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正落花诗十首 其五

正落花诗十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昔昔回头艳已轻,苔情欲薄藓相迎。香遮蚁径迷柯郡,雨浥莺声唱渭城。

旁砌可能别有主,依萍取次但怀清。陌桑曲柳空相识,我自非卿卿自卿。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拟阮步兵咏怀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明代 王夫之

心颜诚自我,云容悲素苍。耿耿霜月霁,长啸惊八荒。

青天有鸣鸿,孤飞不成行。闻其哀噭音,疑尔悲稻粱。

所志在鸴鸠,枋榆亦可翔。

繇恋响眺一奇石而上同夏叔直援石曲折遂得方址岿然可台

明代 王夫之

身随落叶高,足尽奇响力。同是一潺湲,泉端不可识。

咏史二十七首 其五

明代 王夫之

公主盘飧赌命,上卿片唾输头。偏是羁孤臣妾,贪他菌蟪春秋。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二十三

明代 王夫之

龋齿犹腾笑口高,无须注目孟劳劳。史迁诞亦疑巢许,阮籍狂宁骂懿操。

小觑维摩须借饭,深雠蒯聩未分桃。何当细语赵宣子,桑下壸飧莫饲獒。

辛酉日遣怀 其三

明代 王夫之

㬉气幸霜馀,留寒酿春雪。药力不峥嵘,眉间蹙千缬。

萍乡中秋同圣功对月

明代 王夫之

白头还作他乡客,不负青天只月明。自笑负樵非泛宅,聊听鸿雁有新声。

晶瓶浸魄一双影,玉镜当心无限情。莫为银蟾增怅恨,孤清直上即瑶京。

来时路

明代 王夫之

来时苦大难,寒雨飞瀼瀼。今者复何日,秋瀼称叶黄。

遵路行以悲,飘风吹我裳。流目心自喻,剧结车轮肠。

人生苦经历,精爽定往还。踟蹰行俟之,轻烟霭容颜。

飞鸟过我前,流泉鸣其閒。欲语不得接,浮云云何攀。

迢迢荒瀼路,曲曲粤楚甸。匪羊亦匪牛,穷日历郊箐。

蘖苦梅复酸,宛转遂所绻。凛矣秋霜心,哀哉白日变。

和白沙八首 其四

明代 王夫之

迢迢开一径,双足尽登临。密至云无际,明生月有心。

当前霜岸直,彻底碧潭深。神禹留金简,居然在岳岑。

瓜圃夕凉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清士抱夕心,畸人含夜悲。幽羁怨难巳,涤览情自微。

雨端趣有定,一致交易亏。今兹何惝恍,摇清慑分歧。

绪风惬凉襟,宛转动素帷。披衣视霄汉,弦月流半规。

居然无外撄,亘尔捐中疑。还睇天宇高,今兹素节非。

万族同毂转,吾生宁依违。戢志受天损,非云怀坐驰。

满江红 直述

明代 王夫之

泪冷金人,渭城远、酸风痛哭。君莫笑、痴狂风醒,口如布谷。

堕地分明成艮兑,通身浑是乾坤肉。耿双眸、黑白风模糊,分棋局。

千钟粟,谁家粟。黄金屋,谁家屋。任锦心绣口,难忘题目。

为问鹤归华表后,何人更唱还乡曲。把甲辰、尧纪到如今,从头读。

即事有赠

明代 王夫之

青门绿野两情忘,柳宅桃津一径长。四海交穷怜白发,双星夜永看珠光。

梅香早透胧胧月,酒坐寒侵款款霜。咏史已惊开竹素,挑灯无事话沧桑。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三十八 风梅

明代 王夫之

云痕乍裂袅孤烟,薄媚东君试一暄。背水独摇香阵阵,芳心透过柳枝边。

竹枝词十首 其六

明代 王夫之

鸬鹚衔鱼只道饥,鵁鶄运目也孤飞。江花笑水郎不去,白浪掀天郎不归。

和梅花百咏诗 其七十七 柳营梅

明代 王夫之

系马蟠根铁色粗,寒光飞练射昆吾。花前莫话封侯事,一树功成万木枯。

鼾睡 其七

明代 王夫之

白日惺忪卖影新,人间原有黑甜春。梦中不识邯郸道,记得诚斋煞认真。

生查子 其六

明代 王夫之

龙凤是何年,人间瞒不得。空谷无人行,且喜似人迹。

可怜松雪翁,不惜天水碧。马腹君自投,芳草嘶南陌。

先秋闪日作

明代 王夫之

西峰半影逼天青,闪闪斜阳紫焰明。木末闪丝云影渡,稻畦千绿水痕平。

麟洲梦觉馀香雪,鹤发身轻忆凤笙。菡萏梧桐双在眼,他时摇落不须惊。

清平乐 鹧鸪

明代 王夫之

但南无北。费尽丁宁舌。说与天涯行不得。舌似欲啼清血。

空山烟雨霏微。离披败叶低飞。乳燕莫誇轻俊,人间何处乌衣。

如梦令 本意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花影红摇帘缝。苔影绿浮波动。风雨霎时生,寒透碧纱烟重。

如梦。如梦。忒杀春光调弄。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九

明代 王夫之

清风吹华镫,明星启东方。起步中庭间,形影相旁徨。

夙昔志远游,迟暮迷津梁。灭烛从假寐,欲罢固难忘。

浩叹以彻旦,不知泪沾裳。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