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病中黄制科明举招不赴赋谢兼柬张诸暨

病中黄制科明举招不赴赋谢兼柬张诸暨

明代 王慎中

故人怜寂寞,约我共襟期。兰席开玉树,桂醑泛金卮。

剡溪虚雪棹,凫舄阻云逵。颓卧幽斋里,春草长离思。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广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前王闻失国,游客欲陈风。楼观飞云里,旌旗耀海中。

一时歌舞散,千载市朝空。独有青天月,曾经照旧宫。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十二

明代 王慎中

当代几能生俊杰,许身已可系安危。明公何不登三事,国势终须赖四维。

塞下曲五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拂云堆上望岩峣,火遍秋原白草烧。数骑南来鸣镝响,边人探是射生雕。

送诸子兴年兄由刑部郎中贬尉高明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执法西曹触汉章,侧身万里窜穷荒。圣主恩同雨露湛,莫将三水拟三湘。

赠郭佥事以亨起复入京

明代 王慎中

风尘沦落故交忘,水上相逢益自伤。持牍空惭劳吏道,操觚终自戏词场。

须臾握手王程迫,牵引离心江路长。此去帝乡应似客,除书不省出何方。

归朝欢 月夜怀丘集斋

明代 王慎中

不见高人频挂想。况对花前明月上。花香月色辏芳新,高人不见谁为赏。

岂少人来往。输心写抱难为强。月似多情兼作意,故向愁时朗。

星低河淡天萧爽。入户窥窗偏惹懩。欲邀明月影成三,手中无盏徒为两。

亦有床头酿。瑶瓶辜负金樽怅。绕空阶,又行又坐,草际喧虫响。

送俞郡入觐

明代 王慎中

圣尧为帝正垂衣,高辟四门纳九闱。鸾佩冉陪鹓簉入,隼旟却向凤城飞。

筵开白玉倾心醉,赐出黄金拜手归。讲德著书名乐职,应看歌颂彻彤闱。

留都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徒然往日矜佳丽,地作天开祇在斯。吴楚荒郊奄作苑,江淮流在即为池。

人誇才藻称三杰,家应星文置百司。太息六朝词赋客,芳徽空想盛全时。

游茆山赠两道士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厌世归心大洞天,玉皇按籍许为仙。身飞金策朝元去,手捧瑶篇拜阙旋。

白日鸡鸣霄汉里,古时杏拂羽幢边。自言弃迹方成道,枉诵从前内外篇。

月夜同姚在明济上观水

明代 王慎中

盈科流水滥汤汤,映月涵空更可望。泌沸千淙珠比色,澄泓一可鉴为光。

遥遥银汉微分景,宛宛金堤与障狂。取适有同蒙吏傲,兼携惠子在濠梁。

至晋陵

明代 王慎中

本因怀璧自招尤,覆水成泥岂再收。行泽却防渔父问,入山恐负晋君求。

束书长啸辞京邑,捧檄逡巡到本州。入境栖栖谁解者,傍人应谓一官谋。

同陈瑞山蔡可泉游觉海诸山

明代 王慎中

吾生寡好独耽奇,更接良俦汗漫期。啸向空山成节奏,行窥止水鉴须眉。

坐茵每藉林中草,解佩时悬石上枝。顾谓同心高蹈者,便堪脱躧视妻儿。

洞仙歌 黄后溪招饮江楼陪黄东石

明代 王慎中

浸天凉影,见楼台翻倒。斜红日,低涵照。怪鱼行不度、龙睡乍惊,低错讶,人在水宫游眺。

朱栏閒凭处,淡雾疏烟,千嶂飞青被笼罩。似高髻脩眉、翠黛轻施,遥相对、无情更恼。

看如此溪山逅良俦,却放丝樽停、早花应笑。

宿茅山道院东楼

明代 王慎中

飞构出空虚,洪乔应比庐。松风入夜肃,凉露满天疏。

酌酒和元气,焚香阅道书。求仙虽未就,性亦好楼居。

行署壁间见故太仆陈石亭先生留题已矣斯人怆然抆涕

明代 王慎中

凋落粉素墨淋漓,银钩挂壁网游丝。池水难寻濡笔处,循墙今读古人诗。

春日东郊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花外云烟接禁长,东郊风日丽新芳。飞峰冒霭全低树,绕涧分流半入塘。

角戏游尘遥辨陌,探丸侠骑竞趋场。迨时行乐须华盛,碧草萋萋不可忘。

章二洲以侍御谪推兴化府叙复扬州郡丞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维扬风物好,不比汉长沙。半刺官虽冗,量移渥已遐。

娥眉空贾妒,白璧本无瑕。好取原冠拂,朝中待触邪。

金山杂诗八首 其四

明代 王慎中

康定陵前栖夜乌,盘林郁郁锁松梧。总闻再造驱戎虏,不见千官拜鼎湖。

内使司香开寝殿,祠臣常祀扫金铺。翠华缥缈空中度,绛节灵应群帝俱。

生日自述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早脱风波难料迹,尚存沟壑未填身。朝昏赋芋怜狙辈,寥廓翔鸿笑弋人。

出户渐看栽柳大,行园最爱药苗新。欲知晚岁栖迟意,海上鸥群已可驯。

和月中即席之作用韵

明代 王慎中

望在秋时惟此夕,月于胜地更能孤。诸山环寂微生籁,大海浮光骇弄珠。

啖远纤毫形色尽,凭虚半点祲氛无。愿从太守娱清夜,五马驺人莫遽呼。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