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扇头

书扇头

明代 王恭

茅屋垂萝野烟,青山独树凉蝉。白首岂能忘世,桐江未胜滋泉。

诗人王恭的古诗

秋过紫云洞

明代 王恭

仙源迢递紫云间,逸兴逢秋偶独攀。辽海鹤归空夜月,瑶台人去但荒山。

苔边积水流天镜,鸟外遥峰点翠鬟。石竹房中孤磬晚,此身那似野僧闲。

经友絓故宅

明代 王恭

策马孤城下,经过泪盈襟。开门絓蟏蛸,井灶莓苔深。

念彼泉下絓,悽然杳难寻。萧条故篱菊,识我平生心。

揽辔向前路,徘徊出寒林。谁知山阳笛,恻怆犹至今。

画马图

明代 王恭

淮泗云空苜蓿齐,圉人牵出踏青泥。金舆不恋西池赏,虚负天寒十二蹄。

送人游温陵

明代 王恭

送君南去柳条新,匹马萧萧满路尘。天近温陵常见日,潮归沧海远无津。

刺桐叶暗千门曙,紫荚花开四座春。闻说此乡多宝贝,昔时全盛只今贫。

歌行奉饯闽守姑苏陆公秩满之京

明代 王恭

吴门山水多奇秀,使君独继宣公后。锦袍新绣鹭丝纹,银印低垂虎头绶。

闽城官柳拂双旗,花里行春五马迟。讼庭几度闻鸣鵙,仙馆三回见荔枝。

功成又欲朝京去,远心已絓南宫树。枇杷开花鸿雁霜,此时正及乡山路。

车傍父老持百钱,马上同官惜别筵。寇恂好借留河内,黄霸终须出颍川。

金陵客舍春还早,快马轻裘满驰道。使君行箧但萧然,唯有贞元谏书草。

采莲曲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恭

渡头凉月映罗衣,红藕香深暑气微。忽见郎船过江去,一双鸂

游东观

明代 王恭

群山飞翠六平峰,琳馆依稀第几重。心远独随云鹤去,机闲应共羽人逢。

三花影落坛边树,五粒春飘石上松。借问仙源在何处,白云迷却往来踪。

书林良箴云山幽隐图

明代 王恭

沧江湛回流,野树带远色。白云东山来,雅与幽兴集。

静抚丘中琴,时散林下帙。余亦淡荡人,相期此投迹。

赠林汉孟赴召天京

明代 王恭

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上薜萝情。

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题陈沧洲家藏王甥至之山水图

明代 王恭

公乃王郎之舅氏,昔年遣兴沧洲趣。白水应同万古心,青山不尽平生意。

初疑衡霍乱峰回,石廪芙蓉天上开。又疑瀑布香炉顶,飞红沓翠空中来。

连林杂树纷隈澚,屋头清晖霁人目。片片春云带鹤还,淙淙野水流冰绿。

云间鸡犬更谁家,云际风泉半落花。回岩积霭天梯小,绝壁悬萝鸟道斜。

白头久叹同声远,临水看山梦犹懒。濯足矶边月自明,弄琴石上苔应满。

不见羊昙四十春,西州云物几回新。丹青此日堪惆怅,岂必山阳笛里人。

遁素轩为张伯和赋

明代 王恭

圭组岂不贵,藜藿岂不饥。达士顺流坎,道在随所宜。

回也一瓢饮,禹稷恒忧时。傅岩亦何卑,莘野宁久微。

夫子尚名教,遁世不见知。遗身衡门下,守素无外驰。

大道且囊括,时来将有为。非徒野鹿性,偃蹇如摽枝。

送郑克复睢阳军

明代 王恭

空山忽鸣鵙,露白秋草寒。离居感物候,况有行路难。

从征睢阳里,饮马黄河水。孤剑二十年,寸心五千里。

朅来问乡馆,捧檄仍徵兵,戚戚慈母恋,依依兄弟情。

行当辞复去,悠悠念王程。黄云白雁秋萧索,野水西风汴城郭。

洛苑初霜赤叶飞,大梁古道黄花落。戎衣此去勿迟迟,莫向清平叹数奇。

白头好遂还乡计,姜被重欢綵重戏。

墨兰 其二

明代 王恭

澧云湘水思悠悠,捐佩空歌总是愁。自负山林幽隐性,不教人见也风流。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明代 王恭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口含金鹅蕊,身寄桃花源。

结宇閟青阳,寒林变氛氲。逍遥太和际,发生灵台根。

结想梦岐伯,飞声继轩辕。希君黄芽秘,永矣驻精魂。

游岩泉寺

明代 王恭

野寺迢迢隐碧岑,曲栏荒殿古苔深。可怜一段岩头水,洗尽浮生用世心。

访羽人不值

明代 王恭

仙坛花落正纷纷,洞入丹丘半白云。童子开门不相识,言师西去访茅君。

林虚白画商山四皓

明代 王恭

几年云卧得清閒,总被留侯误出山。若使汉储非早计,绿萝青壁也何颜。

沧洲杂咏中赋得蟾蜍水滴

明代 王恭

三足敛精耀,置君书案头。愿输涓滴清,助尔文墨优。

顾兔未同群,□蛙非与俦。无因反月窟,千载从沧洲。

郑山人幽居

明代 王恭

林虚孤鸟白,花落乳泉香。寂寂垂萝下,图书共一床。

和靖观梅卷

明代 王恭

门掩孤山少见人,梅花霜鹤自为邻。秪今玛瑙坡头月,唯映巢居閤下尘。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