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寿许鉴垣七十

寿许鉴垣七十

明代 王弘诲

葛巾野服俨仪容,知是旌阳第几宗。家有紫芝供白鹿,身随玄鹤憩青松。

时名日满山中酒,世事云閒海上峰。八百五陵诸弟子,谁驱鸡犬一相从。

诗人王弘诲的古诗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一

明代 王弘诲

白帝城头春草生,凭高一望九愁轻。山光高色浑无恙,鸟啭歌声各自成。

雨洗亭皋千亩绿,剑横天外八风清。閒眠尽日无人到,江汉风流万古情。

寄题陈玉垒太史清华楼居集句四首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澄波虚阁似仙家,占断城中好物华。帘户每宜通乳燕,碧池新涨浴□鸦。

山中习静观朝槿,江上诗情为晚霞。杨柳入楼吹玉笛,更持红烛赏残花。

庚午春兴四首时在彭泽江上 其一

明代 王弘诲

青郊迎气转鸿钧,玉律初回禹甸春。行客不知梅节换,东风惟见柳条新。

江湖目极心偏切,池草诗成梦更亲。笑煞洛阳裁胜者,看花犹是昔年人。

望湖亭怀古

明代 王弘诲

十里湖光四望中,晴波如练碧浮空。已无波砮留神迹,犹有残碑纪旧宫。

远浦夕阳归钓艇,汪秋芦岸落征鸿。凄凉不尽前朝事,一叶吴江送晚风。

送司空陈公之金陵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剑履从容出九重,双旌遥指大江东。蕃宣旌著周邦誉,馈饷曾推汉殿功。

六代山河登眺外,两都筹策指挥中。风流画省应无事,赋就吴涛属便鸿。

山癯老人九景诗和毕松坡大宰韵 其三 蒲沼添筹

明代 王弘诲

山中长夏自伊吾,令节俄传沼上蒲。驻色仙标同药饵,轻身灵液谢藜扶。

已闻海屋增还算,更羡安期长道躯。四世祇令闻毕命,千秋宁许贺家湖。

王昭君辞 其三

明代 王弘诲

纵杀毛延可奈何,无缘对面几磋砣。古来红粉翻嗟怨,算来不赂画工多。

村庄杂兴 其三

明代 王弘诲

下马入柴门,秋高日易曛。乱山纡鸟道,叠石溷。

过东光访王慎斋馆丈集陶留赠

明代 王弘诲

息交游閒业,量力守故辙。穷巷寡轮鞅,素襟不可易。

颇回故人车,万化相寻绎。清晨闻扣门,被褐欣自得。

提壶接宾侣,抗言谈在昔。林园无俗情,云端有奇翼。

行行循归路,靡靡秋已夕。瞻望邈难逮,清谣结心曲。

石丸诗

明代 王弘诲

伏不必熊渠虎,起不必皇初羊。渴不必王烈髓,饥不必鲍靓粮。

请看崔家城东美一丸,犹堪米氏袍笏丈人当。崔君昔垦塾前圃,此物莹然出尘上。

传闻产自夷方来,旨小如拳今若鼓。隐映霞蒸海气浓,绰约象函天数五。

摩珠曾照普庵堂,劫火难销韫玉光。由来至宝终不灭,太极剖判云苍茫。

请君莫洒陵阳泣,讲堂应拟石渠集。补天妙手更何人,支机好向云中拾。

寿陈松师相公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铜龙紫气浮朱绂,金阙祥光隐碧纱。笃行汉庭推石氏,雄文西蜀迈苏家。

蟠桃露缀丹盘冷,玉树风垂彩袖斜。燮理万方同寿域,蓬壶冰月湛流霞。

夏日同陈仁甫陈公望游净业寺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古寺藏幽境,高城驻晚凉。林深烟欲暝,荷净水含香。

野意随鸥泛,芳心逐燕忙。翛然薄尘网,欲此借僧床。

孔剑锋种种幻术而尤精推数学能道人心上事历历不爽若有鬼神通之书 ...

明代 王弘诲

安心久矣破支离,一笑犹堪对偃师。山鬼料应侏俩辨,可能猜就老夫诗。

赠聪上人 其一

明代 王弘诲

定中观自性,趺坐已多年。为了斋僧愿,来寻结众缘。

心空涵水月,境寂见人天。若问西来意,忘言得妙诠。

王昭君辞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纨扇秋风怨未消,长门明月望空遥。人生失意无南北,何必天涯叹寂寥。

题罗浮归隐卷送欧桢伯虞部南归

明代 王弘诲

清时谁不荣轩冕,君独何心早乞身。自爱独山成远志,独令南海见归人。

云霄路隔冥鸿渺,江渚情深倦鸟亲。何日相从陪杖屦,都门叹息望行尘。

春日承郭陈袁王四翁丈邀饮龙津飞云园林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何处春来好,城南尺五天。棋枰围竹坐,几榻拂云眠。

摘果朱相弹,分林绿自穿。花间劳指引,须仗主人前。

题御医陈小山墨梅

明代 王弘诲

我闻小山自昔多种杏,何时笔底化为梅。兴来肘后试盘礴,千葩万卉同时开。

始疑大庾分清樾,复讶扬州观中发。冷蕊疏疏半带烟,寒梢袅袅时笼月。

怜予海上梅村人,对此悠然乡思新。多病须君惟药物,何期更赠一枝春。

见说君家世业钱塘口,为问孤山放鹤诗人今在否。

好将佳句集毫端,一笑檐前酒一斗。

辛丑七月八日贱生六十自述

明代 王弘诲

似共双星别有因,隔宵乌鹊尚欢填。悬弧紫气依南极,恋阙丹心向北辰。

绛县纪年增甲子,黄庭课日守庚申。迟回退食江湖远,樗散空惭祝大椿。

题画 其三 石榴

明代 王弘诲

盛夏丹葩艳,高秋玉粒滋。殷勤尚含祝,惟许魏收知。

王弘诲

王弘诲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29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