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泊吕梁

夜泊吕梁

明代 王缜

吕梁天作险,舟楫我来频。明月忽过客,青山成故人。

雁知寒节信,梅漏隔年春。旅宿今如此,归心似转轮。

诗人王缜的古诗

暮雨郊游门次桐江许启衷韵 其二

明代 王缜

一春清景在诗家,信马东风领物华。到处马门多种柳,几人抱瓮自浇花。

醉磨苔石供闲草,静听樵歌唱采茶。乘兴不知明月上,吟鞭犹待后楼鸦。

送王道言少参之江西次工科林粹夫韵

明代 王缜

十年青琐附龙鳞,直道无求任屈伸。风采道端谁是伴,英豪公论有斯人。

江湖荡漾凭孤棹,岩谷穷寒借早春。此去不须愁远别,赐环消息果然真。

送王朝言少参之江西次工科林粹夫韵

明代 王缜

十年青琐附龙鳞,直道无求任屈伸。风采朝端谁是伴,英豪公论有斯人。

江湖荡漾凭孤棹,岩谷穷寒借早春。此去不须愁远别,赐环消息果然真。

杨林即景次王文济韵

明代 王缜

烟树空濛望眼迷,路程南北又东西。雨晴麦陇翻飞雉,春暖花村乐早犁。

天阔常嫌苍海窄,山高惯见白云低。一窗明月无人管,惟有阶前草色齐。

春日过杨林驿有感次王朝言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缜

雪花二月散园林,嫩绿新红恐未禁。路到七途知妙诀,人从百炼识真金。

垂杨荫户风声肃,瘦竹横窗月影侵。揽辔不知南诏远,兴来犹自发豪吟。

夜泊辰溪次韵

明代 王缜

溪洞花城笑语同,晚凉一曲奏薰风。欲安金楚弦歌里,尽遣三苗彀率中。

自古济川凭击楫,几人纳约显孤忠。忧时怀抱知无奈,常拚清樽漫写红。

题红梅图为大行人郑士达思亲作

明代 王缜

君不见太行山,云挂长空镇日闲。一从狄公归望眼,至今认作思亲颜。

又不见忘忧草,品题亦是闲花藻。自入诗家作母看,顿令孝子皆珍宝。

此图试问何所为,无乃取象亦于斯。郑君低头为我语,母生正值梅花时。

只今离母又几载,见花宛若见母态。陟屺翩鵻日日心,此心但愿花相对。

嗟哉郑君能孝思,比德拟类绝妙奇。清香真是幽閒德,红艳应同淑媛姿。

绛纱帐暖春先入,玉颜对醉流霞色。独立风前笑雪霜,万紫千红皆敛迹。

江南信是花卉魁,等閒结子亦奇哉。蚤年已见登庙堂,材大终须调鼎台。

红梅红梅花常开,愿与蟠桃归去来。

题金舜举大司寇蓉溪书屋

明代 王缜

绵州有蓉溪,溪头结书屋。坐看芙蓉开,天然脱尘俗。

蕲州

明代 王缜

冰纹冰簟传韩子,螫手花蛇说柳州。欲问七年蕲水艾,不知民病几时瘳。

六安察院题壁

明代 王缜

十月淮南未殒霜,六安殊觉有春阳。山围城郭风尘静,水接江淮气脉长。

桥市月明歌管沸,村家云焙乳花香。自知浅薄无裨补,合采民风献帝旁。

贺盛斯徵登第归娶

明代 王缜

才看金殿听胪传,又向蓝桥迓玉仙。画舸向轻兰掉急,牙樯月上锦帆鲜。

门填珠履迷花径,箫引青莺入洞天。从此阊门春昼永,百年瑶瑟一絑弦。

终望亭为岩州王子谟司谏

明代 王缜

椿萱凋后几经秋,谏议兴思肯暂休。旋结亭依对鬣外,长看云在楚江头。

广南陶侃声犹在,牖下周姜泽尚留。从此卢东山下水,定随忠孝两悠悠。

次陈公远重阳绝句五首 其三

明代 王缜

谁擅诗名自一家,秋来豪兴浩无涯。吴绫直借三千尺,题遍东篱百种花。

阻风宝应次顾惟庸刑部韵

明代 王缜

竟日维舟滞此湖,飘然还欲试南图。到头迟速非由我,闲听渔歌笑宦途。

淮南即事

明代 王缜

谁续山阳脉洛通,黄河清浦往来同。酒帘长短楼台外,渔艇浮沉烟雾中。

一片黄云收晚稻,满林红叶醉霜枫。客身不及长淮水,犹解长流到海东。

题李元敬母陈氏旌节卷

明代 王缜

维竹挺节,维玉秉洁。有节无瑕,是谓贞烈。懿哉李母,女中英杰。

抱志孤抚,法星昭列。有命自天,纲常孑孑。千古洪川,风清水冽。

送何宗信倅永郡

明代 王缜

故人别我洞庭去,浩歌对酌黄金台。千里名驹能有此,一航秋月亦悠哉。

政于抚字原非拙,心到诚明不用猜。若过道州还猛省,濂溪溪上更徘徊。

重阳房村驿有感次韵

明代 王缜

九日龙山路正通,登临高兴古今同。谁知古驿山河外,独傍荒村风雨中。

空忆黄花需白酒,愁看渔火对江枫。自怜底事常为客,天北天南西复东。

哭黄后峰大理次伍松月韵四首 其三

明代 王缜

生前磊落本无歧,死后还如贫贱时。忠遇后知刚起废,身随事尽更何思。

恋乡白鹤归华表,溅泪黄花衬远輀。从此后峰云气敛。

惟留草色记年期。

怀杨邃庵四首 其三

明代 王缜

我是遍江海,独仰金山孤。试问急流中,更有高者无。

王缜

王缜

广东东莞人,字文哲。弘治六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强直敢言。正德初为云南左参政,忤刘瑾,借故罚米五百石,售家产以偿。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督兵歼刘七于狼山。世宗即位,升南京户部尚书。卒官。► 258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