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汝玉
平生晦迹卧林扃,太史应占处士星。十亩桑榆閒暮景,一蓑烟雨钓寒汀。
遗安已得庞公计,传后无烦韦氏经。欲挹高风何处问,兰陵冢上有新铭。
哭曹给事 其一
署职居仙禁,分曹掌士师。那知弥月病,永间百年期。
堂有衰龄母,家无主祭儿。亲交临旅榇,向哭有馀悲。
题高彦敬画和高季迪张来仪韵
贞元大历旧风流,赋尽江南芷若秋。何用山阳闻夜笛,水光云影总离愁。
王孟端画枯木竹石为张继孟题
古木疏篁倚石边,不随桃李斗春妍。平生留得冰霜操,别有幽期在莫年。
题双壁堂
谢庭誇玉树,卫诗赋瑶璚。何如临江彦,伯仲二难并。
莹然双白璧,皎皎蓝田英。佐邑初试用,躬耕尚违荣。
昭代贵良器,天衢方大亨。怀韫岂终久,卑沈匪无成。
瑚琏荐清庙,琅玕贡明廷。知君善待贾,行见重连城。
题侯主簿忠告轩
君诚不独治,分忧赖贤牧。所以汉郎官,出贤应星宿。
长洲古名邑,民物称富足。年来久凋弊,五月粜新谷。
侯令剸烦才,存心在忠告。行春载轻车,烟村桑柘绿。
孝悌申古训,淳庞化今俗。坐令百里间,讴歌仍鼓腹。
昔闻宓子贱,弹琴致民服。复修良吏传,为尔请重续。
题扇赠姜公实
玉堂退食苑钟迟,不觉花砖日影移。忽报故人来问信,相逢却说故乡时。
题竹四首 其三 凌空势方起
春雷初响蛰龙惊,猛势凌空夭矫横。几度山窗亲见处,露华如水月华明。
咏中庭幽兰寄曾日彰练声伯
中庭有幽兰,贞独信为美。移根自泽阴,托荫近堂趾。
敷叶恒披绿,抽茎复攒紫。桃李讵能方,荇茝或可比。
纫之佩服间,足以赠君子。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七 甘泉飞瀑
危峰高不极,瀑布半空飞。岩风吹莫溅,恐湿绿萝衣。
为朱景昭题画竹
西山故宅草离离,留得潇湘绿玉枝。莫怪临风倍惆怅,画中尽是故人诗。
秋夜怀沈秀才
萤栖衰苇寒,月敛疏萝暝。羁怀悄无欢,卧背风灯影。
露冷叶声翻,更深人语定。欲弹孤桐琴,惆怅谁能听。
因兹念知己,展转至宵竟。
题赵丹林竹
一家村上记相寻,坐对萧萧风满林。天上归来重看画,辽东鹤去海门深。
鹌鹑
游鶤运四海,黄鹄摩丹霄。道逢霜霰严,铩翮青云遥。
何如秋原鹑,短羽无高超。饥餐野田实,栖集依苇萧。
时飞复时止,和声弄鲜飙。雌雄各安偶,所乐同鹪鹩。
志愿易为足,过图良自劳。物生贵得性,岂必搏扶摇。
东郭襟咏十首 其四 莎滩
莎滩溪水汜,滩上烟莎绿。日夕少人过,閒鸥自来宿。
鸣凤轩
凤飞朝云表,五章备羽仪。回翔久不下,顾览在德辉。
美人抱高志,植此圭璚姿。将期九苞翼,来集凌寒枝。
但恐花不实,零霜厉严威。从今舟穴雏,茕茕抱长饥。
翻贻斥鴳诮,中道将安归。
追赋杨氏夜游 其三
银灯隐绛纱,流彩映铅华。插鬓金鸾小,填蛾翠雁斜。
衫宽藏半摺,绶解绾双花。共睹新妆束,相邀进内家。
题梅花 其一
看花曾忆少年游,江海狂踪知几秋。莫道何郎今老去,未教诗兴减杨州。
南湖佳趣
雨香云暖东风里,绿涨南湖湖上水。望中涨顷净无尘,细縠平铺吹不起。
凫鹥鸂䳵交交飞,蒲芽含紫芦芽肥。天光水影更荡漾,湖南湖北皆春晖。
美人家并湖边住,花落花开春几度。自从捧檄仕京华,梦绕烟霞钓游处。
我本沙鸥社里人,别来频见凤城春。赋诗为写湖南趣,犹忆汀洲采白蘋。
秋夜九首 其六
冷衾无暖卧,短烛无长明。志士有愤叹,忧人多苦声。
凉月挂寒壁,枯飙嘶商茎。四时递相促,羲驭长不宁。
□□忽如剪,抚□飒已盈。窦虫鸣幽幽,馀生欲何成。
东郭襟咏十首 其一 东城
家住东城下,时登东城上。东城几古今,一望一惆怅。
王汝玉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273篇诗文
题竹赠别吕希旸从役
歌风台送刘克让先生之沛县邑庠
题槎处卷
林塘佳趣
送人 其二
题谢
潘宅菖蒲歌用谢叠山先生韵
秋夜九首 其八
题扇与练经
题可斋卷
送俞纪善调宰鲁山 其一
题竹四首 其四 得地色不移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四 田东暮雨
野亝
挽王之常先生
题画杂咏 其四
题虞山景
送祝少卿使朝鲜和大学士王达善韵
读余忠宣公文集
清真轩
和僧见寄三首 其一
张志和
送舍弟琎
和徐高尚同陈胡二文学虎丘游集
题施江月扇
题吏部陈侍郎奉萱堂
题秋林小景
题度关图
冬夜客馆怀王达善
东郭襟咏十首 其九 石庭
题徐幼文画次高季迪张来仪韵
桥亭八咏为宗人府经黄子中赋 其六 圣容僧钟
寄虞公务
远趣楼
次费刚中秀才见贻诗韵 其一
题赵仲穆画兰
咏兔 其二
送太守之官
渊明把菊图
题王叔明画黄鹤山图为喻彦行赋
题张溪云画竹
丝竹堂
题高太常赠钱文学画竹
挽毛国子
题梅花卷为顾御史赋
端阳应制
唐宫七夕图
雨中江馆偶成寄山中诸友
送郑御史佥宪四川
秋斋晓坐
为谈彦诚题戴嵩画牛
佳赏轩杂咏八首 其五 古桧
寄略道权上人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 其五
再用前韵奉答
送郑玄龄还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