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勖诸生二首 其一

勖诸生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屹然学界极天高,拾级先登属我曹。角艺争能些小事,百年立脚要求牢。

诗人王季珠的古诗

同门张少泉大令见赠爱吾庐钞赋诗奉酬四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蓉城东望代钟英,尖秀龙砂山脉清。七叶名儒古循吏,八驺大宪旧门生。

归田而后完诗稿,阅世已深淡宦情。同样娑娑增老态,谁知朔也是星精。

春感八首 其五

清代 王季珠

业把五金冶一炉,万邦花覆吉祥多。旋闻牛李争门户,辜负文题是共和。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八

清代 王季珠

西风摧柳忽惊秋,匾豆开花满架球。白露停车成老例,黄粱经斛喜浮收。

池塘鱼为均分股,兄弟牛仍合一头。树艺家声无敢堕,镃基不待旧时修。

夏日金阊返棹

清代 王季珠

手挈行囊速上船,金阊城外月婵娟。烟笼虎阜钟遥搁,风簸鹅湖梦破圆。

孤椵灯红方便路,四陲雾黑竟糊天。晓星明灭鸡初唱,早有耕氓戽稻田。

题缪君少村云溪停棹图

清代 王季珠

昔年秋雨邀投宿,今年春风馈食肉。如许交情久勿衰,世情何故日翻覆。

畅行西学搅中原,今古划然成两局。推求至理甚平常,天运从来鲜重复。

不论世情论交情,四十年前曾共读。河梁分手几星霜,一幅新图天上落。

披图省识图中人,犹是书生真面目。官冷如冰身不羁,梦回未许黄粱熟。

溪头杨柳渡头船,呼到小奚供汤沐。天宽地阔任啸歌,世外徜徉消清福。

一棹归来带有春,想是毗陵春扇足。六籍胡为轻废置,平地骇闻风波恶。

勿弃旧时老弟兄,携余中遁愚公谷。

寄赠缪广文少村同学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绝无聊赖只临池,犹是消磨胜废时。造士怕闻花样变,立言翻笑布衣痴。

余惟受命甘为殖,君喜居官老作师。德不加修修亦晚,逢人犹道勉为之。

拟营生圹十首 其十

清代 王季珠

脱胎而去复还胎,因果成书语也该。毕竟此身化何物,裸虫门类广难猜。

广福道中

清代 王季珠

蛇旋曲境路多生,赖有樵儿为导行。倒挂虬藤如结采,乱飞翠羽各呼名。

斯游毕竟关清福,有笔转难写实情。步上山头休负异,已登高处一如平。

巫孝女

清代 王季珠

衫袖缕缕血满幅,深夜背人剜臂肉。一匙和药当参苓,巴望萱帷疾愈速。

焚香膜拜祷昊天,愿以女年补母年。寿算决然不能强,女郎岂惜微躯捐。

母存嬉戏秉至性,母殁零丁誓却聘。苦无兄弟力扶持,否亦拼与母同命。

笃守祠墓荐蘋蘩,三党四邻尽起敬。吁嗟乎,妻拿夜肉与朝鱼,苛待爷娘豢牢猪。

孝女每膳必咨涕,沥诚以祭七秩馀。两两相衡当愧死,宜乎有司旌其庐。

宪吏尤喜端风教,懿德流芳为手书。孝行从来不多觏,史乘安可付阙如。

谒岳王观铁秦桧像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谋害忠良罪莫饶,我为秦魄遣无聊。铁人亏得王前跪,臭气应由香火消。

五十述怀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风涛未靖又兵戈,半百年从患难过。朋旧易飘霜后叶,老怀难起井中波。

点金乏术成仙少,剪纸为花喝彩多。草草劳人干甚事,旷庐我只当行窝。

题丹阳驿亭壁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小憩丹阳道上亭,聚时形即散时形。无人不望前程奋,听叫哥哥许少停。

感怀二律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旧服新装最诩工,趋时未脱古人风。人皆量服娄师德,我愿诗规陆放翁。

藏匣剑光犹烁烁,过帘云影太匆匆。静评行运初无似,莫误春花一例红。

甲辰秋留别耕霞世叔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山里清风湖里月,每逢八月记琴川。楼收秋爽容高卧,舟共春游各赋篇。

疗疾愿延天下寿,编书名附古人传。挑灯横榻谈深夜,休问珠黄值几钱。

赋菊柬方耕霞丈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秋柳雕残秋草衰,经秋多半惮霜严。主人淡淡花犹是,即吐媗妍不落凡。

柬曹岐鸣二首 其一

清代 王季珠

作则原来在本身,君家和气盎如春。解纷排难孚忠信,不假言词折服人。

甲辰秋留别耕霞世叔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异乡未易故交逢,恶酒偏倾酒数觥。阅世卅年心愈小,添霜两鬓面疑生。

别时却述来时话,诤我殊多爱我情。相约还旧搜旧碣,家山十景待题评。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十二

清代 王季珠

舍南舍北启朝扉,并坐冬烘似打围。儿学坐农先唤牧,女因催嫁自裁衣。

霜青晚稻登砻富,雪白沙棉曝户肥。驱斥不祥安且吉,勿应媚灶笑人非。

消寒会赠蔚莪世弟

清代 王季珠

业作章缝士,羞为饮食人。十年诗劲敌,一席酒同寅。

有品何云贱,无官莫怪贫。休提淮海事,哀雁惹酸辛。

柬曹岐鸣二首 其二

清代 王季珠

持斋戒杀佛为心,自奉何拌费一金。独有地方慈善事,随时施济总推襟。

王季珠

王季珠

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著有旷庐草诗集。► 13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