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王圭
大隐何尝厌市闾,新迁端为好楼居。坐来叠嶂云生麓,住近双溪客有鱼。
二顷可供投辖饮,五车争羡载行书。门前怕有西台使,未许兴公赋《遂初》。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其一
岁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翠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西成喜有登年候,况此新晴见麦秋。
滕学士移河朔
五鼓声沈晓色回,北驰马首望燕台。旧趋武帐清光近,新会仙山秘典开。
人惜憩棠馀爱远,帝忻借箸密谋来。边城消尽还兵喜,谁敌阳关决胜才。
和景彝诮扶出者
天子重论秀,待之以公卿。志士抱奇节,犹或场屋轻。
学能苦自琢,诗书腹纵横。胡为怀袖间,挟册角群生。
诃卒窥其旁,执衣来叩楹。狂狙就新缚,跳突哀且鸣。
岂不念寒孤,顾有素令明。利禄非可苟,辱甚舍弗烹。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三 夫人阁
绿艾初垂户,青菰已荐觞。人归宫殿午,偏觉昼阴长。
挽董儒仲二首 其二
复忆同游处,经春在武林。湖光浮鹢净,山木坐猿深。
事往唯诗在,悲来托梦寻。朋知零落尽,投老若为心。
挽董澜溪二首 其二
嗜学尝忘味,说诗堪解颐。竹林虽晚会,濠上独深知。
兰畹无留馥,凤巢空旧枝。停云正愁望,横笛未休吹。
宫词 其八十六
大家装著斗时宜,独自寻常拂淡眉。为染浅黄衫子色,金盆添水看鹅儿。
送吴止水总管入燕
西风万里送长镳,木落天高秋寂寥。季子贤名闻上国,望之雅意在中朝。
燕台此日千金骏,汉署当年七叶貂。圣代忧时须共理,一麾江海莫辞遥。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七 夫人阁
火云时节促金刀,旋捲珠帘剪绛绡。天上莫将尘世比,房栊都未觉炎歊。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
鹄袍才卸便牙绯,笑我山中芰制衣。姓字两回香桂籍,声华一日动天扉。
政有霜螯须别驾,待呼巴菊寿慈闱。千古岳阳登览地,好诗相寄莫相违。
送李廉使之荆南二首 其二
儒林分席春生座,射圃旋车月满溪。暂憩圃阴人爱树,无言李下自成蹊。
恩光新拜宫壶赐,姓字多因御笔题。但得明良千载遇,腐儒何恨老幽栖。
题李右丞王维画雪景绝句
微生江海一閒身,偶上青云四十春。何日扁舟载风雪,却将蓑笠伴渔人。
刘有之还京口简梁中砥知宫
为谢诗家尘外人,别来消息断无闻。如何占得三峰住,不寄山中一片云。
一题白马馆
白马荒原非路歧,征夫未起雪侵肌。雁思水国犹南翥,人在冰天更北驰。
狂吹欲号沙四作,冻云无赖日西垂。平生可是嗟行役,一对胡觞亦自嗤。
冀馆春夕见月
甚宠无如使牡行,曾同万里听秋声。黄金台下嘶宛马,木叶山前度汉旌。
才到关南逢雁尽,重来海上见波平。故人临月应相望,一夕寒光特为明。
和三司蔡君谟内翰獐猿芦雁屏二首 其二
江芦初老渡新鸿,谁把高情托画工。索索西风尉寒羽,萧萧残日伴疏丛。
渔舟欲下滩声急,谈麈重挥暑气空。身在计庭归未得,每将秋思入图中。
宫词 其七十一
禁籞春来报踏青,御池波漾碧涟轻。内人争送鞦韆急,风隔桃花闻笑声。
京口遇大风
虹蜺赫奕射中天,怒窍风号势塕然。云翼扶抟弥九万,海帆飞迅越三千。
鲵嘘骇浪时开阖,鳌负灵山或溯沿。安得琴高控双鲤,一驱霾曀静洪渊。
戏呈唐卿
行到鹿儿山更峭,八千归路可胜劳。长安日远思亲发,紫汉星回促使轺。
晓磴云浓藏去驿,阴崖冰折断前桥。羁怀一夕犹难遣,况是辞家九十朝。
夏日登望海亭
藻栋临流启,凉飙荡暑回。清如游玉宇,快若在兰台。
海叶吟中下,番航望次来。披襟殊未已,云外月弦开。
王圭
(571—639)唐太原祁人,字叔玠。王僧辩孙。幼孤,性雅淡,少嗜欲,安于贫贱,交不茍合。隋时为奉礼郎。入唐,为太子李建成中舍人。太宗素知其才,召拜谏议大夫。圭每推诚纳忠,多所献替,太宗多纳其言,迁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贞观二年任侍中,与房玄龄、李靖、温彦博、魏徵等同知国政。能推人之长,有自知之明。因故贬同州刺史。官终礼部尚书。卒时,太宗素服举哀,悼惜久之。谥懿。► 64篇诗文
发会同馆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五 皇后阁
思乡岭
送富郎中守苏州
宫词 其七十五
立春内中帖子词 其三 夫人阁
宫词 其五十九
就日馆
立春内中帖子词 其四 温成皇后阁
和戴帅初陪廉宪副游三天洞韵二首 其一
依韵和王宣徽冬燕
富谷馆
和圣俞春雪
刘损斋主簿见示游广教和刘朔斋诗次韵
较艺将毕呈诸公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二 夫人阁
送僧归吴中
送李廉使之荆南二首 其一
立春内中帖子词 其一 皇帝阁
宫词 其五十八
立春内中帖子词 其一 温成皇后阁
和三司蔡君谟内翰獐猿芦雁屏二首 其一
挽董儒仲二首 其一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三 太上皇后阁
立春内中帖子词 其二 皇后阁
和永叔出省有日书事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 其一
赠礼部尚书唐质肃公挽词二首 其二
和戴帅初陪廉宪副游三天洞韵二首 其二
郊祀庆成诗 其二
挽钱公起
赵云仲诸君见访小酌次韵
宫词 其七十三
宫词 其四十四
立春内中帖子词 其二 温成皇后阁
摸斗岭
金陵会月
宫词 其六十二
端午内中帖子词 其十 皇后阁
宫词 其七十六
陈公辅迁居
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