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安南头目阮弘硕韵

和安南头目阮弘硕韵

明代 王缜

英荡摇春天上去,彩舆冲雾日南回。云笺舆岭无飞雁,铁笛谁家散落梅。

饱识伏波铜柱路,醉倾苏老绿荷杯。青山欲伴行人驻,争奈飞云绕凤台。

诗人王缜的古诗

送叶成之还茶山

明代 王缜

京国春游乐未几,故园秋思又催归。乾坤万里双蓬鬓,湖海经年一钓矶。

心逐晓云天外去,梦随寒雁日南飞。逢人若问当朝事,圣主英明谏疏稀。

驻节宁亲送侍读江文澜使荆州

明代 王缜

新捧龙函出建章,皇华歌里马蹄忙。仙槎暂离蓬山远,玉节遥临汉水长。

梦绕飞云仍望斗,身如征雁更随阳。锦帆正得东风便,戏彩高堂倍有光。

经长沙

明代 王缜

片帆东下过长沙,湘水平铺入望赊。岳麓水园书院静,洞庭波荡石门斜。

贾生作傅常忧国,屈子离骚不顾家。南去北来琴鹤厌,年年孤客在天涯。

月夜江行次权文公韵

明代 王缜

新正月生魄,清风透孤襟。因向江湖游,复见天地心。

野梅弄箫笛,石溜鸣虞琴。浩歌兴正浓,不觉更夜深。

席上限韵庆沐锦衣希申初度

明代 王缜

曙色瞳矇日渐东,春正歌吹笑声同。五侯消息桑弧里,一代英贤奎壁中。

和气全收春日丽,清标分得华山崇。徐卿自有家馀庆,申伯从来神降嵩。

但为康时常看剑,每思报国欲忘躬。埙篪镇节真名将,宗派论勋是上公。

祇以文章消暇日,还期钟鼎勒丰功。寻常咳唾珠玑散,百万骠骁兵甲雄。

少喜高墉能射准,老垂华发兆非熊。撝谦摆脱随时样,丽泽依稀太古风。

拍拍襟怀高更远,茫茫端绪扩而充。岁逢初度烟花闹,天助延龄禄位隆。

玉润冰清珠出浦,月明云净鹤游空。南飞曲调宫商细,东海波摇气脉洪。

翠幄亭亭椿不老,香风苒苒桂成丛。壶悬日月频来往,世隔尘埃任倥匆。

独喜名驹初发轫,天衢万里自亨通。

阻风宝应次顾惟庸刑部韵

明代 王缜

竟日维舟滞此湖,飘然还欲试南图。到头迟速非由我,闲听渔歌笑宦途。

午日即事

明代 王缜

午日薰风花气浓,凤楼深处醉黄封。年年常得君王赐,一缕轻盈五色重。

夜泊吕梁

明代 王缜

吕梁天作险,舟楫我来频。明月忽过客,青山成故人。

雁知寒节信,梅漏隔年春。旅宿今如此,归心似转轮。

寓姑孰有怀潘孔修次韵

明代 王缜

去年同上雨花台,一路风光笑语回。今日江东风树渺,这般怀抱不曾开。

九日无酒亦不登高倚韵答赵克正大司寇

明代 王缜

客里重阳兴转高,酒无缘分觉寥寥。街衢插遍茱萸鬓,风雨寒催杨柳条。

多事孟嘉还近笑,知音杜甫费重招。蒋山咫尺不须上,直蹑丹梯傍紫霄。

送林南川教授严州因次其留别韵三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五年两度聚京畿,一别孤心似乱丝。须向关文寻孔孟,敢凭尘俗溷随夷。

门封夜雪深三尺,人坐春风暖几时。愿得诘朝逢滞雨,先生行李更迟迟。

重阳房村驿有感次韵

明代 王缜

九日龙山路正通,登临高兴古今同。谁知古驿山河外,独傍荒村风雨中。

空忆黄花需白酒,愁看渔火对江枫。自怜底事常为客,天北天南西复东。

同赵克正朱懋忠蒋肃之吴献臣胡伯珩登报恩寺塔次联句韵

明代 王缜

萧寺高标信步登,渐高旋觉此身升。云中四望全无碍,春半同游本亦曾。

日射琉璃花片片,地浮江海浪层层。金陵自古多佳丽,料理风烟恐未应。

文济邀饮次韵答之

明代 王缜

镇远联舟日日同,兰亭诗会振遗风。道存亭地形骸外,人到安流自在中。

迂性逢时惟信步,远臣忧国誓输忠。多君高谊能邀我,细滴珍珠散酒红。

送饶廷赐之汀州

明代 王缜

潮州十日即汀州,况是萍踪旧所游。佐郡喜逢家信近,催科惯识吏民忧。

士元展骥材初显,凿齿栖鸾志未休。坐听鄞江歌五裤,位名须列古诸侯。

次陈公远重阳绝句五首 其一

明代 王缜

七载长安未到家,白云长望驻天涯。今朝纵有登高兴,为望孤云不为花。

六合晓行

明代 王缜

斜月鸣鸡夜未消,人家烟火共萧萧。太平不用津头问,勒马淩霜渡野桥。

送董尚规之南京礼部侍郎

明代 王缜

山斗名高岁月深,新承天宠出词林。晓辞枫陛炉烟袅,秋上容台树色阴。

礼乐一心参造化,车书万国属喉襟。知公不久留南省,试听庭槐夜半音。

黔阳道中次韵

明代 王缜

荆楚江山面面同,便从荒僻采民风。桑麻隐约云岑里,鸡犬声稀烟树中。

洞獠投戈思向化,野人炙背亦怀忠。凭谁补衮经纶手,散作文章五色红。

弘治十二年秋八月到靖康外叔祖陈廷圭赠诗一律席上走笔次韵三首 ...

明代 王缜

发白颜酡气浩然,诗才可并古名贤。各家机轴千章锦,万顷波涛一色天。

桃李无言终寂寂,女萝关我独拳拳。未须老大怜今日,飞梦还赢吕望先。

王缜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2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