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为隼儿娶妇承程舍人周量惠以雅什赋此奉答并呈芝五震生

为隼儿娶妇承程舍人周量惠以雅什赋此奉答并呈芝五震生

明代 王邦畿

流水桃花大海东,明星灿灿竹灯红。礼仪岂为贫家设,诗句多承贵客工。

稚齿昨朝初及长,壮怀今日已成翁。聪明无事频妆减,不听阳春耳便聋。

诗人王邦畿的古诗

杂词 其三

明代 王邦畿

万里晴空月满天,高楼何处见秋烟。琉璃光透黄金世,罗绮轻飘白玉仙。

凤曲昔时曾有约,雁书今夜若为传。天台有路垂垂近,共道红桃绿柳边。

游仙词 其十六

明代 王邦畿

白玉精神赤玉颜,早云出去暮云还。神仙不绝人间世,多在名山大泽间。

丁亥初春重游甘竹中途留宿岑六

明代 王邦畿

涉草露犹湿,开林风尚寒。依然前日路,春色不同看。

隔岸江声远,荒村夕照残。忙投故人宿,沽酒暂为欢。

惆怅 其八

明代 王邦畿

旭云晴日影曈曈,竹恨花缘梦未终。香破恨窗来茉莉,红销银浦没芙蓉。

河洲六载才逢吉,雷泽当年已兆凶。岂谓佳人难再得,哀知无益罢无从。

酬和公芝五宿灵洲寺见怀病中

明代 王邦畿

禅栖林影在虚空,佛火如星浪里红。百八火钟开鬼国,二时潮鼓报鲛宫。

鹤移高树惊生客,月起前山忆病翁。此夜老龙曾不寐,听君吟咏水声中。

送俞掌天还浙次刘语石韵

明代 王邦畿

谁忍佳吟此日诗,客亭西畔草离离。与君亭聚无多日,良友难为遽别时。

拟到山川留后会,约归鸿雁恐愆期。武林烟月罗浮梦,白白分为两地思。

枇杷子

明代 王邦畿

枇杷子熟柚花香,游子东风欲断肠。溪上有云谁可渡,数声啼鸟在斜阳。

溪女

明代 王邦畿

十里晴云霭绿烟,桃花红绽落梅边。隔溪浣女时相谑,道是今年胜去年。

人日社集 其五

明代 王邦畿

酒筵欲罢蜡红催,例不成诗不许回。携得一双金橘子,袖中无计放将来。

海市歌

明代 王邦畿

虹蜺驾海海市开,海人骑马海市来。白玉人阁黄金台,以宝易宝不易财。

骊龙之珠大于斗,透彻光芒悬马首。若将海宝掷人间,小者亦能亡桀纣。

海市市人非世人,东风皎洁梨花春。海市人服非世服,龙文象眼鲛绡幅。

海市人事非世事,至宝不妨轻相示。市翁之老不知年,提篮直立海市前。

篮中鸡子如日紫,要换市姑真龙子。龙子入海云雨兴,九州之大无炎蒸。

冬朝访谢氏园林时主人未起留题壁间

明代 王邦畿

积雨解重霄,行寻趁蚤朝。寒林爱初日,扶杖过危桥。

梅影无遗叶,溪流有剩潮。向南亭子上,高挂道人瓢。

秋夜宿张过庵宅兼怀陆舍人

明代 王邦畿

严城吹画角,明月照高旻。何幸当吾世,犹能见此人。

文章原性命,朋友亦天伦。酌酒欢今夕,怀君情更真。

有怀周还梅

明代 王邦畿

春风送别大江边,烈火桃花照客船。海屋火云辞鹤去,石堂明月向人圆。

远山缥缈青无影,近水汪洋白有烟。怅望遥天秋雁断,一书三载不曾传。

明珠曲

明代 王邦畿

大海明珠得最难,白云渺渺水漫漫。山川至宝多灵秘,不世佳人奉一丸。

卧病西林闻警有赋

明代 王邦畿

离乱家何在,忧时病转亲。一身泊异县,八口寄同人。

支夜惟高枕,闻钟亦怆神。严城明月里,独对野塘春。

游仙词 其三

明代 王邦畿

池藕生花月满圆,遥闻天乐宴诸仙。彤墀玉女皆朝立,王母新开第九筵。

刻烛行

明代 王邦畿

刻烛嘱莫速,刻烛速尔嘱。尔停嘉尔淑,尔速詈尔毒。

毒莫毒乎文人文,一褒一贬能杀人。淑莫淑乎文人心,一哀一乐任天真。

真伪不难欺幽独,幽独反难欺此烛。天下无心有心毒,天下有心无心淑。

两心相对笑嬉嬉,绛纱笼著珊瑚枝。千年黑漆光离离,中有真人戴金冠,披紫衣。

端坐日月光华里,不知出在何时,驰驱四座发妙思。

语塞眦裂竖两眉,约束如大将行师。三令五申,斩头馘耳,日中为期。

疾风骤雨笔淋漓,怒雷霹雳电奔驰。诗成烛在不烛詈,詈烛嘉烛烛不知。

朗诵一遍烛听之,深夜诗成不可读,寒风易动鬼神哭。

马行海,舟行陆。截竹截竹阴阳六,茧丝不抽明朝续。

罗浮蝴蝶歌

明代 王邦畿

罗浮蝴蝶翼如箕,彩云晴日向天飞。锦光金色相离披,盛世文章仙人姿。

蝴蝶双飞如凤皇,仙人骑入道士房。房中诞育凤皇子,四百山头山气紫。

当日仙人是甚人,王孙帝女秦楼春。

哭梁同庵

明代 王邦畿

久病知难起,凶闻忽远来。情从今夕阙,语向此心该。

去住同圆月,江山独上台。何如此人死,尘世总堪哀。

秋九咏 其四 秋灯

明代 王邦畿

远山疏影豆茅茨,白石漫漫客子悲。落叶欲分煎茗火,残更裁得寄僧诗。

寒窗十载醒人梦,暗泪三年许尔知。北地故人应有信,好花恰结雁来时。

王邦畿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19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