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依韵恭和圣制龙图天章阁观三圣御书

依韵恭和圣制龙图天章阁观三圣御书

宋代 王珪

半夜传君召,西清阅帝文。
笔回丹穴凤,歌起沛中云。
御幄金虬转,仙墀羽仗分。
君王自天纵,况复睿心勤。

诗人王珪的古诗

依韵和章枢密景灵宫奉安列圣神御

宋代 王珪

清都铙吹犯宵寒,宝帐云龙度帝关。
禁跸忽传天直北,仙山元在海中间。
九门日月蒙嘉气,六殿衣冠绘睟颜。
翠辇归来朝献罢,千官齐拜未央班。

呈景仁偶书

宋代 王珪

昔对芳樽常感慨,今同华发半萧疏。
唐家一代成青史,汉殿多年诵子虚。
丹凤春裁西掖诏,白麻夜草北门书。
几时却奉承明谒,玉蕊花边并直庐。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帝阁

宋代 王珪

禁幕无风日正亭,侍臣初赐玉盘冰。
不知翠辇游何处,应在瑶台第一层。

依韵和吴相公南效春晴题斋宫壁

宋代 王珪

玉津驰马柳风斜,雨急金鳞走御沙。
南亩农民望新霁,不劳云意苦相遮。

闻种谔米脂川大捷

宋代 王珪

神兵十万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马不嘶榆塞外,长城乍起玉关头。
君王别绘凌烟阁,将帅今轻定远侯。
莫道无人能报国,红旗行去取凉州。

送向防御出守淮阳

宋代 王珪

汉符新寄近天畿,便别星班下曙扉。
金印旋成龟左顾,瑶箱尝认燕双归。
春风满野红旌驻,夜雨浸筵翠斝飞。
况是韦平有家学,须将名誉敌恩辉。

书四望亭

宋代 王珪

轩然独到碧峰头,万里青霄入寸眸。
日夜松声如雨急,古今山色与云浮。
废朝风物依依在,客路江波滚滚流。
汉辇已沈江树老,天涯寂寞下归舟。

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宋代 王珪

解组归来岁月侵,应无尘土上华簪。
犹闻别鹤山中怨,忽送冥鸿日外沉。
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
与君曾论平生事,不觉临觞泪满襟。

从驾至开宝寺庆寿崇因阁依韵和吴相公

宋代 王珪

崇因开宝构,金碧画相辉。
禁跸随曦驭,层相转斗机。
梵音狮子吼,妙相鸽王归。
洛水浮神篆,天花满御衣。
塔疑从地涌,栋拟入云飞。
上行乘今果,群超悟昨非。
慧珠常自照,法雨遍成霏。
但起真如念,梯梁即可几。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

宋代 王珪

君王未带赤灵符,亲结双龙献宝珠。
更与宫娥花下看,工夫还似外边无。

和致政太师潞国文公赐燕玉津园感恩述怀

宋代 王珪

玉符初解自逍遥,暂驾安车近九霄。
无限高名齐少室,不言休绩在三朝。
好披云氅呼辽鹤,忽把仙巾换汉貂。
御苑清明开特燕,莫辞仙醴劝金蕉。

依韵和吴相公闻南宫放喜即事

宋代 王珪

紫掖清晨捧号来,门前桃李占先开。
满城风雨逢寒食,更听春岩第一雷。

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

宋代 王珪

平明捧诏未央宫,全晋山河九曲东。
官著绣衣惊曼倩,文传锦里压扬雄。
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
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

呈永叔书事

宋代 王珪

诏书初捧下西厢,重棘连催暮钥忙。
绿绣珥貂留帝诏,紫衣铺案拜宸香。
卷如骤雨收声急,笔似飞泉落势长。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送山人程惟象东归

宋代 王珪

君来客京洛,奇术世所闻。
人事固倚伏,物情徒纠纷。
衣沾九门雨,梦绕故山云。
饮罢忽东去,浩歌秋日曛。

题道录陈景元中太乙宫种玉轩

宋代 王珪

一住仙祠绝世尘,庭前种玉已嶙峋。
朝昏龙虎常听法,左右琼瑶自逼人。
翠凤有时翻瑞形,银蟾通夕堕清津。
黄金络马何年醉,得去同游几洞春。

送入南归

宋代 王珪

自得归休请,劳生事已平。
几年怀故隐,此日悟浮荣。
车骑少尘迹,溪山多去情。
所安清白望,真可激时英。

夏夜宿江亭有怀

宋代 王珪

夜冲江浦始停舟,天际萧骚急雨收。
枕上月华清到晓,簟间风意冷如秋。
一溪碧水怀归意,九陌红尘倦旅游。
待得星稀城角断,旧酲消尽起新愁。

和王景彝中丞衰病

宋代 王珪

东风吹画省,衰病若为情。
自惜春将过,相逢老已惊。
夜愁聊把酒,早梦忽闻莺。
犹喜年来事,门前桃李生。

靴淀除夕之会呈王原叔给事燕唐聊谏议

宋代 王珪

岁华相逐走燕尘,此夕羁怀暂一申。
把手岂辞三处酒,别家看作二年人。
因逢塞雁惊来信,却忆江梅赠去春。
莫向天涯忧白发,东风犹与到关新。
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1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