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饶州阅武赠屠兵备

饶州阅武赠屠兵备

明代 王慎中

桓桓使者居,扼楚复持越。割镇山水邦,并提虎龙节。

庙画用老山,戎机资明哲。指挥不须臾,顿使精采别。

好整兼多暇,教民方大阅。中军雷鼓动,前表帛旌揭。

驰驱马足齐,坐作人声绝。草木助行威,鱼鸟皆山列。

千屯知击刺,四境无盗窃。风静鲸鲵波,氛收豺虎穴。

从容尊俎间,谈笑外冲折。予本好奇策,当歌生壮烈。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江州陈兵宪公招饮演武台军中奏乐作横吹曲举坐闻之莫不心壮予本懦 ...

明代 王慎中

诸水流天险,兹邦据上游。清时偃兵甲,下秩叨燕游。

台榭敞高原,遥临芳物繁。残花飞广陌,垂柳静辕门。

辕门春色四山通,置酒凭春赏未穷。众乐杂陈极窈窕,忽惊横吹满军中。

浮云遽离高空去,草木飘飖江起风。急语萧条闻出塞,大声振动作平戎。

一堂壮士皆怒目,书生抚席亦填胸。曲半拂衣投箸起,雄心横发不能终。

送康盘峰广西参议

明代 王慎中

握符制远分藩重,露冕临人列郡钦。节下州官多卉服,岁中牧贡有蛮金。

九疑晓望烟如画,八桂冬荣雪满林。铜柱标南犹奉朔,汉家雨露本来深。

寄赠陈侍御按岭南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百粤参殊俗,六条握汉纲。骢行真到海,猿叫亦惊霜。

吏有捐黄绶,人皆识皂囊。仍闻揽辔暇,搦管擅词场。

访空同先生故宅

明代 王慎中

久欲求遗草,今来访故庐。北窗存卧席,东壁有藏书。

墨沼春苔长,琴台夜月虚。年年桂花发,人拟子云居。

吴云泉见寄为携者中路失之

明代 王慎中

尺素春贻坐阅秋,复言中路有沉浮。祇应郢客疑燕说,不是殷侯懒置邮。

气合形骸都已外,神交文字亦何留。崇山表岭限闽楚,岊水潇滩空自流。

题陆心梅

明代 王慎中

梅是钱塘小陆心,终朝不见已伤神。能令掌上孤标出,赖有青门与写真。

送王堣斋守赣州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露冕何其贵,安车朱两轓。凋残方待牧,命数岂徒尊。

偃草知风尚,烹鱼悟政烦。君心已如此,相别更何言。

挽陈子贞秀才二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皇天闻与善,之子命何艰。种苗徒见秀,覆篑不成山。

赋鵩栖门外,书萤恋案间。遥知为蝶乐,梦去竟忘还。

游梅岩洞有仙人井灶田炉丹室之类

明代 王慎中

松老白云遮,仙人亦有家。鸡飞残砥鼎,玉化遍成沙。

石上烟霞古,炉中日月赊。暂来还出去,蒙笑洞前花。

予以事由陈趋项周梅崖参知方自项还皆以夜行造次相逢顷刻而去

明代 王慎中

多事穷奔走,幽襟待细论。如何逢路侧,还向夜中分。

色笑匆匆接,清言悄悄闻。劳生元易感,况复睹离群。

游五老峰四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悠然独抱此,含意在乾坤。陟险消多病,寻真契寡言。

桂丛冬亦茂,石室午方暾。倚杖神凝处,泉声树里喧。

青门有题寺壁戏柬之

明代 王慎中

卫象题诗张璪画,二绝今看并在君。莫须禅老嫌为疥,一垩浮空扫断云。

即席赋送张子使边四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奉使星辰远,行边道路赊。十旬常雾雨,千里但风沙。

燧火防秋警,旌旗闪日斜。壮游元夙志,公出已忘家。

周石崖督学擢广西参知寄此送之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在楚卿才盛,如公更绝伦。云梦胸自有,岣嵝气常亲。

陶铸看多士,绥怀托远人。九嶷遗迹古,一为访虞巡。

塞下曲五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日落沙场边马鸣,芦笳四起助悲声。春风不到黄花戍,朔气长悬白草城。

过宁庶人故阳春宫

明代 王慎中

邪陌转城闉,重门曲水滨。人谈亡国地,花发旧宫春。

佩冷空梁月,歌销积栋尘。堪悲当日事,议谳帝家亲。

送黄南池

明代 王慎中

欢游不觉久,相送忽成悲。岭外少来往,年中畏别离。

更无参玄理,谁复赏新诗。千里看明月,应悬两地思。

送诸子兴年兄由刑部郎中贬尉高明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南中气候无春冬,椰叶藤梢嶂壑同。壮发三秋变岭外,乡心一夜返江东。

题画四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深林几百转,碧树层层开。繁阴幽黯处,往往声喧豗。

挂泉拖匹练,忽缩复陡见。樛枝碍白雨,喷击如飞霰。

苍苔径滑阴厓悄,烟际凄迷行人小。疏帘曲几半埋云,坐觉冥心凄物表。

清源山独行诸峰示同游诸子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洞壑杳氛氲,中间紫翠分。兴来秖自得,独往有谁群。

激射风前瀑,孤高天际云。心赏悠然会,何由与客论。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