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梅城晓角 其一

梅城晓角 其一

明代 王恭

玉壶淋尽报残更,呜咽营门几度声。明发不堪回首处,梅花零落满江城。

诗人王恭的古诗

江国晚秋

明代 王恭

泽国秋气深,微霜葛衣薄。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

高景度画沧洲景寄舅氏陈拙脩

明代 王恭

绿杨风引白鸥波,波上遥峰扫黛蛾。莫道同心如白水,渭阳回首更情多。

书乐邑长史高凉黄公性成六平清致

明代 王恭

轩丘之人何坦荡,奋身拟在萧曹上。三语曾闻作掾名,一言尚曹知音赏。

谁云枳棘不栖鸾,暂屈长才向小官。月俸持还酒家去,春衣犹似帝京寒。

六平峰下开仙馆,案牍閒时任萧散。南涧飞泉卧内清,西林爽气朝来满。

自从下马少鞭笞,邻邑争传赞画奇。遂使郎官唯坐笑,每逢才子即联诗。

有时独上横琴石,万水千峰起遥忆。金马长悬魏阙情,铜鱼不记乡山色。

南营考绩待朝天,莫笑行囊但一钱。应知太史求循吏,籍籍声名继颍川。

歌行奉饯闽守姑苏陆公秩满之京

明代 王恭

吴门山水多奇秀,使君独继宣公后。锦袍新绣鹭丝纹,银印低垂虎头绶。

闽城官柳拂双旗,花里行春五马迟。讼庭几度闻鸣鵙,仙馆三回见荔枝。

功成又欲朝京去,远心已絓南宫树。枇杷开花鸿雁霜,此时正及乡山路。

车傍父老持百钱,马上同官惜别筵。寇恂好借留河内,黄霸终须出颍川。

金陵客舍春还早,快马轻裘满驰道。使君行箧但萧然,唯有贞元谏书草。

拟唐韩君平送长沙李少府入蜀

明代 王恭

世路何如蜀道难,临岐谁不怅离颜。湘潭骑影寒流外,巫峡猿啼夕照间。

夜火锦城江上驿,暮云剑阁鸟边山。秋来应有相思梦,莫惜音书寄往还。

题林峤扇

明代 王恭

出谷閒行野杖随,水南村北夕阳时。山禽也解轻儒服,谁更中林独下帷。

赠老医

明代 王恭

卖药囊中况有钱,长桑亲诀旧曾传。心知肘后岐黄秘,老向人间草木年。

杏满香林澄夕露,桔垂秋井漾寒泉。祗今黄发青山里,无那看云日醉眠。

雨后秋山

明代 王恭

遥天雨过乱山苍,千树高原叶尽黄。惟有西风松柏里,白云深闭野僧房。

题郭熙水墨为陈沧洲作

明代 王恭

飞流积天镜,胜寄来花源。寻林烟露晚,扫石泉萝偏。

莹神庶遗境,历寂焉累烦。身与鸟共远,兴将云独还。

以求沧洲侣,永矣洗心言。

书宋儒陈烈官诰后

明代 王恭

吾爱陈夫子,名高庆历中。官卑心独古,迹遁道弥通。

屡荐金门心,难羁璧水铜。七闽沾化雨,百代仰儒风。

芸阁丝纶在,芹宫祀享同。云孤怜故物,应复继高踪。

白莲图为番昜郭巡警赋

明代 王恭

素袜凌波绿锦裳,参差玉佩夜微凉。清芬已在瑶池上,况是新承雨露香。

送同志往寺读书

明代 王恭

一灯寒夜掩空门,万卷经书自讨论。身寄河沙离独劫,心游洙泗得真源。

天花细逐芸香落,法雨微滋带草寒。知尔逍遥钟梵里,学成休负远天恩。

经友絓故宅

明代 王恭

策马孤城下,经过泪盈襟。开门絓蟏蛸,井灶莓苔深。

念彼泉下絓,悽然杳难寻。萧条故篱菊,识我平生心。

揽辔向前路,徘徊出寒林。谁知山阳笛,恻怆犹至今。

醉歌谣

明代 王恭

君不见贫士裁衣白苧鲜,暂著翻成惜于锦。相逢正乏杖头钱,脱买黄垆对君饮。

胡椒千斛金百斤,谁能长醉瓮头春。但看越人城南松柏里,古坟芜没今坟新。

题周家山水图

明代 王恭

野人不到山中久,见山若见平生友。咫尺相看解有情,几番别去仍回首。

石林精舍小茆庐,便欲牵萝学隐居。周郎拍手向予笑,云是吾家山水图。

角巾野杖行潇洒,又似商颜采芳者。瀑水淙淙岛外飞,岩花寂寂云中下。

潭声树,凉萧萧,世人何必轻渔樵。霜枝可薪鱼可食,时来不负金台招。

奉饯林思和秩满之天官

明代 王恭

三月闽州柳堪折,泮林上客来作别。自言官满欲朝天,不向家山卧明月。

君家兄弟并承恩,冠盖联蝉共一门。看君已是丈夫行,况复少卿贤子孙。

太常峨峨綵云里,君见才名亦如此。黄鹄高飞隘九州,骅骝一蹴行千里。

倾盖逢君惜未深,相看又动别离吟。兴回暮雨孤尊酒,目送南鸿一片心。

吴樯积水丹枫坝,淮树青山秣陵社。白下亭中醉墨时,凤凰台上弹琴夜。

故园迢递白沙堤,榕叶青青拂石猊。功成早著还乡绣,毋令睇望空云泥。

题西村陈氏所藏高待诏水墨四幅 其二

明代 王恭

春水重林旧草庐,半村残雨带归渔。空山不是无猿鹤,惆怅何人更隐居。

双美人吹箫

明代 王恭

黛娥双染为谁娇,长信深沉夜品箫。一曲梁州相倚恨,露花如水上芭蕉。

送乐舞生陈志淳还京

明代 王恭

踯躅初红柳作花,五云西上是京华。承平欲奏钧天乐,莫遣仙舟后别家。

甬东诸葛宗道所作山水小景陈师贡索题其上

明代 王恭

蓬莱宫树晚茸茸,却望青青远寄踪。应想旧时猿鹤伴,独携归兴度深松。

王恭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78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