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虎邱二首 其二

虎邱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不波艇子额高楼,唐祝才人此旧游。是否生公说法好,隔塘狮子特回头。

诗人王季珠的古诗

巫孝女

清代 王季珠

衫袖缕缕血满幅,深夜背人剜臂肉。一匙和药当参苓,巴望萱帷疾愈速。

焚香膜拜祷昊天,愿以女年补母年。寿算决然不能强,女郎岂惜微躯捐。

母存嬉戏秉至性,母殁零丁誓却聘。苦无兄弟力扶持,否亦拼与母同命。

笃守祠墓荐蘋蘩,三党四邻尽起敬。吁嗟乎,妻拿夜肉与朝鱼,苛待爷娘豢牢猪。

孝女每膳必咨涕,沥诚以祭七秩馀。两两相衡当愧死,宜乎有司旌其庐。

宪吏尤喜端风教,懿德流芳为手书。孝行从来不多觏,史乘安可付阙如。

乡情三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似箭攒胸那放宽,形鸠面鹄总无颟。妇怜夫瘁忧成病,母听儿啼愿缩餐。

寒暑劳人和药苦,米盐心计嚼梅酸。穷思饱暖真奇福,何处声腾百口欢。

悼姚家凤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人品兼文品,乡邦绰有誉。从今门绝迹,为尔火多书。

铩羽穷鹰隼,开函泣蠹鱼。善因无善果,天道竟何如。

五十述怀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风涛未靖又兵戈,半百年从患难过。朋旧易飘霜后叶,老怀难起井中波。

点金乏术成仙少,剪纸为花喝彩多。草草劳人干甚事,旷庐我只当行窝。

题丹阳驿亭壁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独夜客凄篷背雨,通年人饱马头风。伤心行路难如此,我尚身留古驿中。

忍草庵题壁三首 其三

清代 王季珠

偶缝破纳拾残霞,更汲珠泉煮好茶。漫道空山无色相,碧云黄叶院门赊。

山茶树

清代 王季珠

逮我来游本实拨,仅传高覆楼七楹。拂檐传复生节节,纵斧声又伐丁丁。

百年宝墨一夕火,十里花红万古情。粟影会看圆更满,寺前银杏况峥嵘。

河山

清代 王季珠

忽成忽败古今同,玩弄河山一掌中。奋上舞台歌与泣,疲癃何必不英雄。

苏邸寄内

清代 王季珠

客山百里未云遥,每一萦怀万分焦。各种象图秋讨晒,将花篱菊早勤浇。

私仪代我邻翁却,公赋防他悍役骚。病里叮咛无别话,卫生第一气和调。

抒感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谋生乏术抑何堪,纺织工夫女助男。一自官商渔利甚,万家机杼阁东南。

寄赠缪广文少村同学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世事濛濛烟雾中,果谁指出路西东。人皆品丑娄师德,我独诗规陆放翁。

木匣剑光犹烁烁,湘帘云影太匆匆。静评行运初无是,补种庭前月月红。

吊姚孝廉缉庵太夫子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摇落文星第几重,尚馀地望厌乔松。无瑕白璧千人赏,极品黄金一手镕。

私淑难期蝇附骥,英才并荷鲤登龙。翩然仙去骖鸾鹤,天上玉堂定册封。

甲辰秋留别耕霞世叔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异乡未易故交逢,恶酒偏倾酒数觥。阅世卅年心愈小,添霜两鬓面疑生。

别时却述来时话,诤我殊多爱我情。相约还旧搜旧碣,家山十景待题评。

春日喜方耕霞丈见访即以赠别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顾我来游旧草堂,一杯清茗道家常。肝肠甚侠囊偏涩,唇舌无疲剑不芒。

相必丰颐始有禄,文多激语断非祥。评诗莫误诗滋味,满口才教嚼笋香。

六十诞辰,戚友咸劝称觞,余以值此世变,何敢再受亲友庆祝,作述 ...

清代 王季珠

生活年年讨六经,庭呈羔雁愧兹深。明知呈化弄人巧,不悔文章丧我心。

博弈场中争树帜,烟花队里乐挥金。壮年嗜好较人甚,病挽膏肓痛下针。

月夜有感

清代 王季珠

问天不应且高歌,明月当头感慨多。新咏难摹流辈状,旧题易落古人窠。

大江南北群狼啸,名世英雄走马过。聒耳风涛平复起,长河恐亦易生波。

和莆田江春霖侍御即次原韵三首 其三

清代 王季珠

祖饯都门车骑进,新诗络绎递蛮笺。执鞭诗老迎南越,珥笔寅僚眷北燕。

权贵当初寒破胆,国民此后孰承肩。起官还待颁优诏,风骨棱棱已遍传。

消寒会赠蔚莪世弟

清代 王季珠

业作章缝士,羞为饮食人。十年诗劲敌,一席酒同寅。

有品何云贱,无官莫怪贫。休提淮海事,哀雁惹酸辛。

题郑板桥墨竹

清代 王季珠

月来筛影风来啸,挺雪拒霜标劲操。淡浓疏密一笔挥,卓然写出绿卿照。

从来画工判优劣,判在精神到不到。写到心花怒发时,不论直挥与横扫。

千竿万竿玉亭亭,败叶枯枝也觉好。吸尽渭川真骨髓,莫怪神肖貌不肖。

并世若逢东坡与,也把先生呼笑笑。

同门张少泉大令见赠爱吾庐钞赋诗奉酬四首 其四

清代 王季珠

高人出处本堂堂,怡养天和兆吉祥。茂草一丛蒋诩径,奇书万卷郑玄乡。

新春黄鸟方砭耳,旧梦红羊总断肠。豹幸全斑得窥见,爱吾庐钞口生香。

王季珠

王季珠

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著有旷庐草诗集。► 13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