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王十朋
两载夔子国,尤苦夏日炎。稚金又云伏,老火犹未潜。
呼宾江上亭,风雄雨纤纤。仰知九重心,勃郁念闾阎。
游楞伽 其一
涉水穿云一径迂,朱砂峰下访僧居。鸟鸣蝉噪更幽处,中有人藏万卷书。
乡人项服善宰鄱阳有政声人惜其去用郡圃栽花韵作诗数篇叙别遂和以 ...
公真有德如元令,我愧无才似李华。话别愧堂倾竹叶,送行鄱水涨桃花。
眼看三匝乌逢月,心羡齐飞鹜趁霞。它日相期访刘阮,分桃采药饮胡麻。
闻诗生日
良天逢十月,嘉节过三元。汝父初生子,吾亲喜抱孙。
长成今若许,气习有馀温。雁序自相友,麟经可与言。
志宜存远大,学必探渊源。但务勤修德,年龄不用论。
桐川三绝 其一 遇太学三友
归从三峡过三峰,益友三人忽此逢。行李稽留三日雨,天教我辈得从容。
别夔州三绝 其一
朅来夔子两经年,恰是忠州白乐天。种柳栽花一般意,愧无名德比前贤。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二十三 南瀑布
飞瀑来从小雁荡,灵源颇类大龙湫。矩罗尊者不须占,乞与山翁取次游。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十八 宋家尖
皇恩西被复东渐,四海苍生尽仰瞻。畎亩微臣尤戴宋,结庐长向此峰尖。
连日至瞿唐谒白帝祠登越公三峡堂徘徊览古共成十二绝 其一 瞿唐
七日重来白帝城,劳生远宦厌将迎。瞿唐莫下今宜下,兴逐渔舟一叶轻。
桐川三绝 其三 文籍遭水
文书随我下瞿唐,准拟家添万卷藏。水厄那知在平地,从今既济要须防。
郡斋穑坐闻水车声 其一
风伯吹云不成雨,稼穑如焚谁守土。铃斋穑闻水车声,遥想田间老农苦。
汗流气喘饥眼花,厌闻窟中鼍打衙。妻儿相劳勿愁叹,多少高田无水车。
度谢公岭
十年九行役,屡经此山中。爱山不厌观,每愧行匆匆。
大士瞻矩罗,骚人思谢公。一生看不足,语如白头翁。
制胜楼有元丰间太守王延禧及计台郡僚过客唱和诗大书于版岁久字
周室禾黍过者伤,汉宫威仪见之喜。神州久没馀楚蜀,太平声诗存有几。
制胜楼头诗数版,仍是元丰旧臣子。体格犹存前辈风,气象如楼颇奇伟。
人虽不见典刑在,事尚能言文献是。岁月侵寻自漫灭,爱礼存羊那忍毁。
百年陈迹一旦新,不问升沉与工鄙。一洗向来官职眼,独刊无尽张居士。
出郊劝农 其一
六年四郡劝农耕,自欲归耕尚未成。游宦何如在家好,一廛从此愿为氓。
九华山 其八
曾见齐山小九华,梦游缥缈羽人家。灵山面目忽相见,舟系梅根秋日斜。
送章生端武
麟经绝笔今几年,学者异说何纷然。操矛入室务相伐,谁能浚井得美泉。
梅溪野人独好古,遗经独抱期心传。从予讲论有赵陆,得趣往往忘蹄筌。
章生妙龄固可畏,圣经贤传思穷研。赢粮远来若有意,席未及暖俄言还。
岂厌先生纸上语,奥境不见徒留连。春秋明日遂东矣,情钟我辈徒拳拳。
柏架
青铜柯叶胜杉松,带得清风下卧龙。日莫微凉起高架,移床却扇坐从容。
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十一
鲜鲜霜中菊,谁云不不好。开日即重阳,虽不亦同蚤。
对景便须醉,浮生苦难保。胡为楚大夫,不饮致枯槁。
何如醉乡人,虽醉亦有道。
韶美归舟过夔,留半月语离,作恶诗以送之,
点绛唇·丝蕊垂垂
题至乐亭 其一
双阁壮缁林,一亭馀古屋。庭垂祖师柏,风动禅房竹。
山禽语昼寂,岩花吐秋馥。此乐本来无,行人慕幽独。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左原诗三十二首 其三 南高山
观国朝故事 其二
题莆田林氏双阙
点绛唇(暗香梅)
晚过沙滩有渔举网得鳊鱼二百馀头橙橘正青黄以百钱买橘得十六颗比 ...
望石首山 其一
荔支七绝 七夕红
汉水
曹梦良赠炭戏成一绝
书院杂咏 葡萄
和韩退之晚菊赠喻叔奇
岳阳城下岸赤色亦呼赤壁
九华山 其三
修戒石
莲社
送贾岩老还乡 其二
点绛唇(寒香水仙)
和韩答张辙寄曹梦良
九日陪
夜闻子规痛念亡者
畎亩十首 其一
点绛唇(妙香檐卜)
答季仲宜
和韩苦寒
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 降圣节诣天庆观因谒颜鲁公范文正公祠堂用赠 ...
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 移竹植郡斋之东用怀庆朔堂韵
用陈大监韵谢王国录季羔见赠
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十
元夕次何宪韵 其一
子长和诗并馈饮食再用泛清溪韵
生日示闻诗闻礼
曹梦良教授寄柑一百颗报以乾荔支戏成二绝 其二
书院杂咏 江梅
梅溪草堂新辟缺少花木效少陵故事觅之以诗 其一
游东坡十一绝 其三
林下十二子诗 桂子苍
富文送鹿肉
至峡州登至喜亭谒欧公祠
上丁释奠备数献官书十二韵呈莫子齐教授赵可大察推
送僧游径山
李少和像
观郡守题名再书一绝
题一览亭
末利花
朴乡钓隐图
术者谓予
过老鼠岐 其一
次韵表叔余叔成示儿
刘韶美辞试馆职
赠甥万膺
至瞿唐关戏用山名成一绝
和韩答柳柳州食虾蟆
依韵奉酬胡秘监
读王文正遗事
题从侄慎庄
颖师赠榧栽
会稽三贤祠诗 旌忠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