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邦畿
一片芳魂定不迷,幽冥之事渺无稽。玉坛荐籍行朝北,金像弹经跪向西。
皎皎月华犹未满,青青柳叶几曾齐。终朝不断杯中物,欲把兹怀醉不题。
江城三月曲 其一
渺渺江云欲雨天,一溪遥在白云边。东风日暮频相望,流水春深未满田。
明珠曲
大海明珠得最难,白云渺渺水漫漫。山川至宝多灵秘,不世佳人奉一丸。
留别曾自昭徐圣甫
天光村鸟鸣,客子动归情。海月终辞夜,山云尚在楹。
殷勤图后会,勉强就前程。珍重同窗友,劳生亦太轻。
春灯曲 其三
暖风初入海棠枝,薄锦轻罗未尽宜。明月正中花气湿,并肩疑是怯寒时。
怀魏礼
昨冬归去今春信,言是端阳入楚山。吟取荆州旧时事,洞庭秋尽客应还。
集海幢酬张青雕舍人
竹竿袅袅布翻翻,卤莽平冈草气繁。僻寺莽临天使贵,野人益信法王尊。
近探地脉通全海,远爱山形露断垣。叨说南宗称极盛,南宗惟有此宗存。
席上有赠呈芝五
台上莺声台下听,截然诸乐一时停。只因郎在歌偏误,不怕人知眼屡青。
当众故开题赠扇,疑人时隐绣花屏。定情岂必烦盟约,醉不逢君意不醒。
随诸公侍食方丈
山叶乾残腊,溪潮歇暮烟。法王念寒夜,赐食明灯前。
洗钵石桥下,风炉竹院边。寻常今夕意,容易世人传。
罗浮蝴蝶歌
罗浮蝴蝶翼如箕,彩云晴日向天飞。锦光金色相离披,盛世文章仙人姿。
蝴蝶双飞如凤皇,仙人骑入道士房。房中诞育凤皇子,四百山头山气紫。
当日仙人是甚人,王孙帝女秦楼春。
眼热
成仙真不易,无病且将难。近得眼中热,知为火在肝。
市分桃核散,人惠菊花乾。只着关门坐,唏嘘静五官。
惆怅 其七
天阶雨绝净无尘,历历明星高照人。白鹤不传沧海信,彩鸾空舞锦城春。
秦楼落月犹疑帝,落浦回风若有神。同是昨宵杨柳影,昨宵欢喜此宵颦。
八月十五夜玩月 其二
当头明月任人看,此夜嫦娥也不寒。宝塔佛空金世界,霓裳人倚玉栏杆。
山河有影归魂魄,冰雪成灵入肺肝。万里管弦专一夕,鸣鸡三叠未曾阑。
戊子歌
岁维戊子,月建乙卯。饥谨为灾,多食不饱。当胃腕间,如虚若燥。
小妇不量,多病又恼。薪贵于玉,人贱于畜。一豕万钱,一妾斗粟。
见于陌者,藤行肿足。路有死人,白茅不束。濯濯者山,明星粲粲。
吁嗟广厦,雕梁析爨。鸠居鹊巢,主人鼠窜。不能鼠窜,朝夕供飧。
虽则供飧,犹怒不繁。束刀入市,夺民之食。驾言行迈,掳民供役。
千里不饭,中道绝息。娥娥者妆,罗列成行。几微失意,饮剑以亡。
或挞未死,逐出路傍。见者吞泣,不敢匿藏。莫高匪山,莫卑匪履。
行行行行,必有终止。民之憔悴,莫甚于此。哀哀苍天,乱何时已。
客中呈苏元易并示隼儿
草生堂砌烟皆绿,梅借晴光色自增。长路借行怜稚子,旅怀同住喜良朋。
十年屏迹同圆月,此夜寒斋共一灯。西望越云最高处,名山惭愧未能登。
赠祖印上人
茅庵城外附西偏,稍远人家好习禅。不敢遨游惟母在,绝灵方术得师传。
胸中俗事皆无著,遇处文人便有缘。寻访十朝才一见,近来多过隔江船。
送李维生寄陈活残
参差杨柳海傍边,矮屋门开地势偏。相去路程无百里,不通书信有三年。
燕归旧垒惊初定,鹤匝高林惯不迁。今日送君倍怀想,江城愁绪幸声传。
惆怅 其九
苦役行
昔日苦征役,乃是耳闻之。今日苦征役,乃是亲见之。
昔时役苦犹可闻,今时役苦不可陈。陈之不能罄苦辛,陈之有耳不汝闻。
陈之又恐长吏嗔,人宁犯虎勿犯吏。猛虎杀人人立死,长吏杀人不得死。
上悬于天,下踏实地。长吏徵夫直入庭,长吏徵夫不容停。
一户一月凡三徵,二户男成丁一丁。上写年岁五十零,紫膛面色今黄青。
脚气浮肿心不宁,只得出门赴王程。回头低向役妇陈,十家为甲五为邻。
不得脱身,不敢脱身,恐贻汝祸并他人。前日畜鸡畜至今,乡秤曾秤重两觔。
卖之可得银六分,此鸡与汝办米薪。薪难妇采,役难夫代。
哀哉先哲言,难保谁在谁不在。
人日社集 其三
云霞初艳正开帘,春兴浓将社事严。就日命题皆一样,阄分各体自家拈。
送人游西湖
欲往西湖未暇身,风光辜负少年春。三城渡口梅花发,两眼睁睁只送人。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198篇诗文
送尹右民北上
海天谣
丙申长至重游端水
日中
春灯曲 其九
辟兵符歌
送杨仪部
庚寅冬夜宿诃林
游仙词 其六
光阴
游仙词 其十一
题画呈梁观
送刘见颙海宪还楚
拥被
采茶歌
春已去
次韵酬陈大见寄
藏经楼上作 其一
杂词 其三
寄呈楚督何阁部
冬朝访谢氏园林时主人未起留题壁间
雨中书情
赠张穆之 其一
游仙词 其三
对琴
燕台怀古
与慕真轩主人
游仙词 其十六
寄袁特丘总宪
住庵
送魏和公 其一
杂词 其二
道经江门登舟访万明府时省秋郊外赋此寄之
惆怅 其六
积雨自公至因询眉上人近况
杂词 其六
巫女
送慧清上人往天童
集自公房 其二
人日社集 其四
对影
宫人入道 其三
秋九咏 其五 奉酬钱牧斋宗伯
铁冠图
春灯曲 其四
哭梁同庵
与曾师度
葵叶扇歌
送俞掌天还浙次刘语石韵
与梁文桂乞酒
杂词 其七
赋得蝉声
海云寺咏木棉花
寄朱彝尊
游仙词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