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鹧鸪图 其一

题鹧鸪图 其一

明代 王洪

楚云深处自飞鸣,江草江花总是情。两岸客舟听不得,春风并入棹歌声。

诗人王洪的古诗

与时彦登岸折梨花口号

明代 王洪

一树繁花开远田,閒来攀折晓风前。天涯何处无春色,不遇情人空自怜。

修竹诗寄沈公辅

明代 王洪

修竹一何盛,生此南山岑。苍松冠其阳,灵芝蔽其阴。

蟠地下冥漠,干云上萧森。凉飙飒然至,清籁时自吟。

幽响振虚谷,秀色滋远林。丹山有奇乌,昆崙有珍禽。

羽翼何葳蕤,翻飞此岖嵚。交鸣泬寥外,共栖苍翠深。

离离啄佳实,

舟中杂兴 其二十七

明代 王洪

春云向晓开,海色映蓬莱。枕上春流响,窗间夜月来。

策勋怀玉塞,访古问金台。翻笑阴符客,高车自此回。

送曾叔固还庐陵

明代 王洪

时雨净炎旦,嘉树蔼凉飔。高阁送层云,逶迤映清池。

素怀同所欣,讵云兹别离。离离川路长,渺渺孤舟迟。

夫容始分葩,幽兰亦葳蕤。览物岂无悰,言归会有期。

所嗟骚人赠,揭车与江蓠。希仁愧予劣,抽毫缄此辞。

怀内 其五

明代 王洪

周诗咏窈窕,王雎托微言。保兹义与恩,令德在无愆。

凤凰栖高梧,牛女亦在天。引领冀良晤,永以谐百年。

留别章二珍

明代 王洪

祖道大江西,春风黄鸟啼。石危山路转,地险海城低。

浦溆夕阳尽,人家烟雾迷。孤舟今夜泊,犹自未分携。

金台送别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洪

相遇复相别,其如离思何。云连山色远,春入柳条多。

驿路寒逢雨,江洲暖涨波。应知千里雁,长待北风过。

咏朱买臣

明代 王洪

印佩黄金出帝畿,锦衣闾里亦光辉。覆盆桥下东流水,曾笑担柴独自归。

拟陶彭泽

明代 王洪

蔼蔼篱下菊,众卉恒蔽之。凉飙飒然至,妍华见幽姿。

有酒盈吾樽,欣言及兹时。幽鸟怀茂林,潜鱼乐深池。

且为欢此饮,知命复何疑。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十首 其六

明代 王洪

飞旆临丹壑,鸣镳陟紫台。日边双凤下,云里六龙来。

宝殿临空敞,璚筵就水开。共誇青琐客,陪宴柏梁回。

送周御史叔冶使西蜀

明代 王洪

岷峨接汉川,百丈带江烟。夜月临关驿,春风上峡船。

山经行处美,人识旧官贤。会拟杨雄赋,归朝玉殿前。

舟中杂兴 其十五

明代 王洪

山海包齐国,龟蒙尽鲁田。济流深入地,岱岳上齐天。

野树春云合,州城晓雾连。胜游方自此,乘兴未言旋。

题梅花万玉图

明代 王洪

大珠小珠千万斛,满地月明护寒玉。东风吹□□□□,凭阑听彻南枝曲。

夜泊济宁城下呈同舟诸公

明代 王洪

璿杓丽清汉,金波流素辉。池荷散香气,堤柳度凉飔。

高城夕眺迥,迥塘暝转迟。爱此良夜永,佳人复在兹。

披襟一潇散,摛藻共芳菲。旷怀颇云洽,清觞亦累持。

中宵忽惆怅,王事庶无违。

送镏天锡校书之沂州学正

明代 王洪

积雪遍四野,洪河水峥嵘。寒冬十二月,送峥金台城。

峥行垂绛帷,余居侍金阙。一割怀铅刀,三秋恋明月。

忆昨识峥时,峨冠登紫微。浩荡湛露恩,赫奕前星辉。

朝游金马门,暮直青藜阁。学推匡鼎淳,文羡更生博。

一去湖海浔,山川烟雾深。云飞瀛洲梦,月照魏牟心。

相知愧不早,相别燕山道。冀北多归鸿,淮南欲春草。

何处最含情,东风沂上亭。他年遣掌故,当授伏生经。

夜过吕梁洪

明代 王洪

大河西来走长洪,建水直下青云中。巨石扼之势转雄,惊雷喷雪入半空。

跳波倒射天回风,剑戟下拥河伯宫。怪灵百出鳌与虫,睢盱崄巇不可冲。

一发失手没汝踪,蹇予挂席来自东。修绳掣空亘长虹,忽若快鹘凌高峰。

俯弄皓月纷玲珑,放歌落水惊鱼龙。馀响杳逐南飞鸿,人生沿洄不可穷。

昔雄其谁楚重瞳,祗今断石霜飞蓬。便须一饮三百钟,醉看斗杓卧孤篷,回首海日光曈昽。

南昌八景 其二 南浦飞云

明代 王洪

崇朝爽气西山晴,缥缈乍见空中明。沙光缈荡石动色,天影倒射江无声。

迢遥玉笥带庐岳,倏忽苍梧更赤城。晚来为雨定何处,高阁画梁无限情。

金丝蝴蝶

明代 王洪

不识波罗国,争看蛱蝶花。吐丝多浥露,展翅各矜华。

最喜秋阳映,应须锦幔遮。风飘仙客醉,窗外影横斜。

题张真人墨竹 其三

明代 王洪

翠节香根带雨移,萧萧偏与静相宜。春花零落秋霜后,独立青云君始知。

题张真人墨竹 其二

明代 王洪

翠竹萧萧粉署阴,疏帘高捲画堂深。朝回日日焚香坐,爱尔凌云一片心。

王洪

王洪

(1379—1420)明浙江钱塘人,字希范,号毅斋。少年时才思颖发,洪武二十九年成进士,年仅十八。永乐初入翰林为检讨,与修《大典》。帝颁佛曲于塞外,逡巡不应诏为文,受排挤,不复进用。与当时王称、王恭、王褒称词林四王,均有才名。► 17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