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王季珠
慎防损坏老皮囊,劝进庐循续命汤。一息尚存权未替,乌鸢蝼蚁缓商量。
同门张少泉大令见赠爱吾庐钞赋诗奉酬四首 其三
履上金台惬北游,目空凡界又奚求。檠灯蓟北芦鸿梦,儿女江南稻蟹秋。
棘地荆天军国威,去思来慕部民讴。翛然物外谁羁勒,行乐人生第一筹。
题郑板桥墨竹
月来筛影风来啸,挺雪拒霜标劲操。淡浓疏密一笔挥,卓然写出绿卿照。
从来画工判优劣,判在精神到不到。写到心花怒发时,不论直挥与横扫。
千竿万竿玉亭亭,败叶枯枝也觉好。吸尽渭川真骨髓,莫怪神肖貌不肖。
并世若逢东坡与,也把先生呼笑笑。
谒邓司徒庙
瞻拜司徒入社来,清高遗像肖灵台。莫嫌香火缘今断,血食绵长万本梅。
思无邪
六经有宗旨,得旨皆堪蔽。东鲁删古诗,西堪衍小亭。
正变因乎风,心通情自契。千古乏解人,一经括一义。
亮哉駉马篇,举隅为起例。
赠因心香兄赴大名府言师幕四首 其二
燕赵何曾减旧时,佳人风格重胭脂。不须老女翻眉样,彼此惟投白话诗。
寄赠缪广文少村同学二首 其二
世事濛濛烟雾中,果谁指出路西东。人皆品丑娄师德,我独诗规陆放翁。
木匣剑光犹烁烁,湘帘云影太匆匆。静评行运初无是,补种庭前月月红。
旷庐遣兴二首 其二
广厦难容况敝庐,古人未许赋同居。性缘人物多多悔,交过中年渐渐疏。
畏事竟成战败马,亡书直似放生鱼。花名载入群芳谱,近十年来考究虚。
赠许明经颂慈
吾邑老经师,青毡冷不知。饬躬农画畔,积学贾居奇。
高朗濂溪抱,冲和栗里诗。指迷无定术,半在笑谈时。
巫孝女
衫袖缕缕血满幅,深夜背人剜臂肉。一匙和药当参苓,巴望萱帷疾愈速。
焚香膜拜祷昊天,愿以女年补母年。寿算决然不能强,女郎岂惜微躯捐。
母存嬉戏秉至性,母殁零丁誓却聘。苦无兄弟力扶持,否亦拼与母同命。
笃守祠墓荐蘋蘩,三党四邻尽起敬。吁嗟乎,妻拿夜肉与朝鱼,苛待爷娘豢牢猪。
孝女每膳必咨涕,沥诚以祭七秩馀。两两相衡当愧死,宜乎有司旌其庐。
宪吏尤喜端风教,懿德流芳为手书。孝行从来不多觏,史乘安可付阙如。
金陵题咏
一条带水永纡回,南部名都此占魁。吊古客寻鸿爪去,卖花娘抱马头来。
清时酒奏升平曲,劫后风悲瓦砾堆。听说鸡鸣山半寺,梁皇尚有舍身台。
六十诞辰,戚友咸劝称觞,余以值此世变,何敢再受亲友庆祝,作述 ...
诗逋酒债负昏昏,无计清消只罢论。容我护持乾净土,管他错认是非门。
权将子母希分润,愧乃须眉语感恩。独未满怀新政府,三纲破坏古乾坤。
锡山闲咏四首 其四
筑室山坡卞玉京,借山埋玉不求名。蓺香尼院修何业,要把清泉涤绮情。
消夏偶成
午枕清凉梦初醒,静参元理不嫌虚。很多亡赖成名业,大怪生人读死书。
抱愤谁吞樊哙肉,趋炎共恋孟尝鱼。一枰棋打输赢劫,局外闲观乐有馀。
依样葫芦最入时,不谐于俗我何痴。偶沾霖雨蛙齐闹,远逸风尘马怕羁。
醉后乱挥张旭草,梦中甜咏陆游诗。累传家世留清望,忍著淤泥半点缁。
再叠前韵奉和三首 其二
计出林泉已十年,萧然宦橐不名钱。千杯别酒金台上,一段慈云镜水边。
直等阳城符物论,寒羞范叔受人怜。青衫检点休嫌敝,日下归来已著绵。
拟营生圹十首 其七
不独寒梅摩小影,还将明月悟来因。荣铭哀诔多多锡,千古难逢挂剑人。
勖诸生二首 其一
屹然学界极天高,拾级先登属我曹。角艺争能些小事,百年立脚要求牢。
见郁李花感赋以示胞弟
草草劳生未有涯,一门四处益堪嗟。兵围门解中年遇,裘敝难缝数口家。
差为疗贫文短售,甚母染侠酒狂赊。同根理合同回护,风雨无伤郁李花。
乡情三首 其二
似箭攒胸那放宽,形鸠面鹄总无颟。妇怜夫瘁忧成病,母听儿啼愿缩餐。
寒暑劳人和药苦,米盐心计嚼梅酸。穷思饱暖真奇福,何处声腾百口欢。
游圣恩寺登还元阁
朝来山气不胜寒,古木长林面面攒。旷览太湖三万顷,还元阁上一凭栏。
王季珠
字馨吾,诸生。顾山人,居镇东,额曰旷庐,莳花种竹,吟啸其中。诗规陆放翁,书法赵松雪。著有旷庐草诗集。► 132篇诗文
虎邱二首 其一
锡山闲咏四首 其二
诵芬
重游莫愁湖登胜棋楼
祖文中子通二首 其二
拟营生圹十首 其三
河山
甲辰秋留别耕霞世叔二首 其一
舟抵维杨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五
旷庐遣兴二首 其一
赠因心香兄赴大名府言师幕四首 其三
锡山闲咏四首 其一
潘园彭刚直公壁间墨梅
访相国山居四首 其四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四
赋菊柬方耕霞丈二首 其一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一
元辰二首
重九日访表弟须膺范
春感八首 其四
柬方蔚莪世弟
访相国山居四首
赠因心香兄赴大名府言师幕四首 其四
晒书
遗闲
乡情三首
祝周小山世长六十 其二
夏日金阊返棹
和莆田江春霖侍御即次原韵三首 其三
题缪君少村云溪停棹图
寄赠缪广文少村同学二首 其一
谒岳王观铁秦桧像二首 其一
清明雨
山茶树
消寒会赠蔚莪世弟
祖文中子通二首 其一
自题懒鸿馆
腊八粥
五十自述
赠吴景增同学
柬曹岐鸣二首 其二
抒感二首 其二
和莆田江春霖侍御即次原韵三首 其一
杂咏十首 其四
访相国山居四首 其三
柬曹岐鸣二首 其一
旷庐落成移居 其二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九
再叠前韵奉和三首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