩

一官多病故交疏,远道劳君问起居。敝帚道金空自许,短檠二尺竟谁如。

颇因吟苦嫌诗债,长愧时清乏谏书。郭隗台前重回首,数行春树正愁予。

感寓 其五十

明代 童轩

为政莫若猛,有德斯以宽。火烈望之畏,水以民玩焉。

宁知一念慈,流祸不可旋。萑苻盗群起,尽刈犹草菅。

猛宽贵相济,至哉宣父言。

松云轩为陶希文先生题

明代 童轩

当轩植长松,苍翠堕寒玉。风吹白云来,就我檐端宿。

我昔挟策去,排云叫天扉。胸中一万字,五色云锦辉。

当时一出真堪重,直欲擎天架梁栋。何知匠石匪奇工,缩手旁观不能用。

归来巢云入云中,翩然解组凌飞鸿。风流酷似孟夫子,孤高不减庐山翁。

朝看松上云,暮抚云下松。云开绝壁倚翠色,蜿蜒千尺蟠虬龙。

怡情爱此云松好,金粉堆香晴不扫。怒涛翻壑泻长空,老鹤一声山月小。

此时抱云松下眠,红尘不到心悠然。梦回散发一长啸但见,白云万顷秋无边。

君不见长安重桃李,卖松入市难求利。又不见孤云离海东,漠漠还山寻旧踪。

云飞无心任舒卷,松劲有节欺霜风。悠扬不学肤寸合,偃蹇岂与群芳同。

长材辜负廊庙器,大志蹉跎霖雨功。白衣苍狗自千变,何年十八君为公。

感寓 其五十七

明代 童轩

养志必忘形,重义乃轻利。为问贤者谁,曾子昔居卫。

正冠绝尘缨,捉衿露双臂。曳屣一高歌,商声满天地。

读史十首 其三 蔺相如

明代 童轩

事大从来贵息争,区区何用胜秦名。不知酝出长平祻,尤说当时击缶声。

湖口夜泊

明代 童轩

江水汇为泽,瀰漫深万丈。山寺晚钟鸣,湖心明月上。

滇南即事 其四

明代 童轩

老稚毡为服,侏离语更哗。汤池皆可浴,石鼓不堪挝。

土产饶山锡,官租半海

止言

明代 童轩

世方喧利口,聒聒了不休。圣教贵无言,之汝欲何求。

吾观夸毗子,肤险良可羞。大易著明训,括囊无怨尤。

一榻清声墨竹二首为刘司勋先生题 其一

明代 童轩

洒出金壶玉两枝,楚云湘水不胜奇。岁寒劲节谁能识,凭仗清风是故知。

童轩

童轩

(1425—1498) 明江西鄱阳人,字士昂。工书能诗。景泰二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成化时,以户科都给事中入川镇压赵铎起事,还言欲息盗贼必先去贪官、均科差。累进右副都御史提督松潘军务。弘治中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有《清风亭稿》、《枕肱集》、《梦征录》。► 29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