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吴潜
洞仙歌(三用韵)
朝中措(和自昭韵)
八用喜雨韵三首
僧若珪求短偈
满江红 其五 金陵乌衣园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满园罗绮,满城箫笛。
花树得晴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
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再用出郊韵三首
水调歌头(_·川溪亭)
洞仙歌 其一
□□□□,□□□□瘦。□□□□□□酒。□□深,碎蕊残萼都收,归簟枕,谁道栀橐敢就。
月边偏爱惜,冰玉肌肤,应对姮娥共搔首。疑怪得中原,讹道天花,胡尘后、可堪怀旧。
且海国、浮沉醉花心,喜近日烽烟,渐消亭候。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三用出郊韵三首
高桥舟中二首
谢世诗二首
四用喜雨韵三首 其三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宿省
谢世颂三首
再和赵知录韵三首
水调歌头·焦山
水调歌头·榆塞脱忧责
昨日连昼夜之雨尤可喜再用前韵
闻同官会碧沚用出郊韵三首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382篇诗文
水调歌头 其五 江淮一览
二郎神 其二 再和
梅花小吟
水龙吟(戊午元夕)
如梦令·插遍门前杨柳
和景回胡计院数字韵就送其行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
吴萧山知县
睡起行北园
谒金门·溪边屋
水调歌头(小憩袁氏园用前韵)
苦雨吟十首呈同官诸丈 其六
水调歌头·皎月亦长有
满江红(己未四月九日会四明窗)
沁园春·落雁横空
蝶恋花·澹白轻黄纯雅素
满江红 其九 送吴叔永尚书
和惠检阅送胡计院韵
清平乐·轻轻却暑
哨遍(括兰亭记)
口占酬翁处静
满江红 其二 送陈方伯上襄州幕府
满江红 其十一 郑园看梅
四五用喜雪韵四首
满江红·丹桂重开
三用喜雪韵呈同官诸丈不敢辍禁物之令也二首
五用出郊韵三首
山楼枕上
谒金门·停画鷁
霜天晓角·小山幽彻
平山堂
满江红(再用韵怀安晚)
秋思一首寄方君遇
南乡子·野景有谁收
钱塘江三首
满江红·细阅浮生
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
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四用喜雨韵三首
满江红(郑园看梅)
满江红(刘表翁右司席上)
满江红·痴霭顽阴
酹江月(梅)
祝英台近(和吴叔永文昌韵)
贺新郎(丁巳岁曲叔氏)
声声慢·挨晴拶暖
忆秦娥·娇滴滴
再用前韵二首 其一
代为大川重说偈言
满江红 其六
祝英台近(和辛稼轩“宝钗分”韵)
爱山台
永遇乐(己未元夕)
小重山(己未六月十四日老香堂前月台玩月)
景回兄和篇甚佳信笔再用韵
贺新郎·可意人如玉
满江红(戊午九月七日,碧沚和制几韵)
行小圃偶成唐律呈直翁自昭叔夏
泛湖次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