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会仙石

会仙石

宋代 王珪

奉使群材笑拍肩,玉浆春酒已酡然。
当时曾舐淮南鼎,亦恐兹山自有仙。

诗人王珪的古诗

夏夜宿江亭有怀

宋代 王珪

夜冲江浦始停舟,天际萧骚急雨收。
枕上月华清到晓,簟间风意冷如秋。
一溪碧水怀归意,九陌红尘倦旅游。
待得星稀城角断,旧酲消尽起新愁。

杏坛坊

宋代 王珪

几年文字齿将刓,驷马今游一驻鞍。
自笑不如虎贲士,翻令捉臂笑儒冠。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宋代 王珪

君心常与下民忧,嘉应为霖讵一州。
梦绕金人云气满,笑回玉女电光流。
已成沃野千箱望,岂事灵坛屡舞求。
边粟定储三百万,皋兰何必豫防秋。

渔父·急景易如流水去

宋代 王珪

急景易如流水去,浮名终与白云空。
何如几曲秋溪上,醉泛一舟雨中。

依韵和永叔戏书

宋代 王珪

良辰并与赏心难,偶对青樽且共欢。
梦忆江湖无奈远,吟牵月露不胜寒。
曲逢郢雪须歌尽,漏绕宫花几听残。
朝锁汉台空怅望,欲将春恨吒飞翰。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宋代 王珪

忆昔承君召,春风候禁门。
曾陪蕊珠殿,独赐紫花墩。
辽水千年隔,钧天一梦存。
龙髯攀不得,无路可酬恩。

市骏坊

宋代 王珪

平昔君王事胜游,日斜沧海尚停辀。
千金骏骨今谁顾,死驾监车亦未休。

送向防御出守淮阳

宋代 王珪

汉符新寄近天畿,便别星班下曙扉。
金印旋成龟左顾,瑶箱尝认燕双归。
春风满野红旌驻,夜雨浸筵翠斝飞。
况是韦平有家学,须将名誉敌恩辉。

挽胡信芳上舍二首

宋代 王珪

清弋江村外,工山右县边。
追游曾结社,许与更忘年。
郢斩无为质,牙琴有绝弦。
巾箱遗墨在,披阅一潸然。

和圣俞春雨

宋代 王珪

云飞寒影欲千层,暝雨兼风断复增。
羃羃池台空锁树,萧萧帘幕更飘灯。
归将春晚花应笑,老入年来酒易凌。
沟水东西入账望,抽书虽襞为谁凭。

依韵和贾直孺舍人初春祠左太乙二首

宋代 王珪

太乙灵宫近帝都,夕迎丹节下层虚。
方从宣室承釐后,更约浮丘把袂初。
文藻自高鹓掖诏,姓名应冠蕊台书。
我惭昔预祠春客,曾梦钧天侍燕胥。

依韵和宋次道龙图阁曝书

宋代 王珪

五云迎晓禁庐开,不及华衣曳老莱。
宝藏发函金作界,仙醪传羽玉为台。
已逢天上非常景,更约人间第一材。
白首庙堂终乞去,明年此会定应来。

送何圣从龙图将漕河东

宋代 王珪

平明捧诏未央宫,全晋山河九曲东。
官著绣衣惊曼倩,文传锦里压扬雄。
红旌照日邻天上,玉剑横秋入塞中。
每下银台南畔路,风尘那复旧时同

池亭月下独坐

宋代 王珪

游云销尽月当空,危坐西轩快水风。
往恨忽从中夜起,赏心难与故人同。
鼠惊琴匣闻余响,萤度莲塘见乱红。
星薄漏稀犹不寐,寒声通夕战疏桐。

从驾至开宝寺庆寿崇因阁依韵和吴相公

宋代 王珪

崇因开宝构,金碧画相辉。
禁跸随曦驭,层相转斗机。
梵音狮子吼,妙相鸽王归。
洛水浮神篆,天花满御衣。
塔疑从地涌,栋拟入云飞。
上行乘今果,群超悟昨非。
慧珠常自照,法雨遍成霏。
但起真如念,梯梁即可几。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

宋代 王珪

君王未带赤灵符,亲结双龙献宝珠。
更与宫娥花下看,工夫还似外边无。

依韵吴枢密正月二日留题曾侍中斋阁

宋代 王珪

昨日春风变旧年,连珂来访紫芝仙。
三朝元仗鸿钧手,万里今同不击船。
寿酒一倾人共醉,赐书千轴子多贤。
从前身奶如公少,莫把长竿忆渭川。

访别成献甫经历时新拜西台御史之命二首

宋代 王珪

江上秋风吹绣衣,客槎西上渺天涯。
得为李御平生愿,一识荆州是别时。
柏署行分秦地月,棠阴好在召南诗。
日边消息长安近,儜听朝趋上玉墀。

靴淀除夕之会呈王原叔给事燕唐聊谏议

宋代 王珪

岁华相逐走燕尘,此夕羁怀暂一申。
把手岂辞三处酒,别家看作二年人。
因逢塞雁惊来信,却忆江梅赠去春。
莫向天涯忧白发,东风犹与到关新。

依韵和吴相公史院开局

宋代 王珪

晓下金门路,君筵听召余。
簪缨三寿客,笔削两朝书。
身老谁逢此,恩深尽醉欢。
传闻访遗事,应走史臣车。
王珪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 12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