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宛转曲

宛转曲

唐代 王建

宛宛转转胜上纱,红红绿绿苑中花。
纷纷泊泊夜飞鸦,寂寂寞寞离人家。

诗人王建的古诗

华清宫前柳

唐代 王建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

唐代 王建

使回高品满城传,亲见沂公在阵前。百里旗幡冲即断,
两重衣甲射皆穿。探知点检兵应怯,算得新移栅未坚。
营被数惊乘势破,将经频败遂生全。密招残寇防人觉,
遥斩元凶恐自专。首让诸军无敢近,功归部曲不争先。
开通州县斜连海,交割山河直到燕。战马散驱还逐草,
肉牛齐散却耕田。府中独拜将军贵,门下兼分宰相权。
唐史上头功第一,春风双节好朝天。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唐代 王建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
柔腻于云叶,新鲜掩鹤膺。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
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
价数千金贵,形相两眼疼。自知颜色好,愁被彩光凌。

谢李续主簿

唐代 王建

馆舍幸相近,因风及病身。一官虽隔水,四韵是同人。
衰卧朦胧晓,贫居冷落春。少年无不好,莫恨满头尘。

听雨(一作司空图诗)

唐代 王建

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
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唐代 王建

大雅废已久,人伦失其常。天若不生君,谁复为文纲。
迷者得道路,溺者遇舟航。国风人已变,山泽增辉光。
星辰有其位,岂合离帝傍。贤人既遐征,凤鸟安来翔。
少小慕高名,所念隔山冈。集卷新纸封,每读常焚香。
古来难自达,取鉴在贤良。未为知音故,徒恨名不彰。
谅无金石坚,性命岂能长。常恐一世中,不上君子堂。
伟哉清河子,少年志坚强。箧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自顾音韵乖,无因合宫商。幸君达精诚,为我求回章。

舞曲歌辞。独漉歌

唐代 王建

独独漉漉,鼠食猫肉。
乌日中,鹤露宿,黄河水直人心曲。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

唐代 王建

苍苔满字土埋龟,风雨销磨绝妙词。
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唐代 王建

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点绿斜蒿新叶嫩,
添红石竹晚花鲜。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
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

相和歌辞。饮马长来窟行

唐代 王建

长来窟,长来窟边多马骨。古来此地无井泉,
赖得秦家筑来卒。征人饮马愁不回,长来变作望乡堆。
蹄迹未干人去近,续后马来泥污尽。枕弓睡著待水生,
不见阴山在前阵。马蹄足脱装马头,健儿战死谁封侯。

新晴

唐代 王建

夏夜新晴星校少,雨收残水入天河。
檐前熟著衣裳坐,风冷浑无扑火蛾。

江陵即事

唐代 王建

瘴云梅雨不成泥,十里津楼压大堤。蜀女下沙迎水客,
巴童傍驿卖山鸡。寺多红药烧人眼,地足青苔染马蹄。
夜半独眠愁在远,北看归路隔蛮溪。

题石瓮寺

唐代 王建

青崖白石夹城东,泉脉钟声内里通。地压龙蛇山色别,
屋连宫殿匠名同。檐灯经夏纱笼黑,溪叶先秋腊树红。
天子亲题诗总在,画扉长锁碧龛中。

别药栏

唐代 王建

芍药丁香手里栽,临行一日绕千回。
外人应怪难辞别,总是山中自取来。

汴路即事

唐代 王建

千里河烟直,青槐夹岸长。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回看故宫柳,憔悴不成行。

山店(一作卢纶诗)

唐代 王建

登登石路何时尽,决决溪泉到处闻。
风动叶声山犬吠,一家松火隔秋云。

送裴相公上太原

唐代 王建

还携堂印向并州,将相兼权是武侯。时难独当天下事,
功成却进手中筹。再三陈乞垆烟里,前后封章玉案头。
朱架早朝立剑戟,绿槐残雨看张油。遥知塞雁从今好,
直得渔阳已北愁。边铺警巡旗尽换,山城候馆壁重修。
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球。圣主分明交暂去,
不须高起见京楼。

哭孟东野二首

唐代 王建

吟损秋天月不明,兰无香气鹤无声。
自从东野先生死,侧近云山得散行。
老松临死不生枝,东野先生早哭儿。
但是洛阳城里客,家传一本杏殇诗。

昭应官舍书事

唐代 王建

县在华清宫北面,晓看楼殿正相当。庆云出处依时报,
御果呈来每度尝。腊月近汤泉不冻,夏天临渭屋多凉。
两衙早被官拘束,登阁巡溪亦属忙。

相和歌辞。采桑

唐代 王建

鸟鸣桑叶间,叶绿条复柔。攀看去手近,放下长长钩。
黄花盖野田,白马少年游。所念岂回顾,良人在高楼。
王建

王建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315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