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三十四 王佥事思任 登岱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三十四 王佥事思任 登岱

明代 王夫之

何须大叫帝阍闻,肸蚃通天黍米分。吴练凄迷亏老寿,汉封细碎到亭云。

欲收元气无坚影,自笑顽躯亦片云。帝鬼痴灵皆一蚁,强将斋沐溷元君。

诗人王夫之的古诗

初度日占六首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一万五千三百三,愁丝日日缠春蚕。天涯地窟知音绝,新剪牛衣对雨谈。

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 三十二 钟少参惺 淮泛

明代 王夫之

书史笙歌尽未殊,林光江气各清迂。深知帝里春偏静,小爱閒官韵不拘。

水有性情鸥鹭得,月函虚皛藻蘋孤。回舟群动皆空谧,隔岸笼灯半有无。

拟古诗十九首 其十二

明代 王夫之

所思不可见,所怨不可移。忽如飘风集,可可何所之。

平生交与好,长逝相追随。中野飞燐光,白日为之迷。

函意以永世,千载将谁知。

天仙子 元夕

明代 王夫之

垂垂冻雨凌珠滴。阿谁唤作镫花夕。当时有梦到今圆,孤烟幂。

残膏腻。寒山不着东风力。

才领取归鸿嘹呖。又消受残梅狼籍。人间昨日是元宵,人非昔。

天难识。明年消尽中原历。

和白沙桃花

明代 王夫之

花到灵云只一开,桃根桃叶隔天台。刘郎前度人无恙,日日看花不厌来。

和梅花百咏诗 其六十八 汉宫梅

明代 王夫之

长门春锁万花深,纨扇无愁到玉林。记得虞渊官簿说,紫华紫叶结同心。

鼾睡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劈破须眉剩脊梁,閒心不耐更商量。朦胧稍见东峰上,一片云飞暮雨香。

望江南 本意五

明代 王夫之

江南望,渺渺似云中。五色秣陵芝作盖,三山北固海吞虹。

今古几英雄。

蝶恋花 其九

明代 王夫之

为锁湘流东下缓。两岸芦梢,片片蒲帆短。寒水茫茫渔火乱。

唯应曲里春风㬉。

万古沅湘秋思满。六六湾头,绾住愁无算。无那湖光都个管。

鼍风吹浪连天捲。

分寄方广避乱诸缁侣八首 其三

明代 王夫之

烧尽山中猫竹箨,特教瘦土发龙材。可怜春雨腾青削,曾此萧萧风雨哀。

相思子

明代 王夫之

无识自有情,咫尺银河渡。不问许多时,渠还在何处。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三十八

明代 王夫之

王戎钻死于陵李,弥子分残曼倩桃。花鸟子来皆命薄,蛇龙此日足功高。

蕉边梦亦争秦鹿,槐下魂犹嗾晋獒。只遣狂夫添白眼,摊钱三峡狎奔涛。

和一峰虚中是神主五首 其二

明代 王夫之

神静物不撄,神动心以靡。不复知其他,禅元但测此。

鼾睡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拂拭南窗小榻空,绿阴鏬里纸光红。昨朝狼籍今朝在,花自轻飞柳自浓。

咏史二十七首 其七

明代 王夫之

信陵饮酒近内,步兵泣路驱车。赢得不知别苦,难忘聊复愁予。

即事有赠

明代 王夫之

青门绿野两情忘,柳宅桃津一径长。四海交穷怜白发,双星夜永看珠光。

梅香早透胧胧月,酒坐寒侵款款霜。咏史已惊开竹素,挑灯无事话沧桑。

走笔赠刘生思肯三首 其一

明代 王夫之

故园枝叶记君家,兄弟风流竞笔花。汎宅五湖君自远,相逢犹幸在长沙。

蝶恋花 其十

明代 王夫之

渺渺扁舟天一瞬。极日空清,祇觉云根近。片影参差浮复隐。

琉璃净挂青螺印。

忆自嬴皇相借问。尧女含嚬,兰佩悲荒燐。泪竹千竿垂紫晕。

宾鸿不寄苍梧信。

山月歌

明代 王夫之

船山山半月垂湾,太白光连夕照间。白发故人愁不见,天西无数五溪山。

太傅瞿公式耜

明代 王夫之

公死天下知,不借青史字。携手江陵公,同归钟山侍。

从来乱贼臣,未必安篡弑。迟回须臾间,俄顷千尺坠。

追惟别公时,砌草承履綦。白镝已飞攒,辕门犹鼓吹。

不复问苍天,微闻责偾师。冬雷层云裂,丹血飞霰沥。

天恕自愤盈,公心如游戏。玉镜映练江,东皋荇藻地。

清欢卜良夜,寸心托玄寄。后死非鄙心,全归夫何惴。

孰知西台客,半响犬豕媚。道广固不谋,任物自醒醉。

俯念奔行阙,孤洒忧天泪。声影不相即,荐剡已先至。

遽上拂衣章,非敢为嫌避。去就容孤欹,欢好益曲遂。

脉脉有幽期,清苦函莲薏。矢之以盖棺,犹恐深怍愧。

白日虞山心,悬光照薜荔。

王夫之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58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