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游杨历岩 其二

游杨历岩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石洞云房袅四垂,群峰环拱路逶迤。侧身岩壑盘蜗近,骋目乾坤过鸟知。

隐约楼台浮海市,霏微泉树泻天池。兴来不尽磨崖纪,高阁凭虚纵所思。

诗人王弘诲的古诗

同蒋明府游玉柱岩得莲字

明代 王弘诲

洞凿玲珑入,岩窥宛转穿。壶天标玉柱,大地涌金莲。

会拟兰亭客,杯分阆苑仙。何当邀鹤驾,即此谢尘缘。

赠沈虹台太史册封肃藩

明代 王弘诲

分茅乍下金茎直,视草初违玉笋班。带砺宗盟传汉室,河山天府控秦关。

太行春尽登临日,绝漠风高睥睨间。西去乘槎牛斗近,为询天上几时还。

北上再发琼南阻寇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独宿江村秋雨寒,天涯灯火共悲欢。忧君最属江湖切,怀阙其如道路难。

万里驱驰戎马暗,百年心事水云閒。罗浮东去扶桑近,红日出门倚剑看。

赠聪上人 其一

明代 王弘诲

定中观自性,趺坐已多年。为了斋僧愿,来寻结众缘。

心空涵水月,境寂见人天。若问西来意,忘言得妙诠。

舟中集杜句 其一

明代 王弘诲

匣琴流水自须弹,隐几萧条戴鹖冠。看弄几舟移白日,漫劳车马驻江干。

黄莺过水翻回去,白鹭群飞大剧乾。乘兴杳然迷出处,强移栖息一枝安。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 其五 八月星槎

明代 王弘诲

盈盈秋水恍银河,登泛时随八月槎。织女支机君莫问,人间往事已蹉跎。

文昌祠

明代 王弘诲

文昌宫阙象云门,绛节高居鹫岭尊。天上张星流系远,人间帝子毓灵存。

六司炳曜联奎柄,五夜光芒傍斗垣。自是文明当圣世,长瞻瑞色满乾坤。

村庄杂兴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萝茑重重入,桑麻细细论。堂无劳绿野,园已傍青门。

片月窥幽径,閒云度远村。江湖耽岁晚,畎亩即皇恩。

说经训儿

明代 王弘诲

天有庶子星,地有莫愁湖。天地且犹然,而况于人乎。

铜鼓岭观海寄贺明府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一纵登临目,苍茫太宇空。断山浮潋滟,削壁判鸿蒙。

地撼蛟龙斗,潮争鼓角雄。凭高独舒啸,宛在水晶宫。

题画 其六 牡丹

明代 王弘诲

国色原无匹,天香况出群。洛阳春一种,犹值五千文。

寿潘光禄母七十

明代 王弘诲

使君谒帝来燕甸,九重亲视尚方膳。汉宫新袖玉桃回,言向瑶池展春宴。

瑶池阿母寿古稀,年年青鸟衔云飞。筹添海上恩光渥,舞罢花间昼锦辉。

即见潘舆趋禁闼,肯誇莱彩恋庭闱。

外孙张穆叔从父命远行至今半载杳无消息怅然感怀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弘诲

游子天涯慈母衣,密缝曾否意迟归。可怜向长婚初毕,漫学卢敖计总非。

霜雁已还虚信息,镜鸾空睹失容辉。何时龙剑成双合,萧瑟寒江怨落晖。

月夜听友人弹琴

明代 王弘诲

爱尔翩翩者,朱弦月下闻。新声含涧水,逸响递流云。

为解幽人意,何妨夜漏分。广陵怜绝代,聊此挹清芬。

送游紫南乡丈自文安擢谕海宁

明代 王弘诲

儒吏无嗟久陆沉,传经在在主恩深。五年化雨添文水,一日春风动武林。

潮满钱塘开绛帐,烟浮鹫岭聚青衿。宦游到处多幽胜,僧夜能因续旧吟。

石岭樵歌

明代 王弘诲

蜿蜒石砻间,悠悠采樵者。山鸟若相求,牛羊忽来下。

析薪岂为劳,乐意聊舒泻。聆彼大古音,何事探风雅。

挽少傅马文庄公 其三

明代 王弘诲

梦赍祥初叶,为霖意正遥。冰衔联上相,玉带领中朝。

身忽乘箕尾,名空繫斗杓。丹青炳遗烈,太华并岧峣。

送王荆石先生掌南院

明代 王弘诲

把酒关河暮,征帆潞渚开。风流江左地,文渚仲宣才。

白雪曾倾市,黄金独上台。声名隆翰苑,气色动蓬莱。

视草称周史,燃藜陋汉材。圭璋人共羡,山斗士多推。

简在新恩渥,光华故里来。暂违枫殿直,遥向秣陵回。

道以文章著,班仍侍从陪。北扉荣绾绶,东观忆衔杯。

恋阙心方切,思吴驾每催。凤凰应有赋,鸿雁若为裁。

风采看前席,祥光仰上台。汉宫需羽翼,商鼎待盐梅。

迟尔鸣珂入,殊勋诵九垓。

再到山庄漫兴

明代 王弘诲

身名幸自谢樊笼,招隐时来傍桂丛。鸟语惭能忘物外,鹿游应已惯山中。

开帘东岭看初月,欹枕南窗听晚风。争席不须嫌野老,垂纶堪自拟渔翁。

雨过即事简陈公遐宫谕

明代 王弘诲

霁雨散炎蒸,端居畅遐想。薰风时南来,四遐回新爽。

鸣蝉集高树,幽鸟自来往。轻霞浮潋滟,远屿互苍莽。

凭轩一以眺,悠然足心赏。散帙窥遗编,鸣琴发清响。

吏隐稀朝谒,地偏避尘鞅。无劳谈丹丘,即此超世网。

抠衣时出门,苔绿侵阶长。

王弘诲

王弘诲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29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