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张员外

寄张员外

宋代 王称

新年柳色满都城,仙掖朝回听早莺。日隐层埤残雪在,香传别殿晓寒轻。

瑶池阿母怜方朔,汉室公卿羡贾生。独笑长卿淹病久,茂陵高卧有馀情。

诗人王称的古诗

赋得花影

宋代 王称

欲拂更纷纷,空香寂不闻。乱迷芳蝶梦,轻护锦苔纹。

衬月笼书幌,因风飏舞裙。莫移庭下步,蹴碎一阶云。

岳阳送同官王洪中书舍人吴均入蜀

宋代 王称

五月不可触,三巴未易行。共因严使命,同此念王程。

月下猿声断,云中鸟道横。明朝相忆处,梦绕锦官成。

草堂成题以见志 其四

宋代 王称

金张七叶贵,出入珥汉貂。亦有张仲蔚,中园隐蓬蒿。

穷达自有分,贵贱匪一镳。谁知衡茅中,于焉可逍遥。

閒从闵叔饭,幸有颜氏瓢。夜来白露团,商声振林飙。

泠然白云章,远和绿水谣。缄辞寄三岛,目极天寥寥。

又四首 其三

宋代 王称

燕支山下起秋风,饮马河边日射虹。从此玉门开不闭,欣逢南北一家同。

游清源山道院

宋代 王称

仙人有奇观,鸡犬白云里。春至桃花开,千云映流水。

星坛药草青,夜空丹光紫。天上期鹤笙,人间识岛履。

伊余倦俗流,千载困泥滓。久矣期大还,乘风一来此。

金书启真秘,石洞洗玄髓。河车信可营,心期羡门子。

客清源赠董别驾

宋代 王称

清时不逐登坛贵,瘴海聊因作郡过。细柳营中辞虎竹,刺桐花底听弦歌。

双旌暇日朋簪盍,别驾行春雨露多。自是清源山水胜,日勤车马访烟萝。

舟中望九华

宋代 王称

云锦积岧峣,屏风倚碧霄。猿声听不尽,山翠望还消。

俗驾何由税,仙人不可招。夜深理孤棹,乘月逐归潮。

送张谦 其五

宋代 王称

故人发白马,翩翩临路歧。腰间脱玉剑,赠子表相思。

霜铗尔勿弹,狂歌欲为谁。英风洒毛骨,四座惊别离。

别离岂足惜,意气方在斯。何当凌九万,并驾青云归。

雨中登快阁寄畦乐处士

宋代 王称

江风吹雨晚霏霏,江上孤鸿湿倦飞。欲向沧波期钓侣,清时未许著荷衣。

堑石归樵

宋代 王称

旦出事斤斧,薄暮归青林。涧迷猿鹿引,路滑莓苔侵。

白云覆我顶,山风吹我襟。啸歌静炎燠,邈矣烟霞心。

送林叔亮教授四明

宋代 王称

秦淮断雁不堪闻,惆怅官亭一送君。尊酒暂留吴市月,扁舟遥指越溪云。

秋来几处寒声早,海上千峰秀色分。帐下诸生相待久,未应寂寞叹离群。

慎独

宋代 王称

涓流一发细,厥患诚滔天。煌煌燎原火,起自冥爝间。

人生理欲几,相去良亦然。滋明实隐微,昭灼天与渊。

所以往哲谟,慎独垂至言。存诚保天君,兢惧无过愆。

扑燄在始热,塞患当其源。美哉屋漏诗,三复当拳拳。

听琴歌送方氏逸民归天台

宋代 王称

峄阳孤桐节风雨,月中双凤幽修语。一辞爨下登高堂,徽向黄金思何苦。

初弹一曲南风生,端拱垂衣虞舜庭。悄然再鼓神欲往,美人颀而结遐想。

须臾改调弦乱鸣,引宫刻角流新声。泛如阳春激白雪,淡如绿水涵秋清。

羡君操成有如此,十指游心在千古。户外翩翩鸾鹤翔,松下傞傞鬼神舞。

世间筝

梦萱堂为孙进士子良题 其二

宋代 王称

中夜有遐思,寤寐忽见之。觉来起徬徨,四顾令心悲。

是时返哺乌,方绕庭树枝。微禽果何知,亦各怀其私。

念我罔极恩,欲报情何施。鉴帷月娟娟,动幔风凄凄。

鸾哀不成章,陨涕双涟洏。

与张从事夜坐幕府有赠

宋代 王称

亚夫登上将,剧孟在中军。敌国真堪倚,雄姿独数君。

词锋传电檄,剑气动星文。戎幕新无事,高谈坐夜分。

送平直之沔阳学正

宋代 王称

楚泽三秋近,荆门一望开。沔流缘泮入,巫树拥屏来。

共讶平当老,谁怜宋玉才。凤歌时有客,狂狷待君裁。

山居约马自牧同隐

宋代 王称

卜筑远嚣尘,松泉落涧滨。山云常共醉,海月不羞贫。

看竹琴留客,寻芝鹿傍人。露巾裁落芰,野饭荐香芹。

树变啼园鸟,溪游纵壑鳞。蕙床眠薄暝,桂酒赏芳春。

入社高僧共,寻山短屐频。市城能扫迹,迟尔结为邻。

寄张员外

宋代 王称

新年柳色满都城,仙掖朝回听早莺。日隐层埤残雪在,香传别殿晓寒轻。

瑶池阿母怜方朔,汉室公卿羡贾生。独笑长卿淹病久,茂陵高卧有馀情。

常山道中即事 其二

宋代 王称

提壶声里爱山春,山色菁葱满四邻。便欲共寻荷芰服,却惭簪绂苦萦身。

送林少府还九江得月字

宋代 王称

握手白下门,棹歌莫催发。且沽玉壶酒,共醉金陵月。

明日望匡庐,孤舟坐超忽。

王称

王称

眉州人,字季平。王赏子。累官承议郎知龙州。刻意史学,搜采北宋太祖至钦宗九朝事迹为《东都事略》,孝宗淳熙中洪迈修四朝国史时奏进,特授直秘阁。宁宗庆元间官至吏部郎中。又有《西夏事略》。 ► 22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