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竹赠别吕希旸从役

题竹赠别吕希旸从役

明代 王汝玉

露莎烟草满晴川,罢钓归来暂泊船。非是野情忘世事,閒愁不到白鸥边。

诗人王汝玉的古诗

送仪曹主事陆伯曕使朝鲜

明代 王汝玉

鲸海洪涛里,鸡林旭日边。皇风涵八表,使节降中天。

往赐殊恩享,来朝甲令悬。旧知邻日本,新号复朝鲜。

礼乐存殷后,衣冠仿汉前。诗歌四牡什,书读旅獒篇。

浿水功全陋,新城绩浪传。圣图宁有外,王道本无偏。

职贡梯航日,河山带砺年。只今同内属,不用将楼船。

远趣楼

明代 王汝玉

王君大隐徒,脱略当世务。结楼红尘中,宛有沧洲趣。

窗含夫椒云,帘卷洞庭雨。暮看烟鸟还,朝见风帆举。

身将杳漠俱,心与鸿濛侣。即此是真游,何须在岩渚。

挽金洲吴处士 其一

明代 王汝玉

有士抱高节,逍遥在林丘。布衣轻组绶,天爵傲公侯。

心逐閒云卷,身随野鹤游。何由歌楚些,荐藻谒金洲。

题华东湖画

明代 王汝玉

白发东湖一老仙,已乘黄鹤上云烟。至今遗墨留人世,清兴横飞太华颠。

代闺人怨

明代 王汝玉

璧月鉴朱扉,金风复动帏。熏炉添夕烬,华动散炎辉。

孤人处兰室,荡子别金微。月蓂频陨谢,春草屡芳菲。

腕玉销璚钏,啼珠染翠衣。调弦閒宝瑟,织锦罢鸣机。

夜衾怀嬿婉,晨镜惜容徽。梦畏灵鸡唤,心惊旅雁飞。

往岁从征北,连年属建威。马邑方无戍,龙城已解围。

念兹桃李月,那能独不归。

送俞纪善调宰鲁山 其一

明代 王汝玉

草章犹在箧,花县去鸣琴。旧擅声华重,新沾恩例深。

崇文明主意,惜别故人心。分守长安道,因风嗣德音。

访山中故人

明代 王汝玉

整策陟幽峻,寻云入灵溪。藤萝互蒙密,崖磴纷盘纡。

长林倏数转,春鸟时一啼。稍觉去人远,讵知行路迷。

欣值息心士,幽独在岩栖。清晤冥夙契,微旨启玄机。

于焉素怀惬,澹然凡虑非。明当税尘鞅,投迹恒相依。

题沈士称画

明代 王汝玉

乱云重叠树高低,不见人烟只听鸡。它日挂冠寻故隐,移家合住在苕溪。

题画杂咏 其一

明代 王汝玉

月出孤松阴,风生百泉响。空山不见人,解带苍苔上。

题画杂咏 其四

明代 王汝玉

湿翠映繁红,东园起暖风。春光何处是,都在鸟声中。

野亝

明代 王汝玉

閒斋面潇洒,欲谢尘中绿。四坐杳无际,此心方淡然。

哭曹给事 其二

明代 王汝玉

秋色凄丹旐,惊飙飒素帏。文成贾生赋,舞罢老莱衣。

草圣从今绝,交情感昔非。那堪愁正切,邻笛怨馀晖。

溪南小隐为孙叔瑜赋

明代 王汝玉

我从天上归烟霞,偶过溪南小隐家。溪头过夜雨新歇,浦口水生浮钓槎。

十年江海狂游迹,暂尔还乡反如客。沙鸥野鸟忽相逢,总是当年旧曾识。

明朝又欲去朝天,身在龙楼凤阁边。回首溪南何处是,夜深梦落洞庭船。

送马先生致仕还松江

明代 王汝玉

十载黉宫坐冷毡,旋因致仕远辞天。桑榆暮景逢明世,桃李春风忆少年。

送别同倾江馆酒,赋归独泛泖湖船。惭予亦有莼鲈兴,梦绕吴松烟水边。

题扇赠姜公实

明代 王汝玉

玉堂退食苑钟迟,不觉花砖日影移。忽报故人来问信,相逢却说故乡时。

致乐堂

明代 王汝玉

奉亲思致孝,养志敞华堂。映日斑衣粲,迎风锦幕张。

鹤垂耆耄发,雁列子孙行。椿树连庭茂,萱花近砌芳。

田荆纷蔚蔚,窦桂发穰穰。酒献千金寿,炉供百福香。

承颜和气集,政颂德音扬。繁祉方无已,遐龄政未量。

长年皆乐事,宁赋采兰章。

南湖佳趣

明代 王汝玉

雨香云暖东风里,绿涨南湖湖上水。望中涨顷净无尘,细縠平铺吹不起。

凫鹥鸂䳵交交飞,蒲芽含紫芦芽肥。天光水影更荡漾,湖南湖北皆春晖。

美人家并湖边住,花落花开春几度。自从捧檄仕京华,梦绕烟霞钓游处。

我本沙鸥社里人,别来频见凤城春。赋诗为写湖南趣,犹忆汀洲采白蘋。

送通政寺丞章有常使朝鲜 其五

明代 王汝玉

茅土开封日,符章镇国时。朱蒙通汉使,玄牡奉殷祠。

狱讼邦人向,宗祧世祚垂。从今千万岁,与国共无期。

送友之西秦

明代 王汝玉

天子临轩命近臣,远持宪节镇西秦。琐闱暂辍封章奏,骏马行看出抚巡。

豳地应非周故俗,茂林无复汉遗民。关中父老郊迎日,为播朝廷圣化新。

青翠轩

明代 王汝玉

寝扉临胜绝,春竹琐檀栾。凝翠栖经幌,分青度药栏。

粉飘风际晓,箨解雨中寒。檐外云三径,墙阴玉万竿。

悬知禅讲罢,鸣凤下瑶坛。

王汝玉

王汝玉

(?—1415)明苏州府长洲人,本名璲,以字行,号青城山人。少从杨维桢学。落笔数千言,文不加点。年十七中浙江乡试。洪武末以荐摄郡学教授,擢翰林五经博士。永乐初进春坊赞善,预修《永乐大典》。声名大噪,出诸老臣上,遂被轻薄名。后坐解缙累,下诏狱论死。有《青城山人集》。► 27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