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元宾赠红梅数枝

元宾赠红梅数枝

宋代 王十朋

江梅孤洁太绝俗,红杏酣酣风味薄。梅花精神杏花色,春入莲洲初破萼。

胆瓶分赠两三枝,醒我沉痾不须药。愿公及早办芳樽,酒晕冰肌易销落。

诗人王十朋的古诗

纳凉偶成

宋代 王十朋

架松却烦暑,梳竹来清风。顽然七尺躯,寄此微凉中。

高枕傲有道,深杯醉无功。山林有馀乐,此兴谁吾同。

次韵知宗游二公亭

宋代 王十朋

前日同登二山亭,清源入望清更清。宗英载酒挟两客,破暑共作城东行。

东湖未到闻人说,香有荷华如郑隰。社中未为三笑游,亭上姑寻二公迹。

衔杯适意论交情,江山照眼增双明。聊效韩公文字饮,奚用鼎沸笙篁声。

九月十三日离仙林

宋代 王十朋

重入脩门鬓已华,君恩犹未许还家。木鱼声动催行李,蜡炬向人空自花。

觅季仲权碧桃

宋代 王十朋

红雨纷纷空自繁,碧云一朵胜桃源。君家独有神仙种,分我闹花深处根。

早至鲁家洑复入大江见石首山

宋代 王十朋

入由通济口,出自鲁家洑。半月良已劳,大江离又复。

濛濛烟雨中,两岸渔人屋。遥山瞻石首,乡味思海族。

家食遇歉有饭不足之忧妻孥

宋代 王十朋

渊明事高尚,瓶中缺储粟。鲁公凛名节,乞储给饘粥。

广文富才名,官冷饭不足。少陵老风骚,橡栗拾山谷。

嗟予何为者,处世真碌碌。谋生一何拙,甔石无储蓄。

三年两去国,囊橐罄水陆。还家索租苗,不了腊与伏。

前秋遭飓风,摧折数间屋。今年丁大侵破甑尘可掬。

绝粮瘦百指,告籴走群仆。乡邻苟不救,定恐填沟渎。

家藏千卷书,父子忍饥读。一字不堪煮,何以充我腹。

细君笑谓我,子命难食肉。去岁官台省,侥倖食君禄。

有口不三缄,月奏知几牍。圣主倘不容,宁免远窜逐。

归来固已幸,富贵非尔福。东皋二顷田,得雨尚可谷。

子耕我当耘,固穷待秋熟。

食荔枝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荔枝初熟饤金盆,手擘轻红子细看。风味由来太奇绝,不教容易到长安。

得叶飞卿书因寄贡院碑

宋代 王十朋

大字雄文照眼明,亲题一轴寄松厅。千间广厦能宣力,何止区区不负丞。

寓清源驿

宋代 王十朋

两年缪作清源守,不到清源洞里游。天恐孤予远来意,驿中聊许少迟留。

爱松堂前有绿竹一丛可爱旁有鹰爪花颇碍眼移去之

宋代 王十朋

窗前栽植不宜繁,松竹相依妙意存。不许闲花放鹰爪,要看高节迸龙孙。

和韩答柳柳州食虾蟆

宋代 王十朋

虫鱼千万族,一一异状貌。飞潜同一性,巨细何必校。

彼微水中蛙,四足伛而疱。自从科蚪初,生育在泥淖。

好鸣乃其性,非故欲喧闹。蝈氏职洒灰,恐非圣人教。

吾闻人间世,生死同梦觉。杀物伤吾仁,忍听声熚爆。

况我儒衣冠,弦诵生乡校。彼亦呼子曰,有意欲吾效。

人虫各好生,奚用苦相挠。退之惮食蛇,得得释笼罩。

子厚放鹧鸪,仁心亦稍稍。胡为于此虫,未尽忘嗜乐。

荐祠用枭獍,穿阱诛虎豹。古人岂妄杀,去害除不孝。

愿留兹鼓吹,驻我寒溪棹。

闻捷报用何韵

宋代 王十朋

淮甸流离唐赤子,将军奇特魏黄须。愿将银管书忠谊,粪土东京赵与胡。

西园新辟昌龄索诗予以其未开尊也戏作数语既饮复用前韵

宋代 王十朋

阿连好事由来稀,开轩辟圃幽更奇。峰峦罗列富遐览,气象收拾归新诗。

百挺琅玕花数斛,宛似辋川图一幅。朝莫过从有弟兄,长愿歌声无断续。

魏武帝

宋代 王十朋

董吕袁刘电扫空,阿瞒独步骋奸雄。岂知权备皆人杰,未肯全将鼎付公。

送岩老出北门 其一

宋代 王十朋

暮春送客北山门,厌坐黄堂喜见村。麦熟秧青农事急,十分归兴在田园。

点绛唇(咏十八香·异香牡丹)

宋代 王十朋

庭院深深,异香一片来天上。傲春迟放。百卉皆推让。
忆昔西都,姚魏声名旺堪惆怅。醉翁何往。谁与花标榜。

送贾岩老还乡 其三

宋代 王十朋

乃翁贤德冠吾乡,伯氏声名蔼上庠。更喜君如里曾子,少年孝义已非常。

点绛唇·素香丁香

宋代 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畎亩十首 其二

宋代 王十朋

古道日云邈,古意谁复知。阳春漠无和,流水空含悲。

郢曲变新调,郑声入朱丝。喟然三叹馀,默与羲皇期。

宿黄坛

宋代 王十朋

江口维舟问地名,黯然撩我故乡情。平时尚怯黄坛岭,谁遣遥临白帝城。

王十朋

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61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