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 :王褒
七条开早陌,五里暗朝氛。带楼疑海气,含盖似浮云。
方从河水上,预奉绿图文。
过九江二绝似同舟诸游好 其二
层峰断岸见涵城,风景依稀灞上营。最恨春来长是客,新莺细柳不胜情。
题秋林泉石图
高林颇深䆳,远洲亦萦纡。风景一何异,中萦贤者庐。
阳崖落日明,阴涧浮云虚。耕野见秋火,扣舷闻夜渔。
朅来尘网中,机务日相拘。念兹膏肓疾,愧彼泉石图。
抱拙谢簪绂,养素宜琴书。俯仰天宇宽,所乐恒萦馀。
别王都官诗
连翩悯流客,凄怆惜离群。东西御沟水,南北会稽云。
河桥两堤绝,横歧数路分。山川遥不见,怀袖远相闻。
山池落照诗
竹馆掩荆扉,池光晦晚晖。孤舟隐荷出,轻棹染苔归。
浴禽时侣窜,惊羽忽单飞。
陈主簿稔过宿赋答
君门已许解朝衣,此后相期过竹扉。池上青山留客醉,郢中白雪和人稀。
雨晴閒馆花空落,月上层城鸟倦飞。明日独怀乘兴地,不堪愁思更依依。
高句丽
萧萧易水生波,燕赵佳人自多。倾杯覆碗漼漼,垂手奋袖婆娑。
不惜黄金散尽,只畏白日蹉跎。
赠周处士诗
我行无岁月,征马屡盘桓。崤曲三危岨,关盘九折难。犹持汉使节,尚服楚臣冠。巢禽疑上幕,惊羽畏虚弹。飞蓬去不已,客思渐无端。壮志与时歇,生年随事阑。百龄悲促命,数刻念馀欢。云生陇坻黑,桑疏蓟北寒。鸟道无蹊径,清汉有波澜。思君化羽翮,要我铸金丹。
题高安朱少尹莆山书舍
林下横门隔断桥,溪边草径入云遥。青山绿树知多少,谁道书声到市朝。
南昌章叔明溪隐
冥心压尘鞅,遁迹清溪流。竹下坐垂钓,柳边繫孤舟。
野径入沙际,到门有白鸥。夏雨夜来过,微茫望沧洲。
取醉倒浊醪,茅斋日淹留。长歌沧浪曲,讵为名利谋。
机杼隔篱落,牛羊下林丘。衣食聊自足,安命复何求。
圣孝瑞应诗
扶桑倒影挂灵谷,缁衣翩翩下天竺。银潢衣里涵轻春,遥见真人调玉烛。
法王楼阁中天开,宝幢斜倚琼瑶台。回头笑指祗园树,昨日恒河沙上来。
九重垂拱羹墙面,卷却龙章向深殿。鼎湖烟雨泣乌弓,汉宫兰膏掩妆扇。
璧月玲珑雕玉帘,佛筵挂影夜纤纤。祥光衣丈照贝叶,天花五采垂层檐。
梵音衣口海潮小,三十六宫管弦绕。松枝膏露甘可飧,覆地瑞云兜率晓。
大孝曾闻四海歌,慈航西驾沧溟波。又闻嵩山衣岁祝,龟书马画清时多。
熙熙化日长如昨,十五阶蓂生复落。康衢黄发笑自如,何事流沙寻极乐。
送陈德刚归莆
近得钟王法,才华世共称。剑锋看舞女,笔阵笑狂僧。
散帙花前席,鸣琴竹里灯。石渠成远别,白下酒如渑。
和张侍中看射诗
上林冬狩返,回中讲射归。还登宣曲观,更射黄山围。
严冬桑柘惨,寒霜马骑肥。绁卢随兔起,高鹰接雉飞。
独嗟来远客,辛苦倦边衣。
送王界善首座还莆
远公京国久,飞锡日边还。双树行时见,三花坐处攀。
浮杯沧海度,定室白云关。何日辞轩冕,来寻物外閒。
别陆子云诗
解缆出南浦,征棹且凌晨。还看分手处,唯馀送别人。
中流摇盖影,边江落骑尘。平湖开曙日,细柳发新春。
沧波不可望,行云聊共因。
奉和赵王隐士诗
凫鹄均长短,鹏鴳共逍遥。清襟蕴秀气,虚席满风飙。
断弦惟续葛,独酌止倾瓢。菖蒲九重节,桑薪七过烧。
始发宿亭诗
送人亭上别,被马枥中嘶。漠漠村烟起,离离岭树齐。
落星侵晓没,残月半山低。
养蔬四首为汉府教授王先生作 其三
云生花里径,雨泛竹边渠。积水收菰米,编篱护土酥。
堪嗟漆园马,谁忆季鹰鲈。王业豳风旧,殷勤叙断壶。
送匡行人显回京师
儒冠岁月易蹉跎,孤馆相看奈别何。匡裕栖迟名独盛,王猷落魄兴偏多。
流莺高树双壶送,积雨长江一棹过。自笑烟波为客久,阳关休向醉中歌。
九怀 其二 通路
天门兮
送教谕陈廷杰归湖口
腊月江头送季方,北山飞雪扑离觞。匡庐树影吟边近,彭蠡江声梦里长。
晚岁重瞻尧日月,清时独擅汉文章。春来多少南归翼,毋惜题缄寄玉堂。
王褒
王褒(前90年—前51年),蜀资中(今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昆仑乡墨池坝)人。西汉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与扬雄并称“渊云”。王褒一生留下《洞箫赋》等辞赋16篇、《桐柏真人王君外传》 1卷,明末收集有《王谏议集》11篇。► 84篇诗文
咏雾应诏诗
送观宁侯葬诗
养蔬四首为汉府教授王先生作 其四
弹棋诗
九日从驾诗
和从弟佑山家诗二首 其一
入关故人别诗
古洞閒云歌为莆田笑庭欣上人赋
陈坤奇耕读轩
送别裴仪同诗
和从弟佑山家诗二首 其二
送湘乡令王子材
中秋文闱宴集
九怀 其五 尊嘉
明君词
雨中斋居寄倪烱
养蔬四首为汉府教授王先生作 其二
赠道士陈清隐
梦作
题刘仪部山水图二首 其一
送无为知州邹以信
题王振之思亲卷
送陈生温陵省亲
入朝守门开诗
挽云窝林处士
送张指挥
次郑校书左掖闻莺之作
攸县周克己交翠轩
咏月赠人诗
养蔬四首为汉府教授王先生作 其一
题李将军麓峰读书处
过藏矜道馆诗
题南康翁教授匡山读书处
九怀 其四 昭世
题陆有孚山水图
题边汝贤素庵
题雪景图
和庾司水修渭桥诗
和殷廷尉岁暮诗
送曾太守之官
刑部鲁员外富春山读书处
湖南田舍为上虞沈庭圭题二首 其二
送僧还莆田
九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