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安中
海市当寒可出,岳云正雨犹开。故捲黄茅障尽,为飞碧玉簪来。
题颜持约画四小景 梅村欲晓
暗射霏霏逆鼻,荒鸡喔喔号村。万里客行憀慄,玉颜破雾相温。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五
玫瑰红被径,薜荔绿走墙。风埃林籁起,中有楸花香。
纬萧隔云雾,乌鸦自回翔。听下辘轳声,心与古井凉。
进和御制芸馆二诗 其二
芸馆修篁静绝尘,渭川那足比封君。清阴密覆林间石,翠色寒摇水底云。
风好知从宫扇动,茶香宜入御瓯分。裴回永昼人沾醉,归踏青青径草薰。
玉蝴蝶·御水毂纹风皱
临江仙·凤拨鵾弦鸣夜永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其一
深居足移气,熏炉坐晨兴。春来独何觉,汤饼梦腾腾。
永怀山中人,遣花破寒冰。一枝便有馀,经眼知吾曾。
和御制白莲诗 其一
十丈层檐日脚留,香风吹滟曲江秋。石梁架海三山近,玉井移莲八月稠。
白雪高盘初缕鲙,青天露坐晚临流。夹城飞观烟云合,端觉身从物外游。
安阳好(有口号·九之一)
贻梁东卿激
结发抱奇趣,被褐深自珍。空肠贮明月,坐自千载人。
长饥为驱出,宦游古河滨。侵寻簿领书,陆海纵埃尘。
深迷谁复见,无闷日湮沦。使车重皇眷,宾从实要津。
平生相与昧,数面辄成亲。如何冰霜别,邂逅梅柳春。
我来闭空馆,公归柅轻轮。咫尺不得语,寤叹良苦辛。
汪廷俊以诗送蒲笋次韵答三首 其一
刺水森森露碧纤,宰烹端为厌齑盐。政须留衬双轮软,未用来供一饷甜。
澶签宗室伯言见寄为次韵
宾客风流追七子,宗支文物笑诸郎。青藜吹烛书编乱,古锦作囊诗卷长。
禅钵芋羹聊得共,寿杯酥酒故催忙。秪今霜雪休车马,谁对熏炉语夜堂。
六花冬词 其一 长春花口号
露桃烟杏逐年新。回首东风迹已陈。顷刻开花公莫爱,四时俱好是长春。
北山移文哨遍
江神子 韦城道中寄李祖武、翟淳老
荷花遮水水漫溪。柳低垂。乱蝉嘶。舍辔何妨,临水照征衣。
一扇香风摇不尽,人念远,意凄迷。
骑鲸仙子已相知。数归期。赋新诗。更想翟公,门外雀罗稀。
陶令此襟尘几许,聊欲向,北窗披。
题颜持约画四小景 梧山暮雪
一白空迷浩淼,万卷却立孱颜。北渚曾游帝子,南巡更忆虞鳏。
试院对月
我行无町畦,忽逐春波起。平明发邺城,暮宿清河涘。
谯楼唱晚静,驿树惊飙驭。亭亭华月上,熠熠繁星委。
含晖穿幔翠,度影入窗绮。悲来兴视夜,空庭纵幽履。
飘如浮海仙,飞步不濡水。
安阳好(九之六)
安阳好(九之二)
临江仙 贺州刘帅忠家隔帘听琵琶
凤拨鹍弦鸣夜永,直疑人在浔阳。轻云薄雾隔新妆。
但闻儿女语,倏忽变轩昂。
且看金泥花那面,指痕微印红桑。几多馀暖与真香。
移船犹自可,卷箔又何妨。
戒坛院东坡枯木张嘉夫妙墨童子告以僧不在不可见作此示
雪里壁间枯木枝,东坡戏作无声诗。霅川谪仙亦豪放,酒阑为吐云烟词。
相传秀色绝今古,正如四月出盆丝。老僧遮护不许见,敲门游客遭慢欺。
我来拟看亦乘兴,兴尽却还君不嗤。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徵招调中腔/徵招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 ...
临江仙(贺州刘帅忠家隔帘听琵琶)
答钱和父市易
进和御制幸太学秘书省诗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其八
水龙吟 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
次韵和彭少逸送晁以道
第二子赴河间诗人皆作诗送行读赵婿辟疆诗为次韵
用大名诸公唱和韵送别少逸 其二
次韵震子磐送糟蟹 其四
次韵题李公休辋川图
进和御制艮岳曲宴诗
小重山(相州荣归池上作)
一落索(送王伯绍帅庆)
重和春宴口号
六花冬词 其六 小桃口号
次韵李厚之秋日即事
临江仙(和梁才甫茶词)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十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 其二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其四
水龙吟(游御河并过压沙寺作)
春怀赋得冰雪莺来晚春寒花较迟十字 其九
次秦夷行观老杜画像韵
游峰山院
题普通院
汪廷俊以诗送蒲笋次韵答三首 其三
艮岳进和御制二诗 其一
望法华山怀慈上人
重游全福留题罗宏信手种柏 其二
刘无损欲书十扇以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句作韵 其三
用大名诸公唱和韵送别少逸 其三
以魏花两枝送梁才甫花不甚大作二诗解嘲 其二
直舍有书 其二
进和圣制元夕诗
朵楼侍宴
一落索·欲访瑶台蓬岛
菩萨蛮(六军阅罢,犒饮兵将官)
题陈去非王摩诘嘉陵图
崇宁寺诗
破子清平乐
进和御制上巳锡宴诗
颜夷仲欲赴蓝田丞而郓帅移雍姻家或当避读夷仲诗为和第二篇此次退 ...
用大名诸公唱和韵送别少逸 其四
用大名诸公唱和韵送别少逸 其一
安阳好(九之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