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安中
芸馆修篁静绝尘,渭川那足比封君。清阴密覆林间石,翠色寒摇水底云。
风好知从宫扇动,茶香宜入御瓯分。裴回永昼人沾醉,归踏青青径草薰。
临江仙·凤拨鵾弦鸣夜永
试院作
身入儒宫作抱关,不妨文史暂偷闲。秋阳皦皦天新雨,晚吹骚骚木落山。
士子便应矜两监,吾侪未合老三间。孝廉同岁真同道,对幕哦诗断往还。
夜登天王台
月色镕银烂不收,萧然风露欲中秋。天河澄淡星芒小,云海溟濛夜气浮。
台影迥无群木碍,琴声清入素商流。高吟此地容吾和,长啸西山想独游。
六花冬词 其五 迎春口号
年年节物欲争新。玉颊朱颜一笑频。勾引东凤到池馆,春前花发自迎春。
登丰乐楼
日边高拥瑞云深,万井喧阗正下临。金碧楼台虽禁籞,烟霞岩洞却山林。
巍然而适构千龄运,仰止常倾四海心。此地去天真尺五,九霄歧路不容寻。
次韵梁跂道游苑氏园 其二
渊明归侣独庞通,坐客何人对孔融。莺燕不惊贤者乐,蕙兰争泛快哉风。
斑衣人在飘香外,彩笔诗成徒步中。和语不工缘窘陋,腐儒家巷草蒙戎。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六
枕玉袅蹄琢,簟波人字流。冰瓮贮清泚,意境已生秋。
睡馀弄徽轸,山高水幽幽。试作文王操,若人还见不。
安阳好 其六
安阳好,负郭相君园。绿野移春花自老,平泉醒酒石空存。
月馆对风轩。
人选胜,幽径破苔痕。拥砌翠筠侵坐冷,穿亭玉溜落池喧。
归意黯重门。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三
学道办何等,日用四时行。梦寻汤饼到,风入茶瓯生。
忘机心坦坦,诣理言平平。谁同坐清夜,笼灯对微明。
直舍有书 其二
林低野阔暝烟浮,似与幽人耳目谋。邂逅前身溧阳尉,欲将半俸博冥搜。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
身入月光重示定,诸香水海静收澜。便令彼岸崎岖到,已落初寮季孟间。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二
宿昔未闻道,十年醉幽读。睥睨天壤间,万事真破竹。
今来知自笑,逢场罢竿木。犹馀劝缘心,留宾与更仆。
临江仙(贺州刘帅忠家隔帘听琵琶)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
徵招调中腔(天宁节)
浣溪沙(柳州作)
题颜持约画四小景 桂岭秋晴
海市当寒可出,岳云正雨犹开。故捲黄茅障尽,为飞碧玉簪来。
汪廷俊以诗送蒲笋次韵答三首 其三
少陵惆怅渚蒲纤,赤米何妨对白盐。枯槁自怜还自许,长斋犹有舌根甜。
次韵赵承之赴穆清殿秋宴
楼殿云端拥万灵,新规重构帝居成。彤庭规雾乾坤静,玉座中天斗极明。
宣劝声传龙尾迥,醉归尘逐马蹄轻。小儒未预金闺籍,广乐因风耳屡倾。
同名诗
蜀客更名缘好尚,汉臣书姓为同官。孟公臣合名惊座,子夏尤宜便小冠。
益号文章缘两李,翃书制诰有诸韩。二元各臣分南北,付与时人子细看。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破子清平乐
和御制白莲诗 其一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四
小重山(汤)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 其七
赵圣符权涟水军使按周立事且去犹闻上乞不赦为作长句
重游全福留题罗宏信手种柏 其二
春日馆中即事五首 其二
次韵赵承之九日出郊
郊行感兴
鹧鸪天(百官传宣)
重游全福留题罗宏信手种柏 其一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九
澶签宗室伯言见寄为次韵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其一
黎阳道中
题颜持约画四小景 荔浦久阴
用大名诸公唱和韵送别少逸 其三
水龙吟·魏台长乐坊西
木兰花(送耿太尉赴阙)
徵招调中腔/徵招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七
安阳好 其一 口号
北山移文哨遍
进和御制艮岳曲宴诗
安阳好(九之三)
一落索·欲访瑶台蓬岛
进和御制喜雪诗 其二
六花冬词 其一 长春花口号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 其二
清平乐(和晁倅)
卜算子(柳州作)
长句送以道既辱和答而夏传圣诗亦用此韵以道复和一篇篇末颇及少逸 ...
次韵梁跂道游苑氏园 其一
进和御制喜雪诗 其一
二月四日见小桃
卜算子(往道山道中作)
安阳好(九之八)
一落索(送王伯绍帅庆)
厚之将试三卫有诗谢人送蒲萄为次韵
小重山(相州荣归池上作)
次韵和彭少逸送晁以道
进和御制上巳锡宴诗
菩萨蛮(寄赵伯山四首)
安阳好(九之七)
次韵李达之冬日自纪二首 其一
临江仙 贺州刘帅忠家隔帘听琵琶
进和御制幸池诗
乙巳岁喜雪御筵即席和御制诗
进和御制幸太学秘书省诗
安阳好(九之九)
次韵震子磐送糟蟹 其一
安阳好(九之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