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李本修荣赠卷

题李本修荣赠卷

明代 王缜

燕京兆判荆州彦,玉壶秋湛朱弦练。出入经营凡几年,政成事治民称便。

一朝天子旌循良,恩被双亲已显扬。龙函紫诏昭文彩,堂封宿草顿生光。

到头事业得如此,子职不亏臣职理。天高地阔终无穷,日夜东流江汉水。

诗人王缜的古诗

送钱伯瑞之庆远通判次伦伯畴内翰韵伯瑞读春秋颇有名

明代 王缜

水满长江减石鳞,故教风雨驻征轮。一经断例归公传,半刺先声动海垠。

轩驾行春荒陇熟,麾旄飏日彩衣新。休论地僻天阶远,兰蕙深山自是芬。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 ...

明代 王缜

十载相逢一辴然,德星遥报聚群贤。谁愁白发三千丈,自信浮槎八月天。

诗到豪来轻纵手,酒从乐处浪呼拳。今朝诗酒总长醉,不问卢王孰后先。

斋居对雪走笔次韵答清溪赵司寇兼柬王与时胡伯珩黄伯固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九天一色风云起,嘉靖新正气象奇。脉脉满空花斗巧,微微六出竹先知。

浅斟自信无缘分,泰运同符有擛蓍。兀坐炉香心亦静,闲听更漏夜迟迟。

次韵陈秉衡宪副致政

明代 王缜

一径烟霞护鹤田,满川花柳荫渔船。人间万事此真乐,天外孤鸿翼自翩。

宦海澹于浮海兴,月山高并华山眠。行藏直要关风化,不是寻常漫乞年。

送王道言少参之江西次工科林粹夫韵

明代 王缜

十年青琐附龙鳞,直道无求任屈伸。风采道端谁是伴,英豪公论有斯人。

江湖荡漾凭孤棹,岩谷穷寒借早春。此去不须愁远别,赐环消息果然真。

次韵酬衢州太守沈良臣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隔年一见北双金,尽放虚怀酒盏深。山好故萦留别意,滩忙聊滞欲归心。

枫庭王命何能缓,梓里亲恩未可禁。闻说南河河水浅,欲攀箕尾借商霖。

送湖东陈君游京师归江西

明代 王缜

溟溟二气何磅礴,瞰观天地乃郛郭。伊谁观骛溯寥廓,振翮驰骋脱尘壳。

我闻湖东有居客,襟神逸宕无涯略。胸中似藏千万壑,烟雨观飞星斗落。

平生不愿离蔬屩,平生祇爱江山乐。百丈朝经彭蠡泽,短蓬夜渡金陵泊。

踏遍江南湖海窄,直望神州神恩扩。九重宫阙联花萼,百二山河蹲虎鹗。

玉箫翠管争和作,金章紫绶相历录。斜倚东风醉落魄,何必欲跨扬州鹤。

一夜西风吹绣幕,游人绿駬嘶金络。祖帐琼浆仍满酌,牙签锦轴更盘错。

暮钟斜日歌声促,潞水迢迢风索索。

题撒麻铺次韵铺在贵州晋安道中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撒麻亭馆隐云间,阅尽凡人多少闲。我亦欲闲闲未得,不如知止鸟绵蛮。

苦风次杨邃庵太常韵时六月十日连旬大雨 其一

明代 王缜

夜雨凉生客枕孤,晓来庭院欲成湖。家家湿漏龟鸣灶,处处空浮蚁旋途。

油幕炮车连日起,倾盘倒海一时俱。不知南北江山外,借问当年有此无。

暮雨郊游门次桐江许启衷韵 其一

明代 王缜

物外风烟自一家,游人不管世豪华。旋移人席贪看竹,更过前村学傍花。

春服放歌忘故态,地炉分火试新茶。感时不尽登临意,闲倚阑干数暮鸦。

寄张叔亨大理

明代 王缜

深涧水清鱼自见,中原网密鸟飞忙。欲求天下无冤枉,廷尉从来说姓张。

黄梅郊行有感

明代 王缜

百里平田草亦焦,数间茅屋树萧萧。民风落寞愁无限,谁解为图献圣朝。

南京察院连日阴

明代 王缜

十月连朝雨未晴,朔风追伴作寒声。夜深灯火愁无赖,日近江湖梦较清。

从古庙堂先足食,而今何处可无兵。剧思安得如充国,屯作三边万里城。

偶成次前韵兼柬祁致和大参 其一

明代 王缜

尽日琴书坐玉堂,旃蒙犹愧旧书香。身闲自幸风尘远,官冷谁论岁月长。

名混江湖真画饼,学悲岐路祇循墙。晋西燕北千馀里,何日抠衣觐耿光。

送毛修撰兄博彦还昆山

明代 王缜

两重恩情系各方,马蹄南北往来忙。萱花阆苑春偏好,乔木昆山秋欲凉。

砧杵五更归思急,关河千里客途长。到家正值鲈肥日,红稻新收白酒香。

庐之山送庐宗韶分教南匡 其一

明代 王缜

庐之山,高巍巍,望中仿佛与天齐。我愿师道亦如此,文光直压匡庐低。

九月九日寓九江时户部李时雍同年预约游庐山以是日雨作中辍时雍复 ...

明代 王缜

尘世难逢笑口开,菊花须趁此时栽。西风且莫频吹尽,恐有东篱旧主来。

题撒麻铺次韵铺在贵州晋安道中二首 其一

明代 王缜

此生踪迹半人间,眼看浮云到处闲。可信豚鱼知向化,欲将华夏变苗蛮。

次陈公远重阳绝句五首 其三

明代 王缜

谁擅诗名自一家,秋来豪兴浩无涯。吴绫直借三千尺,题遍东篱百种花。

怀胡宗周琼台定安人

明代 王缜

停云依树隐琼台,别后思君花乱开。客梦不知湖海远,几回飞绕定安来。

王缜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2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