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十

和韩秋怀十一首 其十

宋代 王十朋

商飙起何处,古树生秋声。肃肃夜气寂,悠悠月华明。

兀兀念前古,孜孜殚寸诚。默默守孤陋,兢兢防满盈。

兴至役诗匠,愁来驱酒兵。自适布衣愿,未觉青衫荣。

长须与赤脚,亦足供使令。

诗人王十朋的古诗

望黄州

宋代 王十朋

肩舆万松岭,鼓楫芦花洲。忽见江上山,人言是黄州。

怀人望雪堂,读记思竹楼。二豪不复见,大江自东流。

畎亩十首 其九

宋代 王十朋

我岂不欲仕,时命不吾与。曷不枉尺求,权门正旁午。

非道吾弗由,兹心已先许。愿言安贫贱,顺命为出处。

知宗生日

宋代 王十朋

昔年游越绝,首识南枝梅。一麾守清源,再见梅英开。

颜色宛如故,风霜不能摧。玉质长仙葩,芳姿酝诗才。

其侣乃蟠桃,其根出蓬莱。花开三十年,寿荐三千杯。

重刊戒石铭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戒石重刊照眼明,良辰又遇腊嘉平。黄堂坐处天威近,一点欺心事莫萌。

至瞿唐关戏用山名成一绝

宋代 王十朋

取友要如山胜己,居官宜似地青帘。边庭未静尚赤甲,鼎鼎欲调须白盐。

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 其四

宋代 王十朋

卖刀买犊慕龚遂,重谷务农思鲁僖。僚友共怀忧国愿,守臣非皱职田眉。

查元章自成都走书至江陵并贶蜀笺附子

宋代 王十朋

芝兰道山旧,邂逅夔江边。会合止半载,别离又经年。

君犹滞使轺,我忽移霅川。东归不及见,西望心悠然。

尺书走健卒,追上江陵船。慇勤赠远意,药百纸以千。

我老苦多病,得药年可延。静思苦口味,奚止沉疴痊。

但非造楼手,误辱文房笺。待将君诗文,传写千万篇。

书言作二记,付与夔人镌。捍波记修垒,济渴记义泉。

深惭郡政谬,滥托雄文传。君才高辈流,君誉蔼民编。

雅志在活人,何心肯流钱。当宁正念贾,诸公咸荐贤。

定归玉笋班,慷慨旒扆前。所陈必尧舜,那肯谈武宣。

早趣舍人装,行著祖生鞭。我冠傥未挂,苕溪迟言旋。

木蕴之即席和文字韵诗酬以二绝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回头遥念荡中群,把酒欣论坐上文。臭味聊将比兄弟,大冯君与小冯君。

曹梦良寄柑闻诗闻礼辈取以祭母哭泣不已

宋代 王十朋

嘉果遥来自故乡,去冬初熟记同尝。尔衔怀橘无穷恨,我亦传柑念不忘。

食瓜呈知宗

宋代 王十朋

荔子劳民疏伯游,蒲萄酿酒博凉州。何人传得东陵种,大胜家封万户侯。

题徐致政菊坡图

宋代 王十朋

南方有高士,仁义偃王裔。家山辟幽坡,手取香草艺。

秋至有黄华,采采满衣袂。客来酒盈尊,诗出语惊世。

无心学渊明,偶与渊明契。静者年自长,颓龄不须制。

高怀耻独乐,地远人罕诣。丹青写佳境,有目皆可睨。

吾家鲜鲜径,荒芜屡经岁。儒冠误此身,挂之公得计。

畎亩十首 其十

宋代 王十朋

儒冠误身世,偃蹇二十年。岂不怀明主,富贵乃在天。

平生学忠孝,自致无由前。青灯照夜长,感激徒自怜。

程泰之郎中以诗三绝觅省中梅花因次其韵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诗似西湖处士诗,十篇三绝斗清奇。更将正味森严句,压倒屋檐斜入枝。

剡纸赠嘉叟以诗为谢次韵

宋代 王十朋

仁义知君学子舆,岂惟词赋似相如。剡溪百幅敲冰纸,换得临池小草书。

过三沱

宋代 王十朋

舟从三峡过三沱,柳岸人家转盼过。莫惜慇勤问舟子,江边好处亦无多。

纳凉偶成

宋代 王十朋

架松却烦暑,梳竹来清风。顽然七尺躯,寄此微凉中。

高枕傲有道,深杯醉无功。山林有馀乐,此兴谁吾同。

过金口市江中有渚名鲤鱼甲渚上有芦花连日遇逆风舟以寸进挽舟者行 ...

宋代 王十朋

鲤鱼甲露江中渚,芦荻花浮渚上霜。樯影落江疑是钓,巨鳞惊跃鹭飞忙。

点绛唇(妙香檐卜)

宋代 王十朋

毗舍遥遥,异香一炷驰名久。妙香稀有。鼻观深参透。
问讯东来,知□谁先后。称仙友。十花为偶。近有江西守。

十四日登真武山 其三

宋代 王十朋

莹煌灯火如星斗,夜夜人间望此山。来向元宵试灯火,却移星斗下人间。

腊日与守约同舍赏梅西湖

宋代 王十朋

西湖处士安在哉,湖山山旧梅花开。见花山见处士面,神清骨冷无纤埃。

不将时节较早晚,风味自是花中魁。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今古无诗才。

武林深处景益胜,十里眼界多琼瑰。北枝贪睡南枝醒,枝屦得得搀出来。

旅中兹游殊不恶,况有佳友衔清杯。手折林间一枝雪,头上带得新春回。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